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东江源考察记

东江源考察记

时间:2023-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有关部门对东江源头作过一些调查研究,但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部门对东江源进行过认真的、多方位的科学考察。2002年11月27日,省科技厅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处正式来函,同意将“东江源头科学考察”课题列为2003年度江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进行先期考察活动。2003年7月9日,考察小组根据资料初步确定了东江的源河和发源地。经过近一年的实地考察研究,考察小组认为:东江源头区生态情况良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

东江源考察记

程宗锦

前 言

东江为珠江流域的四大水系之一。东晋称涅水,隋称循水,唐称循江、河源水,宋称龙川水,宋以后始称现名。根据1993年《珠江志》记载:“东江至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流入三角洲网河,石龙以上河长520km,流域面积27040km2,占珠江流域总面积的5.96%。”(见东江全图)。

东江在广东省龙川县合河坝以上有两源:东源为寻乌水,西源为定南水(又名九曲河,广东称贝岭水)。在不同的志书里,对寻乌水、定南水的源头有不同的记载。

寻乌水:《清史稿》“出寻乌堡新窖路山”;毛泽东《寻乌调查》“寻乌水从桂岭山盘古隘一带山地发源”;《中国水系大辞典》“源出安远、会昌、寻乌三县分水岭南侧”;《寻乌县地名志》“寻乌河,发源于三标公社新告路南坑山”;《寻乌县志》“寻乌河,发源于长安乡三桐村下畲水”;《珠江志》“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的桠髻钵”。

定南水:《清史稿》“三百坑水出三百山,西南流入定南”;《安远县志》“镇江河为常流河,古称三百坑水……其源发三百山”;《安远县地名志》“发源于凤山公社三百山及寻乌县鸡笼(基隆)嶂”;《珠江志》“贝岭水(又名安远水)发源于江西安远县大岌img1”;《江西省水利志》“定南水发源于寻乌县境西北大湖img2山岭间”。

1.东江探源的意义

东江是粤、港重要的饮用水源和重点水质保护区,不仅担负着香港、广州、深圳、惠州、东莞、河源等3500多万人的供水,而且担负着下游灌溉、水运等任务。东江水对香港尤其重要。1963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兴建了东江——深圳供水工程,1965年3月正式对港供水。该工程设计年供水能力达24.23亿m3,其中向香港供水11亿m3。随着香港的回归和进一步繁荣以及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迅猛发展,东江源区的水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等工作日益显得更加重要,将东江列入珠江流域治理项目区,加大东江源区水土保持力度,势在必行。

近年来,有关部门对东江源头作过一些调查研究,但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部门对东江源进行过认真的、多方位的科学考察。为了保护源头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确保东江上游的水质,使东江的中下游以及香港同胞都有清洁、优质的饮用水,科学准确地考察论证东江的源河、源头、发源地,彻底摸清东江源头地区的水资源、森林资源、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等情况,无论对于江西“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发展战略的实施,还是对于21世纪江西、广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加强赣、粤、港三地的联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东江源考察经过

(1)项目的确定

2002年,由江西省人事厅牵头组织,成立了由江西省科技厅、人事厅、水利厅、林业厅、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测绘局、水文局、遥感中心及赣州市水文局、寻乌县等部门专家参加的东江源头科学考察小组,并于2002年11月15日正式向省科技厅申报了2003年的“江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2年11月27日,省科技厅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处正式来函,同意将“东江源头科学考察”课题列为2003年度江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进行先期考察活动。

(2)东江源的初步认定

2002年12月13日,“东江源头科学考察”小组在赣州市水文局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对水文、测绘、林业、地矿、遥感、人事部门应承担的任务作了详细的分工,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03年3月26日,在南昌又召开了考察小组第二次工作会议,各协作单位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和今后打算。

从2003年1月开始,赣州市水文局组成了专门的工作班子,由局长、副局长带队,先后组织了六批勘测人员,深入东江源区(见东江源区图),分别对寻乌水、定南水的各主要支流进行了实地勘察测量,采集了最近20多年江西省境内的水文、水资源数据,收集了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流域开发治理等资料,并对此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论证,为确定东江源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的专家们也分别到东江源头区进行考察,按时完成了他们所承担的工作任务。

2003年7月9日,考察小组根据资料初步确定了东江的源河和发源地。7月11日,考察小组来到东江源头区(见东江源头图)的三桐村。三桐村处于寻乌县东北部的深山区,与安远、会昌两县接壤,有7个村民小组,居住着686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多、田少、极度贫困的村子。在这里,考察小组实地察看了东江源瀑布、三桐河及其支流新告路河和樟畲水,寻找到了寻乌、安远、会昌三县的界碑,登上了桠髻钵山,然后又从山顶沿三桐河而下,确认了东江的源头点。

源头是一条河流的起点,是最初具有表面水流形状的地方,亦即溯源而上的最远点,它有广义源头和狭义源头之分。广义源头也称地表水源头,为河流河槽集流的起点,即槽流曲线与坡流曲面的交汇点;狭义源头也称地下水源头,为露出地表的泉水眼,正常年份,四季不枯,终年有水。

