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学楼平面组合设计的原则

教学楼平面组合设计的原则

时间:2024-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各类不同性质的用房应分区设置,做到功能分区合理,相互联系方便,大部分房间的功能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中、小学校建筑功能分区:校园可分为教学活动区、行政办公区、生活服务区、室外活动场所四大部分。应处理好主次、内外、动静等矛盾,并建立合理的关系。

9.4.1 教学楼平面组合设计的原则

(1)各类不同性质的用房应分区设置,做到功能分区合理,相互联系方便,大部分房间的功能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图9-35、表9-9)。

img574

图9-35 中、小学校建筑功能关系

表9-9 教学楼各功能空间设计要求

img575

注:“△”为所需的设计要求。

中、小学校建筑功能分区:校园可分为教学活动区、行政办公区、生活服务区、室外活动场所四大部分。应处理好主次、内外、动静等矛盾,并建立合理的关系。

(2)应以教学年级为单位,设计平面及布置层次。

(3)组织好交通,处理好各个房间的联系和隔离要求(图9-36、图9-37),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

图9-36 教室与教师办公用房的关系

1—教室;2—实验室;3—准备室;4—办公室;5—休息厅;6—女厕;7—男厕

img577

图9-37 教室与实验室的组合关系

1—实验室;2—准备室

以上三种处理都宜独立成区,同时又要有良好的联系。第三种布置往往朝向较差,应作必要的处理。

(4)布局紧凑,结构合理,施工方便,有利于设备布置。

(5)与校园总平面设计相适应,并符合城市规划的有关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