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8年国都南迁后,北京在全国的政治地位不比从前。但是从另一角度看,国都地位在20世纪初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军阀争霸、外国侵略者的轮番占领,反倒给清末以来的北京带来了发展的重大障碍,形成动荡不安的局面。国都南迁后,北平出现了政治上的暂时的平静,这种政治上的特殊性为北京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条件。
1928年国都南迁后,北京在全国的政治地位不比从前。从政治经济角度看,此时的北京只是作为华北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其政治影响力大为降低,政治辐射区域缩小,大批的官僚、政客纷纷转而集聚在南京,为此中央政府对北京的发展投入的力量不大,北京受到特别关注的程度也大大下降。但是从另一角度看,国都地位在20世纪初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军阀争霸、外国侵略者的轮番占领,反倒给清末以来的北京带来了发展的重大障碍,形成动荡不安的局面。国都南迁后,北平出现了政治上的暂时的平静,这种政治上的特殊性为北京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条件。因为丧失了政治上的优越性,北京城市发展的未来走向需要进行重新认识,形势迫使一些学者和官员对北京的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清醒而全面的反思,因此才出现了文化城市、游览城市等城市性质的定位,“三年市政计划”才得以出台,一系列的道路整治、市容管理、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缮活动才能得以顺利推动和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