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楼梯间扶梯

楼梯间扶梯

时间:2024-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对楼梯宽度均有相应规定,应予遵守。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规定,一类公共建筑,高度超过32m的其他二类公共建筑,塔式住宅,12层及12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均应设消防电梯。消防电梯的数量根据每层建筑面积确定。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少于6m2,公共建筑不少于10m2。自动扶梯使上下空间连通,被连通的空间应列为一个防火分区,并符合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

2.3.2 垂直交通空间

垂直交通空间指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和坡道等,是沟通不同标高上各使用空间的空间形式。

1)楼梯

(1)楼梯的形式

楼梯的空间形式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直跑楼梯(图2-58)

img97

图2-58 直跑楼梯

梯段不转换方向,空间较狭长,有很强的导向感。在梯段很长时(不应超过18步),中间应设休息平台。

②双跑楼梯(图2-59)

可分为平行双跑楼梯和转角双跑楼梯。平行双跑楼梯占地面积省,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是最常采用的楼梯形式,此种楼梯也有作开敞处理的。转角双跑楼梯又称折线形楼梯。

img98

图2-59 双跑楼梯

③三跑楼梯(图2-60)

可分为曲尺形三跑楼梯、平行三跑楼梯、转角三跑楼梯。平行三跑楼梯又分为合上双分式和分上双合式两种,常用在中轴对称的门厅中。曲尺形三跑楼梯有较宽的梯井,常采用在平面接近正方形的楼梯间中。

img99

图2-60 三跑楼梯

④其他楼梯(图2-61)

为了造型需要或组织人流的需要,也可采取其他楼梯形式,如螺旋楼梯、剪刀式楼梯、弧形楼梯、交叉式楼梯等。

img100

图2-61 其他楼梯

(2)楼梯的功能分类

①主楼梯

是联系建筑的主要使用空间,供主要人流疏散使用的楼梯,常设在出入口附近或直接放在门厅内(图2-62(a)、(b)、(c))。

②辅助楼梯

考虑次要用途或疏散要求设置的楼梯,常设在建筑次要出入口处或建筑转角处(图2-62(d)、(e))。

消防楼梯

为紧急疏散设置的楼梯,一般设在建筑端部(图2-62(f))。

img101

图2-62 楼梯的功能分类

(3)楼梯间的形式

楼梯间是容纳楼梯,并有墙或柱限定的空间。楼梯间的形式分为封闭楼梯间、非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几种。非封闭楼梯间通向走廊的出口是开敞的(图2-63(a))。封闭楼梯间则设有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或乙级防火门)(图2-63(b))。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图2-63(c)),或设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图2-63(d)、(e)、(f)),通向前室或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

img102

图2-63 楼梯间的几种形式

非封闭楼梯间适用于5层及5层以下的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间(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除外)。

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旅馆和超过5层的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均应采取封闭式楼梯间(图2-64(a))。楼梯间底层紧接主要出入口时,可将走道、门厅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用乙级防火门与其他部分隔开(图2-64(b))。超过6层的塔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但分户门均为乙级防火门时也可不设(图2-64(c))。

img103

图2-64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

一类建筑和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4)楼梯的宽度

楼梯的宽度主要指楼段的净宽度,可根据表2-6通过计算确定。住宅户内楼梯梯段,一面临空时应大于或等于0.75m,当两面为墙时应大于或等于0.9m。人流量愈大,宽度愈大(图2-65)。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对楼梯宽度均有相应规定,应予遵守。

楼梯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即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还要酌情加宽,例如医院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

img104

图2-65 楼梯梯段和平台的宽度(m)

(5)楼梯数量

为了保证防火疏散安全,一般公共建筑至少设两部楼梯,并使之符合表2-7中的规定。对于2~3层的建筑(医院、疗养院、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只要符合表2-8的要求,可设一个疏散楼梯。

表2-8 设置一个疏散楼梯的条件

img105

为了安全和疏散要求,楼梯间底层处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入口。当层数不超过4层,可将对外出入口布置在距离楼梯间不超过14m处。不论采用何种形式楼梯间,房间内最远一点到房门的距离不应超过表2-7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尽端的房间,从房门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图2-66)。

img106

图2-66 楼梯的安全疏散要求

注:图中L2、L3数值均详见表2-7。

2)电梯

电梯作为垂直交通工具已愈来愈多地受到采用。在高层建筑中,电梯更是主要的垂直交通工具。

(1)电梯的类型

电梯按使用性质分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客货两用电梯、病床电梯、小型货梯等。按在防火疏散中的作用,电梯分普通电梯和消防电梯。

