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 留学归国人员与具有先进思想的务实官员的推动
袁良主政北京时期的20世纪30年代恰好是国民政府开始主持南京《首都计划》和《大上海计划》的时期。城市规划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被明确下来,城市规划作为制度和技术的传入和吸收是相对容易的,但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实际的规划实施和城市建设思想的中西融合却是需要一个艰难的内部消化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当时,留学归来的学者、建筑师以及海外专家翻译、介绍了有关西方市政思想论著,对国内的规划建设活动影响较大,西方规划建设思想和技术在中国城市开始了局部的试验和实践。尽管没有城市整体范围的规划的出现,但在局部已经开始运用近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了。技术学习是近代中国“西学为用”思想的体现,为制度学习创造了舆论,奠定了实践的基础。
国民政府在北京组成的地方政府成员特别是专业部门的负责人很多是留过洋或者是在国内接受过近现代西方教育的人才。这些人员对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及技术的重视是一个普遍现象,其思想意识上具有紧跟国际时代潮流的特征。当时北平市政府部门官员的教育情况参见表3.16。从从事城市规划建设的部门的负责官员教育情况来看,当时的工务局长和主要技术官员多有留洋的背景(表3.17)。
表3.16 北平市政府官员的教育背景
资料来源:北平市政府通告,1931.336;转引自史明正.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5
表3.17 20世纪20—30年代工务局部分官员留洋概况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市志稿》等资料整理。
1933年一些关注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学者组成市政研究会,创办《市政评论》刊物,并积极主张制订城市法规,制订都市计划。同年上任的袁良市长尊重学者们的意见,首倡《北平市游览区建设计划》、《北平市沟渠建设计划》和《北平市河道整理计划》等,提出把北平建成一个优美、康乐的文化古城,从经济、文化的角度出发,建设旅游区,宏扬古都文化,吸引外资。计划制订后,市政府就把整理文物、古建筑作为近期的一项中心工作,成立故都文物整理委员会,以建设游览城市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的城市建设活动。
在工作方法上,北平市政府有着务实的工作作风,“市政之所以焕然一新,选任精干的局长,每月在市政府进行汇报,实际上是大会审,市长是主审官,各局局长是陪审官……这种大汇报对市政推动功效大极了,纵的自上而下彼层间的精神贯注一气了,横的各部门间的工作皆联系起来了,这是集体化的力行”[53]。
当时的市政府机构精干。例如一个专门技术室,负责延聘专家,草拟市政的根本方针,积极协助各局推动各业的发展,组织编制《河渠整理计划》、《游览区建设计划》等多种计划并印制成册发行,督导电灯、自来水的改造等繁琐的市政工程,其效能和作用远在一个专业局之上。袁良组建的市政府的行政目标是力求简洁并合乎科学,对所有的例行事务都利用表格填写,以求合理化并减少案牍工作,便于集中全部精力在于各种专项事业的改进。
总之,这是一个在自治运动影响下,自治意识和民主意识增强、行政首长自由度较大的市政府,知识和技术受到重视的政府,“真知力行”是对当时市政府的最好概括。因此有学者指出,“当时的北平状况,配合真知力行的作风,才有北平市政的那一个黄金时代”[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