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建国以来合肥城市扩展历程
合肥市是全国少有的几个从县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省会城市之一。解放前夕,合肥仅是一座人口不足5万、建成区面积仅有2.63km2、衰落的消费型小城镇(县城)。1949年1月合肥解放后,1952年由皖北行政公署改为安徽省会所在地,城市建设开始起步。1949-1952年间,在修复淮南铁路和对外公路的同时,对旧城区进行了整顿,并创办了几座小型工厂(陈衡,1959)。1954年以后,省、市机关的设立带动了老城区相关公共设施(如博物馆)的建设和旧城区的改造;同时,在东郊和平路(铁路与南淝河之间,和平路两侧)建立了多个工厂,首先形成了以纺织、机械等为主的东郊工业区;而后,又陆续在东郊铁路以北、合浦公路两侧开辟蚌埠路(今长江东路)工业区,形成了以机电、五金、食品为主的新工业区,使城市发展跳出了老城而向东延伸。此后,为避免东郊工业区带状扩展,又开辟了北郊濉溪路工业区和仓库区;在西南郊、南郊新增了一批高等院校和疗养设施。至1958年底,合肥市已有大小工厂225座,年产值为1949年的150倍;高等院校14所、中等专业院校18所。合肥市区人口激增,城区面积扩大到20.7km2。此间10年,合肥市从一个闭塞的消费型小城镇,逐步演变成一个工业型和行政中心型城市。
图4-1 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分析流程
合肥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同步进行,这是由于当时特定的发展背景所造成的。1958年春,大办工业开始,工业用地进一步扩张。同年4月,合肥在国家计委区域规划指导组帮助下编制了《合肥市工业区规划意见》,提出了“整理东郊工业区,开辟西南郊工业区”的发展思路。此后,除对原有的东郊、北郊两个工业区继续进行补充并向外扩展外,还结合合(合肥)信(信阳)铁路的建设,在合安公路(今金寨路)两侧开辟了西南郊工业区,形成了以机械、化肥生产等为主的工业区。至此,一个以初步改建的旧城为核心,围绕东、南、北三个工业区,并在东南和正西方向留有发展余地的城市轮廓基本形成(图4-2),从而奠定了合肥市总体规划的雏形(陈衡,1987),并选择了上派河(肥西县城)、店埠(肥东县城)、撮镇、巢城(今巢湖市)等地作为合肥市的卫星城发展。
图4-2 合肥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图(1949-1988)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地图集(上),1994
1959年,在“大跃进”和“左”的思潮指引下,合肥市编制了一个严重超出当时经济能力的规划,提出城市人口要达到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达到144km2。1962年又修改规划总图,压缩城市建设规模;1963年合肥市进行了总体规划调整,以“城内填补、东郊调整、北郊补齐、南郊收拢”为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地调整了近期建设规划,调整了用地指标,确定了此后十年城市不作过大扩展的发展战略,城市扩展进入了基本停滞期。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固体物理研究所从北京迁至合肥,与安徽光学机械研究所合并建立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中国科技大学也从北京迁至合肥,同时,军队系统也在此建立了两所高等军事院校。20世纪80年代以前,合肥城市建设一直在城市规划引导下进行,加之城市扩展较慢,这种“风扇型”形态得以保持和延续。
进入1990年代以来,城市发展进入了快速城市化和高速经济发展时期。一方面,在“依托老城建设新区”的总体思路下,城市集聚发展,已进入极核扩张阶段,城区增长压力增大;同时,环路建设使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导致城市在“三翼”间拓展,使得“三翼”之间的绿色空间不断被填补,城市呈现“摊大饼式”的扩展趋势,同时,沿城市的对外干线也出现多方向指状延伸。2000年以后,为缓解老城区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压力,在城市西南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老城区之间建设政务新区,使城市形成联片发展的态势。至此,合肥城市开始由单中心极核式发展逐渐转向双中心多组团式发展转变。
根据《合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05)》统计,包括周边卫星镇(肥东县城店埠镇、肥西县城上派镇、长丰县双墩镇等)建成区在内,2005年初合肥市建成区面积已达197.9km2(图4-3),人口达到195.1万人。
图4-3 合肥市中心建成区城镇建设用地动态叠加影像图(1995-2004)
资料来源:合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