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目标及指标体系

目标及指标体系

时间:2023-03-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强市的总体目标:经过5到10年的努力,成为与宁波城市经济地位和社会发展水平相称、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长三角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国内文化名城。根据文化强市的8个方面具体目标,形成由8项一级指标、37项二级指标、143项三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关键词:宁波 文化强市内涵 目标 指标体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到目前全国已有200多个城市提出要打造“文化强市”。
目标及指标体系_2011年度宁波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集

宁波文化强市的内涵、目标及指标体系

课题组

摘 要:文化强市的内涵:走“提升品质、打造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文化产业,显著提升宁波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区域文化影响力和文化产业竞争力,实现保障文化民生的根本目标。

文化强市的总体目标:经过5到10年的努力,成为与宁波城市经济地位和社会发展水平相称、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长三角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国内文化名城。

根据文化强市的8个方面具体目标,形成由8项一级指标、37项二级指标、143项三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宁波 文化强市内涵 目标 指标体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到目前全国已有200多个城市提出要打造“文化强市”。宁波较早地在“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但在文化强市的内涵、内容的逻辑关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尚缺乏学理支撑和总体设计。对此,需要进一步界定与设计。

一、宁波“文化强市”的内涵

(一)“文化强市”中“文化”的界定

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宽泛。据统计,关于文化的定义目前约有200多种,但一般可分为广义、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范畴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与文明同义;狭义的文化范畴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诸如文学艺术创作、哲学与社会科学成果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决定》,从我国社会事业的宏观布局出发,采用了适当兼顾上述内涵与外延的文化范畴,以人的精神要素为核心,囊括思想观念、制度及其所依托的物质形式,并与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文体活动方面发生一定的交集。

据此,我们认为,“文化强市”的“文化”应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文化传承、文化体制、文化人才、文化投入、文化产品等范围。这样,文化建设就与社会宏观事业布局中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相区别,与政府司职主导的文化工作相吻合,与俗称的“大文化”概念相类,使政府主导的文化实践与管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二)“文化强市”的内涵理解

1.“文化强市”的理解维度

由于文化尺度的宽泛性、复杂性和文化实践的历史动态性,目前关于“文化强市”的确切内涵尚无权威统一的解释。但结合各地文化强市建设经验,参照相关文化理论,从不同的阐释维度,可以大致勾勒“文化强市”的中心意涵:从城市文化的纵向发展历程衡量,“文化强市”在承继了“文化大市”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基础上,更加突出了文化建设对内涵与质量的深入;从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文化强市”突出了一个城市文化建设在同类城市中的领先地位;从文化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考察,“文化强市”主要指一个城市在致力打造文化硬实力的基础上,更注重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从城市地域属性和历史底蕴审视,“文化强市”注重城市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特色塑造,以特色形成自己的文化标识,发挥其无可替代的城市影响力。

2.“文化强市”的内涵

根据对文化的界定以及“文化强市”的多维理解,我们认为,宁波“文化强市”的内涵是,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国际港口城市的比较优势以及“文化大市”的扎实基础,走“提升品质、打造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传承,创新文化体制,培育文化人才,加大文化投入,丰富文化产品,显著提升宁波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区域文化影响力和文化产业竞争力,最终实现保障文化民生的根本目标。

(三)“文化强市”与“文化大市”、“经济强市”、“文化软实力”的关系分析

1.“文化强市”与“文化大市”的关系

“文化大市”之“大”,主要是对规模与数量的追求。因此,“文化大市”建设一般都是从文化建设欠账较多的文化基础设施开始,侧重于强调文化产业,明显带有经济发展量化规模对文化建设的硬性要求,凭借文化辅佐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显而易见。从结果看,经过若干年的积累,“文化大市”的确为“文化强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果说,“文化大市”建设是政府的文化自觉,那么“文化强市”的提出则透露了政府的文化自信。文化建设没有自信就不会强大,文化建设没有强大也不会有充分的自信。“文化强市”建设是“文化大市”建设量的累积结果,其中的关键是“强”这一内涵。“强”既含有横向与同类城市的比较关系,又上升为“文化高地”的一种综合实力,渗透了对文化建设内在质量的重视。

