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 室内电气系统
1)电气照明
室内照明方式有一般照明(即整个场所或场所某部分照度基本均匀的照明)、局部照明(即局限于工作部位的照明)和混合照明三种。照明线路的供电一般为单相交流220V二线制,当负载电流超过30A时,应考虑采用380V/220V的三相四线制供电。室内照明线路的安装方式有明敷、暗敷两种方式。明敷采用瓷夹板、瓷珠、瓷瓶、铝卡片、木槽板或塑料槽板布线。暗敷可以穿塑料管、钢管敷设或采用塑料护套线直接埋入。
配电箱(盘)是接受或分配电能的装置,应安装在干燥、通风、采光良好、操作方便,同时又不影响美观的地方,通常设在门厅、楼梯间或走廊的墙壁内。它也有明装与暗藏两种安装方式,现多采用嵌墙暗装,暗装时箱底距地面1.5m。明装电度表板底口距楼地面不小于1.8m。
当建筑内有用电量较大的电气设备时,也可以单独设立供电系统。
2)建筑防雷
建筑物的防雷包括对直击雷、感应雷击和侵入波的防护,以防直击雷为主。防直击雷的保护装置由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极组成。由于避雷带较避雷针美观、安全,因而应用较多。
3)建筑设计与电气系统的关系
灯具的造型与安装高度对建筑空间处理与美观有一定影响,用灯光来烘托环境气氛也是建筑艺术处理的一种手段,所以建筑师与电气工程师应密切配合,精心设计。
在现浇楼板中,导线穿管可埋入板内。如采用预制楼板,穿管有困难时,可在板上设60~80mm厚找平层,或置入吊平顶内。
在高层建筑中,有时需将各户电度表集中装置在一间房内,称为电表房。电表房大多设在底层的电梯井或楼梯附近。为检修方便,有时还在每一层楼设分配电间或分配电箱。电表房的面积视电表数量而定,分配电间的面积不小于2m2,二者门都应外开。分配电箱应嵌墙暗装。
要注意电源进户线和防雷装置引下线对建筑立面的影响。架空电源进户线的位置不宜选在建筑物的正面,必要时应采用埋地电缆引入。防雷装置引下线必要时可藏入墙面凹槽内,或利用柱内钢筋作引下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