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个和谐干群关系的基层样板

一个和谐干群关系的基层样板

时间:2023-03-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和谐干群关系的基层样板——余姚市泗门镇谢家路村和谐干群关系的经验与启示王启富摘 要:和谐的干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余姚市泗门镇谢家路村,依托特色有效的基层党建,从干部服务理念、基层组织创新、民生普惠共享和干群对话机制等方面不断努力,积极构建和谐干群关系,形成了干群关系良性互动的可喜局面。在促进干群关系良性互动方面,谢家路村有很多经验和启示值得借鉴和推广。
一个和谐干群关系的基层样板_余姚市泗门镇谢家路村和谐干群关系的经验与启示_2011年度宁波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集

一个和谐干群关系的基层样板——余姚市泗门镇谢家路村和谐干群关系的经验与启示

王启富

摘 要:和谐的干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现阶段,如何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新挑战、新课题。余姚市泗门镇谢家路村,依托特色有效的基层党建,从干部服务理念、基层组织创新、民生普惠共享和干群对话机制等方面不断努力,积极构建和谐干群关系,形成了干群关系良性互动的可喜局面。谢家路村启示:构建和谐干群关系应着重提高干部服务意识、.通民意表达渠道、加强基层党建、加快经济发展和创新工作方式。

关键词:和谐 干群关系 基层

为深入贯彻我市“一线服务月”活动,市社会科学院(社科联)联合部门,组织开展“走基层、送服务、促发展”的调研活动,深入余姚市泗门镇,以谢家路村为样板,结合问卷的形式,研究分析基层干群关系面临着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调研发现:谢家路村,党员、干部、群众之间关系密切且融洽和谐,广大村民主观能动性强。在促进干群关系良性互动方面,谢家路村有很多经验和启示值得借鉴和推广。

一、谢家路村的做法与经验

近年来,谢家路村(具体概况见表1)紧紧依靠自身努力和现有实际,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在党组织建设中,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了党建强村的特色之路。依托由此建立起来的新型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和科学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谢家路村充分发挥了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了干群关系的良性互动,形成了一套以依托基层党建为核心、促进干群和谐的特色做法与经验。

表1 谢家路村概况

img48

(一)服务理念深植于心,打牢群众基础

在谢家路村,服务理念早已深深扎根于党员干部心中。正是因为党员干部的无私服务奉献,才赢得了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注重班子建设,发挥村党委以身作则的作用。谢家路村认定党员干部是百姓群众的勤务员,只有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作用,才能把密切群众关系落到实处,才能破解当前农村存在的各类难题。村党委严格从自身做起,建立健全了科学的干部考核、定期工作调研、每天碰头会、每周工作交流、每月理论学习和村民联系卡制度,搭建起了干部群众交流的平台。村党委给自己定了三条规矩:一要民主理事;二要公正处事;三要干净干事。强调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必须先做到,要求党员做到的领导必须先做好。同时,对党委成员的职责、组织生活及党员培养进行公示,并设立党群联系信箱、热线。

坚持万事为民,实现关爱服务全覆盖。一方面,在党内推行“党内关爱六项机制”,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党员,形成党内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从2003年起扎实开展了党内关爱工程,主要是建立了5项工作制度:即困难党员结对帮扶制度、党员大病探望制度、党员临终关怀制度、党员谈心谈话制度和定期走访慰问制度。另一方面,逐渐完善爱心保障政策,建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村爱心基金,让关爱服务覆盖全村居民,保障全村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时还积极组织和谐联谊会、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站,等等,让外来务工人员在谢家路村安家安心,真正融入村里。

(二)小组织维护大稳定,创新基层党建

党内民主带动村务自治。谢家路村探索出“发展党内民主,带动村民自治”的新路子,开展以“建立四制、保障四权”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民主示范工程”,包括建立村级重大事务党员首议制,落实党员的优先知情权;建立村级事务党员提案制,落实党员的合理建议权;建立村级重大事务党员票决制,落实党员的决策参与权;建立村级党务公开[1]制度,落实党员的民主监督权。由此带动群众自治和村务民主,在全村全面实施了村务公开制度,总结了“阳光村务八步法”,其本质就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大大调动了村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自觉行使民主权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创建家庭式党员教育活动点。为改变过去单一、枯燥的学习方法,扩大教育面和教育效果,充分发挥党员作用,谢家路村针对行政村区域扩大,党员居住分散,活动不便,集体讨论难,年老病弱的党员多等实际,创新了党员活动载体,于2002年8月着手建立起“家庭式”党员教育活动点。同时,规范抓好“八个有”:有专人管理、有党员名册、有学习设施、有学习计划、有学习教材、有制度上墙、有活动记录、有经费保障。确保了点内党员的教育活动保持了持续性和有效性。

