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设顾误录
当前全国园林建设渐入佳境,正负面的经验并存。本文拟从兴利除弊出发,作顾误浅谈。
一、园林人皆可议,似非专门学问
外科医生在手术室动刀,你在一旁敢指手画脚吗?园林似乎不然,固然人皆可议,但不是人皆可决策。偶仰半山巨亭,有煞风景,设计人员告之是领导意见之大成。殊不知园林也是综合性很强的专门学科,它以生物学、社会学、工程技术和美学为综合的基础,是科学与艺术相交织的学科。表面上看,高一点矮一点、红一点绿一点似乎人皆可议,实际上自有学科理论的门道,应作为专门学科看待。建一个亭子,如若不当,损失有限;但在毛主席故居韶山上,建一尊混凝土大佛,其损失就大了。
二、规划开头,建筑紧跟,园林扫尾
上述过程似乎已成正常的城市建设序列。我很赞成吴良镛教授的提法,要把城规、建筑和园林结为一体,一旦综合地同步介入,分工合作,必深得综合规划之妙。如分段介入,把土方留给园林作“扫尾”处理,实际上是将地形设计放在最后处理,那又怎么谈得上环境是建筑创作之源呢?不少号称山水城市的宝地如果还是用方格式的道路网络往上扣,那怎么会不破坏地形地貌的自然资源呢?“三通一平”中的“一平”是否正确?为什么不允许由地形起伏的自然美来调剂过于人工化的城市景观呢?植物群落和种类的多样性仰仗地形设计创造出高低、干湿、阴阳不同的生态环境。城市山林常因炸山而遭到破坏,事实上山体未必一定阻碍城市建设而必除之;即使有开山的必要性,也要作开采后的景观处理。像绍兴的东湖、广东西樵山这些风景区原本是采石场,但古人知道采走正的石方,留下风景如画的负空间。
三、惯于模仿,疏于创新,全国一时一风
目前,不少地方有急不可待的园林建设热情,但缺乏科学冷静的头脑。某城市因地制宜地有所创造,其他城市不是去研究人家如何觅到创新的路径从而寻求本城市的地方特色,而是“人云亦云”地跟着模仿。全国都模仿就形成了一股风。而今“广场草坪风”方兴未艾便是一例。有的城市把小区公园都改成广场,听说有的县城搞了9万平方米的空广场;某一市区辖下的镇搞文明建设,开辟了10万平方米的广场,主景是228根罗马石柱,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周庄的水乡风光多美,何必冠以“东方的威尼斯”之称?有的大城市提出来要建成“异国风光”的口号,有的风景名城要把世界的名桥都建在自己城市里。错误的理论导致失败的结局。世界名桥无不结合立地环境,你并不具备这种环境却硬要造,就必定失败。园林艺术的主要理法是借景,就是巧借地宜造景,因地制宜地造景,这要下工夫去捕捉。本地气候所宜和不宜之处何在?文脉是什么?有的才能放矢,因地制宜地有的放矢就会有所创新。艺术的生命是特色,特色由创新而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克服困难的积累,必“先难而后得”。
四、脱离地带性气候的规律去标新立异地搞主题公园
大地因地形起伏而形成不同的地带性气候称为大气候,它不同于城市园林可以创造的小气候。尽管地球有变暖的趋势,但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这种气候带的客观规律是不可违抗的。这不单是艺术性,更是科学性的问题。在我国亚热带边缘的某沿海城市一个招标项目,有的方案提出建两个主题公园,一为露天热带植物园,另一为爱斯基摩人营地。还有方案要仿造火山爆发。我并不怀疑在科学技术上造一个仿火山爆发景点的可能性,但终究是模拟的,何美之有?还是嫌亚热带不够热?至于另两项露天建设项目根本不可能。我国春秋时期的管子就说过:“人与天调,而后天下之美生。”人违背了自然是不会产生美的。人与自然的主题何多,这才是取之不尽的主题。
五、在城市绿地指标方面强调覆盖率而回避绿地率,只重视增加绿地而不重视丧失的绿地
在公布城市绿地指标时往往有这个倾向,这也是不科学的。城市规划从某一角度看,实质上是土地规划,只有绿地率反映与土地面积的关系,而覆盖率一般用于森林面积统计指标。对城市而言,只有同时公布绿地率和覆盖率才具有实际意义。一株大树可以覆盖数百平方米的面积,而占地仅几平方米。绿地率反映城市绿地占城市总用地的百分比。它可以落实到土地面积,成为建设绿地的“有米之炊”。另外,城市建成绿地或规划绿地被占的情况是比较普遍和严重的,即使历史名园也难免被占。这种负绿地面积的损失应引起重视。将来实现城市规划绿线后,将会扭转这种局面。
六、由于某些决策人受单位经济利益的驱动而使老百姓的社会利益蒙受损失
城市关键性园林建设,往往采取投标和专家评审的方法。可专家正确的意见往往不能成为“生产力”。某风景名城欲在小山的城隍庙旧址新建城隍阁。评审时因古代风景名胜区讲究“宾主分明”和所处的小山仅20多米高,专家建议阁的体量和高度必须减小,但建成以后仍又高又大。本不是鹤偏要立鸡群,昂贵的票价泄露了追逐单纯经济利益之天机。经市民上报批评后,票价一降再降,但仍少有当地市民入游。园林属于社会福利性事业,城隍庙可谓是基层民众游玩之地。高阁收高价不仅损坏了社会效益,从艺术方面看也破坏了风景名胜区景点之间的比例关系。
七、招标追求国际化,想要外国人创造中国风景园林的特色
先进发达的国家,在现代化城市建设方面走在我们前面,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并非所有项目都要请外国专家做。这不单纯是因收费高昂,从一些实例和规划都可看出其中未必皆宜。由于外国人缺少中国文化素质基础和不了解地宜,有些风景名胜区的方案很令中国专家吃惊。中国的特色还有赖于中国人创造。
八、园林建设不是急功近利,而是慢功远利
把竣工期不客观地定在“十一”、“五一”等节日,或为官者在任期内要完成某项目,这也都不符合科学规律,带来的损失是质量无保证。杭州西湖、山东泰山、山西晋祠等风景名胜都经历了多少朝代接力,大器晚成终成精品。
九、城市既经创造,似乎万无更改,市中心区热岛效应最明显,但只提“见缝插针”,固步自封知难而退
上海近年对市中心进行了再创造,打破了上海人多地少的观念,于热岛效应之高峰点延安中路,拆屋建绿,拆迁3 800户,不惜花每平方米购地费1.1万元的代价,建设28万平方米的大面积市中心绿地。这无疑是跨跃式的进展。本城市绿化建设的创新,先难后得,体现了把城市和建筑建在绿色当中的理念。
以上是出于负负得正的初衷,不当之处希多指正。
(此文原载《中国园林》2001年第6期,此书编选时略有删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