2.4.2 居民构成变迁
思南路47-48号街坊内曾经是军政要员多、成名文化人多、殷实工商业者多、隐市寓公多,然而1937年“八一三”之役后,街坊内居民大多离此它去。部分置业者则由亲戚、友人代管,同时投亲入居者众多。之后,因租界灾民云集、房荒严重、粮食等物资紧张、居家不易,遂出租部分,以贴家用,独户居住的局面于是被打破,形成大量多家合住的状况。抗战胜利后,原住户部分返回原地,但合住现象并未改观。1949年上半年后,军政要员与大批公职人员、实业家、成名文化人等离沪去港台海外。
而户籍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思南路47号街坊内有10年以上居龄的家庭只占总比例的5.99%(不详不计入内),大多数居民是四年以内迁入社区的新居民。从住宅的建设情况看,1937年后思南路47号街坊内已无大规模的建设,因此说明了社区内的人员结构一直处于调整之中(表2-13)。
以柳亚子先生为例,寓境年代:1932-1950年(其中1940-1945年、1947-1950年避走香港)。1932年,上海市通志馆正式成立,地点在萨坡赛路(今淡水路)291号。柳亚子担任通志馆馆长后,搬到本宅。为了避免有人注意,他将底层给唐惠民医师设立诊所。由于抗日战争爆发,柳亚子于1940年12月13日离开“活埋庵”,避走香港。1945年抗战胜利后,柳亚子于11月12日飞返上海,仍居旧宅。返居此所后,柳亚子先生多次应邀前往思南路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为国共两党和平谈判奔走。由于国共关系恶化,上海环境不好,民主人士经常遭受迫害,1947年10月18日,柳亚子再次流亡到了香港。新中国诞生后,柳亚子赴北京任职(约1950年),告别本宅。
表2-13 134位户主居龄情况
续表2-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