支部建在村民小组上。按照“便于管理、便于组织、便于活动”的原则,在10个村民小组中建党支部。党员以村民小组分属情况为基础,编入相应党支部。村党委在活动场所、经费保障、工作待遇、发展空间等四方面提供保障,从而鼓励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积极开展工作、保证村民小组党支部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在村民小组建立党支部,谢家路村优化了基层组织设置,强化了党支部在村民小组各类事务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并大大有助于.通了解村情民意、听取意见建议的渠道。这一“堡垒前移”的做法被归纳为“小组织维护大稳定、小干部发挥大作用”,切实增强了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有效联系。

(三)经济建设普惠民生,共享发展成果

密切党群关系的基础在于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谢家路村曾是一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低下的贫困村,通过兴办市场、创建工业功能区和发展现代农业等举措,10年间实现了村级经济发展三次大的跨越。2010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0多亿元,村民人均收入23500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1400万元。

发展村级经济的同时,通过特色课堂传播致富知识,引领村民群众共同富裕。2006年以来,谢家路村按照“立足实际、贴近群众、服务农民、乐教结合”的工作思路,在村露天文化广场基础上建立了广场远程教育课堂,目前受教育人数已超过7000余人次,党员群众参与率逾92%。通过学用成果转化,产生出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千亩无公害绿色示范基地,通过远程教育网上点播学习,专家现场培训等,给全体村民带来了实惠,也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群众得到实惠,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近年来,村里累计投入上亿元,兴办了100余件民生实事工程。如2010年的谢家路江拓宽、四塘江景观改造、LED景观灯安装、环村道路拓宽、光明公路延伸、综合性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等民生实事工程。余姚市首个实行基本药物直销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也在该村建成,农民自己只要出30%的钱,就能享受等同于城镇居民的医疗待遇。一系列惠民实事工程的实施,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自然也就对干群关系融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联区联户倾听民声,活跃干群对话

除了党委干部班子,谢家路村积极组织引导全体党员多渠道收集民意、多形式反映民事、多层面分析民情,使全村200名党员成为服务4000多名村民的贴心人,充分发挥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建立民情收集机制,联区联户倾听民声。建立村干部联系责任区和责任区党员联户制度,每位村干部根据包片分工联系1个责任区,200名党员(除3名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外)均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联系5~10户群众,使每一群众户都有党员联系,做到党员联系群众全覆盖。责任区党员以不少于每月1次的频率,主动加强与联系户的交流沟通,认真听取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意见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向责任区负责人或联区村干部反映,为村级组织全面、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快速回应民声提供保障。

建立诉求表达机制,民主提案汇聚民智。对群众反映的涉及组织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民生实事工程兴办、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稳定和其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村务和重要事项,由责任区党员通过填写《党员提案表》的形式向责任区负责人提出,再由区内党员会议讨论后,给出初步解决方案并上报村党委。村党委对党员提案进行认真研究,限时提出办理意见,明确承办人负责落实。提案事项办结后,填写反馈表经村党委书记审阅后,由承办人会同责任区有关人员向提案人进行答复,并采用适当形式公开提案办理情况。对一时确实无法解决或无法实施的问题,向提案人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主动争取提案人的理解与支持。

二、对新时期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启示

梳理谢家路村和谐干群关系建设经验,结合此次调研中的发现和分析,对于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干群关系,得到了如下启示。

(一)必须把提高和强化干部服务意识作为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先决条件

在调研中,近50%的被调查者认为“为群众服务的意识不强”是干部队伍存在的最突出问题。而最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任”的素质是“维护群众利益、为群众说话办事”(84.4%)。可见,提高干部的群众服务意识是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重要前提和当务之急。

首先,从提升政治修养的角度出发,加强教育,增强基层干部的服务意识。通过对照检查、党性分析和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解决形式主义、脱离群众等问题。尤其年轻干部要切实增强群众观念,培育和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不仅不可自认高人一等,而且必须更要敬畏群众力量、体验群众疾苦、感恩群众奉献,把对“衣食父母”的感恩之情化为工作的动力。

其次,从转变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对干部进行职业道德和操守教育,强化公仆理念。使广大干部正确处理好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真正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此外,要落实和强化“小事不小”的观念,真正把群众的小事随时放在心里。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真正听得进群众的意见,能够把群众的意愿作为决策的依据,能够把群众的利益落实到各项工作中,落实到工作的各个具体环节中,从而使广大群众在“眼见为实”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二)必须把创新基层党建作为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着力点

构建和谐干群关系,重心在基层。新时期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必然要求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而通过优化基层党建来密切干群关系的做法已经在谢家路村显示了成果。

首先,要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调整,切实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尤其在农村,要根据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新变化,按照有利于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有利于联系基层普通党员的原则,对村级及以下党组织的设置进行优化调整,使基层党组织找准其发挥引领作用的着力点。

最后,要扩大基层民主,消除党群、干群之间的猜疑与隔阂。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要着眼于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的目标,探索建立基层党员议事制度,定期研究讨论和了解掌握本村(社)党组织决策、党内事务管理、村级重大事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工作,让基层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同时,以基层党内民主推进基层民主,保障基层群众权利,尤其是村民群众对村级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