2.“文化强市”与“经济强市”的关系

经济和文化标示着城市发展的两个维度。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经济体现为物质要素的增长和集聚,文化呈现为精神要素的繁衍和积累;经济的进程往往可以用量化指标来表示,文化则氤氲于城市的整体气氛并隐蔽地镶嵌于市民的人文素质中;经济组成了城市的物质外形,文化则构成了城市的性格和灵魂。如果说,经济的强劲增长意味着城市“量”的扩张,那么,对文化的吁求则体现了城市发展对“质”的强烈向往,这一“质”的核心就是人的文化生活品质的提高。

“文化强市”是在“经济强市”基础上的质的提升,从长远看,“文化强市”对“经济强市”又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可加速城市的转型升级。

3.“文化强市”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文化强市”可从两个方面去考察:一是“文化硬实力”状况,诸如一个城市的文化硬件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实力、拥有的文化资源、经济对文化的支持力等;二是文化软实力状况,诸如人文精神、道德水准、社会风尚、文明程度以及城市凝聚力、形象传播力、政府执政力、创新创造力、信息推动力、社会和谐力等。

“文化强市”的关键是要实现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相对而言,硬实力的指标比较刚性,软实力的考量更偏重影响;硬实力主要以物质为标尺,软实力则更注重精神要素的作用;硬实力往往可以在短时期内突击实现,软实力则需要长期的培育。

二、宁波“文化强市”的基础与目标

(一)城市文化现实地位评估

确立宁波“文化强市”战略目标,需要在客观评价宁波城市文化现实地位的基础上,理性定位“文化强市”的预期目标。

在长三角区域16个城市中,上海是全国中心城市、区域龙头城市,在全国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南京和杭州在文化方面,是仅次于上海的区域中心城市。与它们相比,宁波所拥有的文化资源、文化人才数量、文化创新能力、文化产业规模以及现实的城市影响力,均无明显优势;与同属计划单列市的深圳、青岛、大连、厦门相比,宁波的文化实力亦属弱项。如2009年,在公共图书馆人均图书拥有量的比较中,宁波只有1.1册,在五个计划单列市中仅胜青岛;在文化产业的国家级产业基地数比较中,宁波仅2个,与厦门同列末尾;在出版的期刊数比较中,宁波只有15种,排名垫底。

可见,宁波城市的文化地位处于长三角地区次中心城市的边缘,在五个计划单列市中也处于弱势。文化建设的短板已经成为宁波综合竞争力中的突出软肋。

(二)“文化强市”目标体系

1.文化强市的总体目标

经过5到10年的努力,宁波作为著名的国际港口名城、商贸名城,应该在文化软实力、区域文化影响力、文化产业竞争力上实现质的飞跃,力争跻身副省级城市前列并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成为与其城市经济地位和社会发展水平相称、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长三角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国内文化名城。

2.文化强市的具体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推广。增强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大力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弘扬宁波精神,增强城市的凝聚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公民的文化基本权益,率先建成一流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

——文化产业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低于7%,在文化产业尤其是在文化产业的核心层,确立自己的核心优势,结合宁波打造“智慧城市”目标,使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支柱性力量。

——文化传承进一步增强。加强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的力度,形成完备的文保体系,争取实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性突破,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历史资源。

——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突破。创新体制机制,使文化体制更好地适应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激发文化创造的内在活力。

——文化人才队伍进一步强大。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为文化强市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

——文化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经费的增长幅度应不低于GDP的增长幅度,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应不低于当年财政预算的1%,鼓励社会力量和企业参与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制定和出台财政和金融优惠政策,拓宽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培育和扶植文化产业。

——文化特色进一步彰显。努力提升城市的文化品牌,着力打造城市的文化特色,扩大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3.文化强市的具体目标阐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文化强市”的灵魂。一个城市居民的道德操守、价值观念和艺术修养是城市文化的最本质体现,他们的观念、行为、精神风貌最能反映所属城市的文化品质。市民的文明素养及所受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文化品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强市”的基础。维护与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政府的义务与责任。为此,宁波要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努力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让群众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优化公共文化设施运行效益,促进社会多元投入,建立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考核监督体系;要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达到国内一流文化先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