考察小组依据河海大学编写的《陆地水文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编写的《河川水文学》和石铭鼎在《地理研究》上发表的“关于长江正源的确定”、安阳在《水资源研究》上发表的《如何判定河源》等文,归纳了判定源河的主要因素:一是河流的水量;二是河流的长度。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流域面积的大小、支流与干流的连接情况、源头地势的高低、河谷形成机制和历史传统习惯等。

考察小组通过坚持实地查探,从广东省龙川县合河坝开始,溯源而上,综合分析了寻乌水和定南水。因寻乌水的多年平均径流量、降水量、河长和流域面积等均大于定南水(见下表),所以首先认定寻乌水为东江的正源。

寻乌水、定南水流域特征值与水文特征值对比表

img3

接着,又考察分析了寻乌水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6条支流,使源河上溯到了寻乌县三标乡三桐村境内的三桐河。三桐河共有7条支流,根据上面所说的源河判别原则,最后确定了东江的源河、源头和发源地。

(3)源头区的生态环境、地质状况

2003年11月2日,考察小组又一次深入东江的源头区域,对水文、林业、地质等项目作了综合性的实地考察。对东江的源头、发源地及寻乌、安远、会昌三县的交界点进行了4次定点测量,准确地取得了每一个测点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和海拔高程。11月3日,又登上了基隆嶂(海拔1445.10m),对定南水的源头区进行了综合考察,并定点测量了定南水的源头和发源地。

经过近一年的实地考察研究,考察小组认为:东江源头区生态情况良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新鲜,景色宜人。这里又是多种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分布区,源头区发现有壳斗科、金缕梅科、杜英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等49科的乔木树种340余种,如厚皮香、蚊虫树、红栲、南岭栲、刺栲、红稠、红豆杉、红楠、青冈、黄樟、香樟、苦木、猴欢喜等;灌木树种240余种,如柃木、乌饭、紫金牛等;有竹鸡、雉鹊、画眉、鹧鸪、八哥、黄莺、啄木鸟、黄鼬、穿山甲、麂子等野生动物600余种。

东江源头区的地质构造处于中国东南华厦板块、武夷山早元古代陆块与赣中南早古生代陆棚的交接带东侧,南岭东西向构造与武夷山东北向构造在这一地区交合。主要由两个时代的花岗岩构成,分别为前130Ma(燕山期)和前400Ma(加里东期)形成的花岗岩石。地下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度大,水系发育,高山溪流形成了众多的瀑布。由于源头区植被保存较完好,即使暴风雨过后,小溪里的水依然清澈,三桐村近40年来未发生过山洪、泥石流、山体崩塌等自然灾害。

经赣州市水文局水环境监测中心对东江源头区寻乌水的桠髻钵山泉水及三桐河、新告路河的水质进行采样分析检测,其结果表明,东江源头区域的地表水、地下泉水均达到国标Ⅰ级优良水。

为了加强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江西省人民政府和寻乌县人民政府分别发出了“关于加强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对东江源区保护和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大家一致认为,东江源头区是未来建立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理想之地。

(4)东江源的确认

东江源头科学考察的外业工作结束后,考察组于2003年11月4日和2004年3月8日分别在寻乌、南昌召开了第三、第四次工作会议。各有关部门对考察的成果及数据、资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提交了《水文勘测分析报告》《测绘成果报告》《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考察与评价》《地质构造与地质环境》4个专题报告和《东江源头科学考察基本情况》。经过考察组讨论,大家一致确认:东江的发源地为桠髻钵山,位于东经115°32′54″,北纬25°12′09″,海拔高程为1101.90m。

东江的广义源头,即接近桠髻钵山顶的槽流曲线与波流曲面交汇点,位于东经115°32′53″,北纬25°12′07″,海拔高程为1055.40m。

东江的狭义源头,即常年都有泉水流出的地下水源头,位于东经115°32′56″,北纬25°12′04″,海拔高程为959.44m,我们认定它为“东江源”。

寻乌水、定南水的源河、发源地分别表述如下:

寻乌水,东江的干流,长153.5km,流域面积2704.0km2,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三标乡三桐村的桠髻钵山南侧,源河为三桐河,流入水源乡后称水源河,流入澄江镇后称澄江河,流入吉潭镇后称吉潭河,至文峰乡石角里附近接纳马蹄河后始称寻乌水。

定南水,东江的支流,长141.5km,流域面积2389.8km2,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三标乡湖img4村的基隆嶂东侧,源河为野湖水,接纳上下坝水进入安远县后称大山河,经东风水库至凤山乡五凤围附近接纳观音河后称镇江河,流入定南县后始称定南水。

3.结语

2004年6月27日,由江西省科学技术厅主持,在南昌召开了《东江源头科学考察》项目评审会。来自珠江水利委员会、广东省水利厅、江西省水利厅、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工程学院等单位的9位知名专家、教授组成了评审委员会。他们认真听取了东江源头科学考察小组的汇报,仔细审阅了考察小组提供的评审文件资料。经过讨论评议,评委们一致认为:该项研究选题准确,意义深远;所提供评审的报告论据充分,资料齐全,数据翔实,层次清晰,符合项目评审的有关要求;科学地确定了东江的源头、源河、发源地,结论正确,数据可靠;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对赣、粤、港三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新时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治理,对江西尽快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很强的实用价值,可供政府决策和科学研究部门参考。

(本文原载于广东《珠江现代建设》2006年8月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