再次,要优化基层党建工作的长效投入,在物质上和政策上提供相关保障。切实解决好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活动经费等问题。采取财政补贴、党费支持、包村部门支援等方法,多渠道筹措资金,从根本上解决部分村活动场所不足的问题。

(三)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根本途径

经济发展不快往往是产生诸多社会矛盾的根源,有了好的经济基础,才更有能力为群众办事、以实惠利百姓,从而赢得人心。在调查中,认为“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关键在于大力发展经济,帮助群众提高收入”的占到了59.4%,仅次于对干群对话机制的关注。在实践中也不难发现,通常集体经济实力较强,能为群众提供更好的福利保障、基础建设、配套服务的乡村社区,群众对党委和政府都比较满意,干部的威信也比较高,谢家路村的经验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由此可见,加快经济发展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根本途径,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加快发展经济作为中心任务扭住不放。农村基层党组织应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基础来抓,围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用有效的服务推进群众致富奔小康步伐。要通过集体经济为群众提供信息、技术、资金和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使群众从集体经济中获得红利收入和优厚的福利,逐步用集体经济的收入取代统筹和提留,减轻群众负担,为农民群众创造更多的利益。党政机关要继续实行蹲点包扶责任制,帮助基层群众尽快富裕起来。

同时,有条件的村镇,要积极有效地把集体经济的收益转化为对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基础建设和配套服务,使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的实利。

(四)必须把.通民意表达渠道作为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重要载体

根据此次调查,近75%的被调查者认为“给群众说话的机会和途径,建立干群对话机制”是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的关键所在,而“干部高高在上,很少主动与群众交流沟通”则是“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原因。由此可见,.通民意表达渠道、构筑良好的干群对话机制,是改善干群关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和载体。

首先,党员干部一定要主动地联系群众、沟通群众。干部需要更主动联系群众并为干群对话提供更多便利,而不是坐等群众来访。这一方面要求干部经常主动走访群众、召开定期非定期的民情交流会,也包括积极提供让群众了解各种.通民意渠道的信息,如利用宣传单、电视媒体、网络等渠道,将村镇社区信访热线、干部职工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向群众公布公开,方便群众找到干部。

其次,建设完善干群沟通的组织网络。可借鉴和推广谢家路村在这方面的做法,即一方面通过将党支部建在村民小组,.通自上而下传达和自下而上反映的双向沟通渠道,另一方面建立村干部联系责任区和责任区党员联户制度。通过这两种制度的结合,形成较为完善的干群沟通的组织网络。尤其在目前农村人口外出流动较多的情况下,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组织架构作为沟通网络,对于保持稳定的干群联系是十分实际而有效的。

此外,要注意不仅让群众有地方说话,而且要让群众说的话管用。换言之,要学会给群众“回话”,并且回的话能兑现。这样群众才会愿说话、敢说话、说真话,干部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与群众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

(五)必须把创新工作方式作为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突破点

社会形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新时期密切干群关系的工作方式也必然需要符合基层干群关系的新情况新特点,针对当前突出的干群矛盾,积极寻求预防和化解矛盾的新办法。问卷调查也显示,当前村镇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相较于工作态度和作风,被认为更需要提高或改变。因此,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是化解干群矛盾、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突破点。

首先,要面向当前新的现实,研究有针对性的新的工作方法。如当前最常见的矛盾集中于土地征用或房屋拆迁的赔偿问题上,这就是一个新的工作难点,需要基层干部发挥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能力,在事前预防分歧发生、事中化解矛盾冲突、事后总结处理经验的各个阶段都不断应对具体情况、不断改良具体工作方法。

其次,要依靠新的技术手段,为密切干群关系提供符合时代的工作媒介和条件。除了传统的结对、接访、定期走访等群众工作方式,完全可以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如开展“网络接访”等新型信访。同时要注意做好对基层群众对新媒体把握能力的培训教育工作,使之真正发挥积极效应,促进干群和谐沟通。

此外,要积极引导年轻干部发挥创新优势和工作活力。鼓励大学生村官和其他年轻基层干部,在倾听群众诉求、吸取群众智慧,并基于现实条件的前提下,开动脑筋,充分发挥年轻人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优势,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符合当地实际的各类工作方式方法。

宁波市社会科学院调研组 组长:王启富(宁波市社会科学院)

成员:史 斌(宁波市社会科学院)

   孙肖波(宁波市社会科学院)

   谢 磊(宁波市社会科学院)

   杨冰峰(宁波市社会科学院)

   张 红(余姚市委宣传部) 

   杨鹏飞(余姚市社会科学院)

该成果2011年12月18日刊于《宁波社科内参》第32期(总第66期)

【注释】

[1]党务公开的形式主要有三种:村民中心广场和各自然村的公共活动场地旁设立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每月一期的内部刊物发放至每家每户;党员教育活动点的联点村干部定期向全体党员通报相关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