文化产业提升是“文化强市”的支柱。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现代化城市产业发展的方向。发展文化产业既满足文化消费的需要,也是文化生产的经济动力,鲜明体现了文化经济一体化。宁波要充分利用产业优势,加快打造长三角地区南翼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和文化交流中心,让文化产业成为城市未来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强市”的动力。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宁波的文化体制改革已处于由点向面推开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以及文化民生的发展需求,宁波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进一步理清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工作思路,要建立新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让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让文化资源和各种文化要素充分流动起来,使文化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

文化遗产传承是“文化强市”的文脉。文化遗产流淌着一个城市的文化血脉,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文化基因。宁波的文化遗产资源数量和质量均位列全国108座历史文化名城前列。宁波要传承好这些文化遗产,为“文化强市”输送丰厚的历史营养,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涵更加丰富,特色更加鲜明。

文化人才打造是“文化强市”的关键。人才是文化建设最重要的资源,是先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从根本上说,“文化强市”是否能建成,取决于文化工作者的素质。因此,宁波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全面的文化人才队伍,为“文化强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文化投入增加是“文化强市”的保障。当前,在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资金短缺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宁波地处沿海发达地区,但在文化事业上的投入却偏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宁波要切实增加对文化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要完善投融资管理体制,针对文化企业特点,创新贷款融资模式、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文化特色是“文化强市”的标识。文化特色既体现于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也体现于具有地域特色的各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它既是城市的外在标示,也是一个城市的气质和魅力的体现。今后,宁波在弘扬国际港口名城、商贸名城优势的基础上,要着力打造“文化名城”的品牌形象,开展“文化名城”包装和营销,提升宁波“文化名城”形象。

三、宁波“文化强市”指标依据与指标体系

(一)“文化强市”指标依据

文化强市的认定不是简单随意的,而是需要一系列科学指标来衡量。指标体系的建立,不仅是对文化强市建设各项目标的明确和细化,同时也是对未来文化强市发展目标实现程度的量化考评依据。

从国内外文化建设的实践来看,文化评估指标作为衡量一个地方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已经引起许多国家和城市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一些世界文化强国(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纷纷成立各种协会或组织,致力于构建文化评估指标体系。2008年以后,国内一些省市(如上海市、江苏省、深圳市、青岛市、沈阳市等)都陆续开展了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的探索,虽然不太成熟,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宁波市因地制宜地制定文化强市指标体系提供了参照。

从宁波文化的发展实际来看,长期以来对文化建设缺乏有效的量化评价。在经济上,已经有一个相对成熟的指标体系,但在文化建设上,至今还未建立相应的绩效指标,因此,对于宁波文化的发展状况也难以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评判。

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和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决定,以及《宁波市“十二五”规划》的相关要求,可以看出,宁波文化发展需要有具体的目标指向,要形成相应的指标体系去引导文化强市的建设。

(二)“文化强市”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传承、文化人才、文化投入、文化特色共8项一级指标构成,与前面的文化强市的具体目标相呼应。8个一级指标分别由37项二级指标来进行反映,二级指标又下设了143项三级指标(见表1)。

表1 宁波“文化强市”指标体系

img66

续表

img67

续表

img68

续表

img69

续表

img70

①负指标用(-)标出。

②此条“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

③其中带*、黑体字部分的为宁波特色指标。

说明事项:

1.本研究报告设置了一级指标体系的权重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传承、文化人才、文化投入、文化特色分别占10%、20%、20%、10%、10%、10%、10%、10%。课题组本还想对二级与三级指标的具体权重比进行细化,但考虑到二三级指标仅作为参考指标,故不再列出。

课题组组长:姜建蓉(宁波市社会科学院)

课题组组员:赵江滨(宁波大学)

何镇飙(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张 英(宁波市社会科学院)

陈珊珊(宁波市社会科学院)

该成果2011年12月9日刊于《宁波社科内参》第30期(总第6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