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工零件时如何实行坐标偏置

加工零件时如何实行坐标偏置

时间:2024-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零件进行数控加工时,选用何种数控机床,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加工,主要与被加工零件的内外轮廓形状、加工的数量、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这类零件若孔数较多,或孔位精度要求较高,均宜选用点位直线控制的数控钻床或数控镗床进行加工。用数控机床加工立体曲面时,应根据曲面形状、机床功能、刀具形状以及零件的精度要求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

9.2 数控加工方法

零件进行数控加工时,选用何种数控机床,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加工,主要与被加工零件的内外轮廓形状、加工的数量、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1.平面孔系零件的加工

这类零件若孔数较多,或孔位精度要求较高,均宜选用点位直线控制的数控钻床或数控镗床进行加工。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而且还易于保证精度。

加工时,孔系的定位都用快速运动、有两坐标联动功能的数控机床,可以指令两轴同时运动,对没有联动的数控机床,则只能指令两个坐标轴依次运动。此外,在编制加工程序时,应尽可能应用子程序调用的方法来减少程序段的数量,以减小加工程序的长度和提高加工的可靠性

2.旋转体类零件的加工

用数控车床或数控磨床加工旋转体(solid of rotation)零件时,由于车削零件毛坯多为棒料或锻坯,加工余量较大且不均匀,因此在编程中,粗车的加工线路往往是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图9-7所示手柄的轮廓由三段圆弧组成,由于加工余量较大而且又不均匀,因此,比较合理的方案是先用直线、斜线程序车掉图中虚线所示的加工余量,再用圆弧程序精加工成形。

img406

图9-7 手柄

img407

图9-8 表面形状复杂的零件

图9-8所示的零件表面形状复杂,毛坯为棒料,加工余量不均匀,其粗加工线路按图中1~4依次分段加工,然后再换精车刀一次成形。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粗加工走刀次数应根据每次的切削深度决定。

3.平面轮廓零件的加工

这类零件的轮廓多由直线和圆弧组成,一般在两坐标联动的铣床上加工。图9-9所示为铣削平面轮廓实例,工件轮廓由三段直线和两段圆弧组成,若选用的铣刀半径为R,则点画线为刀具中心的运动轨迹。当数控系统具有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时,可按其零件轮廓编程;若数控系统不具备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则应按刀具中心轨迹编程。为保证加工平滑,应增加切入和切出程序段。若平面轮廓为非圆曲线,由于一般数控系统都只具有直线和圆弧插补功能,则都用圆弧和直线去逼近。

img408

图9-9 平面轮廓零件的铣削示意图

img409

图9-10 用平面曲线逼近曲面的加工

4.立体轮廓表面的加工

用数控机床加工立体曲面(space curved surface)时,应根据曲面形状、机床功能、刀具形状以及零件的精度要求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

(1)在三坐标控制两坐标两联动的机床上用“行切法”进行加工 如图9-10所示,以x、y、z三轴中任意两轴作插补运动,第三轴作周期性进给,刀具采用球头铣刀。在x向分为若干段,球头铣刀沿Oxy平面的曲线进行插补加工,当一段加工完后进给Δx,再加工另一相邻曲线。如此依次用平面曲线来逼近整个曲面。其中Δx根据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及刀头的半径选取,球头铣刀的球半径应尽可能选得大一些,以利于降低表面粗糙度,增加刀具刚度和散热性能。但在加工凹面时球头半径必须小于被加工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

(2)三坐标联动加工 图9-11为内循环滚珠螺母的回珠器示意图。其滚道母线SS′为一空间曲线,它可用空间直线去逼近,因此可在有空间直线插补功能的三坐标联动机床上加工。但编程计算较复杂,加工程序可采用自动编程系统来编制。

(3)四坐标联动加工 如图9-12所示的飞机大梁,它的加工表面是直纹扭曲面,可采用圆柱铣刀周边切削方式,在四坐标机床上加工。除了三个移动坐标的联动外,为保证刀具与工件型面在全长上始终贴合,刀具还应绕O1(或O2)作摆动联动。由于摆动运动导致直线移动坐标需作附加运动,其附加运动量与摆动中心O1(或O2)的位置有关,因此编程计算比较复杂。

img410

图9-11 回珠器示意图

img411

图9-12 飞机大梁直纹扭曲面的加工

img412

图9-13 螺旋桨叶片及其加工原理示意图

(4)五坐标联动加工 船用螺旋桨是五坐标联动加工的典型零件之一,其叶片的形状及加工原理如图9-13所示。半径为Ri的圆柱面与叶面的交线为螺旋线的一部分,螺旋角为φi,叶片的径向叶形线(轴向剖面)EF的倾角α称为后倾角。由于叶面的曲率半径较大,常用端铣刀进行加工,以提高生产率和表面质量。叶面的螺旋线可用空间直线进行逼近,为了保证端铣刀的端面与曲面的切平面重合,铣刀还应作螺旋角φi(坐标A)与后倾角α(坐标B)的摆动运动。由于机床结构的原因,摆角中心不在铣刀端平面的中心,故在摆动运动的同时,还应作相应的附加直线运动,以保证铣刀端面位于切削的位置。当半径为Ri上的一条叶形线加工完毕后,改变Ri,再加工相邻的一条叶形线,依次逐一加工,即可形成整个叶面。由此可知,叶面的加工需要五个坐标联动,即x、y、z、A、B。这种加工的编程计算就更为复杂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