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环境条件的利用与改造
基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它们对于建筑设计有的有利,有的不利。有利的因素要充分利用,不利的因素则应尽可能通过改造变为有利。
1)环境条件的利用
基地上常有很多有利的条件,只要善于分析,充分利用,往往能做到事半功倍,例如:
(1)绿化
好的绿化要尽量保留,特别是古树要严禁砍伐。北京和平宾馆前院入口处,保留了两颗大树,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环境条件(图4-1)。
图4-1 和平宾馆总体环境布局
(2)地形
地形上下起伏,需要处理得当,依山就势,使建筑高低错落,别有情趣(图4-2)。
(3)水体
场地内有水体,只要不影响卫生,对总体布置无大妨碍,便不要填为平地。一般的,室外环境中的山、水、石、木以及空廊、墙垣、石礅、小径等小品均可与建筑体形相呼应。建筑设计中,因水得佳景,是常有的事。
图4-2 建筑对坡地的利用
(4)原有建筑
原有建筑应尽量保留利用。新旧建筑共存共处,或强调文脉的延续性,或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图4-3)。
图4-3,清华大学图书馆,旧图书馆建于20世纪初,采用的是欧洲古典主义风格,构图完整,比例匀称,尺度亲切,色调淡雅,环境静谧。新馆扩建在旧馆西翼。采用了相似的比例尺度与形体组合手法,但更新颖。两部分水乳交融,更显出旺盛生机。
(5)文物古迹
文物古迹要重点保护。新建筑不能喧宾夺主;但借助于文物古迹丰富的文化内涵,却可以提高整个建筑的文化品位。
2)环境条件的改造
基地上也常有不利条件,或者条件不能尽如人意,这就要进行适当改造。例如:在平地上开渠引水,叠石造山;或对原有水体疏浚整形,架桥铺路。但这种改造应满足功能,适用经济,得体合宜,不能弄巧成拙(图4-4、图4-5)。
图4-4 某中国古园林
图4-5 天津水上公园茶室
图4-4,某中国古园林,建筑近水面而建。水体经过改造,曲折有致,配以形态各异的石块,充满野趣,实现了中国古园林的一个基本主张:“虽由人作,宛自天成”。
图4-5,天津水上公园茶室,基地前方有广阔水面,但远眺只有稀疏的林木,缺乏层次。茶室利用了临湖一侧原有的狭长半岛为堤,端部设花架,又将半圆形茶室临水。这样,旅客饮茶可以尽览湖上风光,又增加了空间的层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