(2)电梯的布置

电梯应位于建筑物交通负荷的中心,如门厅、中庭、主要出入口附近、楼层居中位置等。

电梯的布置方式分为单台、多台单侧排列和多台双侧排列等形式(图2-67)。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应超过4台,双侧排列的电梯不应超过8台。电梯前应有足够的等候面积,这部分空间称为电梯厅。电梯厅的深度应符合表2-9的规定。

img107

图2-67 电梯的布置形式

表2-9 电梯厅的深度

img108

注:(1)B为轿厢深度,B*为电梯中最大轿厢深度。

(2)供轮椅使用的电梯厅深度不小于1.5m。

(3)本表规定的深度不包括穿越电梯厅的走道的宽度。

电梯不应在转角处紧邻布置。电梯井道和机房不宜与主要用房贴邻布置,否则应采取隔振、隔声等措施。

图2-68为电梯布置的实例。

img109

图2-68 电梯布置实例

(3)电梯的设置条件与数量

7层及7层以上的住宅或最高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底层室内地面的高度在16m以上的住宅应设置电梯;12层及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幢楼设置电梯不少于2台;在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的建筑物内或每个服务区内,乘客电梯不少于2台。

(4)消防电梯的设置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规定,一类公共建筑,高度超过32m的其他二类公共建筑,塔式住宅,12层及12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均应设消防电梯。消防电梯的数量根据每层建筑面积确定。消防电梯应设前室。前室的面积,居住建筑不少于4.5m2,公共建筑不少于6m2。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少于6m2,公共建筑不少于10m2

由于电梯不计作安全出口,所以设置电梯的建筑物尚应根据防火规范设置疏散楼梯。

3)自动扶梯

自动扶梯由电动机械驱动,使梯级踏步连同扶手同步运行,既可上升也可下降,具有连续不断输送大量人流的特点。自动扶梯运载量大,如梯段净宽为600mm和1 000mm的自动扶梯,每小时输送能力分别为5 000人和8 000人,故多用在交通频繁、人流众多的公共建筑中,如百货商厦、购物中心、地铁站、火车站候车厅、航空港等。自动扶梯可供人流随时上下,省时省力,在发生故障时仍可按一般楼梯使用。

自动扶梯常设在广厅中及相邻位置,既有利于人流集散,又丰富了大厅的空间效果(图2-69)。

img110

图2-69 广厅中的自动扶梯

自动扶梯可单独布置,也可成组并列布置,在竖向上则有单向平行布置、转向交叉布置、连续排列布置和集中交叉布置等形式(图2-70)。自动扶梯的基本尺寸见图2-71。

img111

图2-70 自动扶梯布置方式

自动扶梯不计作安全出口,所以设有自动扶梯的建筑仍应按规定设疏散楼梯。自动扶梯使上下空间连通,被连通的空间应列为一个防火分区,并符合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如果多层建筑中的共享大厅与周围空间之间设有防火门、窗,并装有水幕,以及封闭屋盖安装有自动排烟设施时,共享大厅则为一独立的防火分区(图2-72)。

img112

图2-71 自动扶梯的基本尺寸(mm)

img113

图2-72 自动扶梯开口部分的防火要求

4)坡道

坡道分为室内坡道和室外坡道。室内坡道由于占地面积大,采用较少,主要用于多层车库、医院建筑等(图2-73)。美国古根海姆美术馆是以室内坡道为主要垂直交通空间的实例(图2-74)。室外坡道一般设在公共建筑的出入口处,其主要用途是供车辆到达出入口,另外,也可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图2-75)。

img114

图2-73 室内坡道

img115

图2-74 室内坡道应用实例

螺旋形坡道形成参观路线,并将各展段连接起来,适应了展览馆的功能要求。低矮的展出空间与围绕的中厅形成强烈的对比,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img116

图2-75 建筑出入口处的坡道

坡道平面形状很多,除半圆形外,还有一字形、八字形、弧形等,应结合建筑造型与出入口设计综合考虑。

室内坡道的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的坡度不宜大于1∶10。室内坡道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的坡度不宜大于1∶12;每段坡道允许水平投影长度不大于9m,否则应设休息平台,平台深度不小于1.2m;在坡道转弯处设休息平台时,平台深度不小于1.5m;坡道两侧凌空时,应设栏杆和安全挡台(图2-76)。

img117

图2-76 残疾人坡道保护栏杆(m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