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的工作原理
与前面各节所述的反应故障后工频电压、电流的距离保护不同,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是通过反应故障前后电压、电流量的工频变化量而工作的。
当如图3.45(a)所示的电力系统在K点发生金属性短路时,故障点的电压降为0,这时故障系统可以用如图3.45(b)所示的等值电路来代替,图中两附加电压源的电压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其大小可以为任意值。假定电力系统为线性系统,则根据叠加原理,如图3.45(b)所示的网络又可以分解成如图3.45(c)和图3.45(d)所示的两个子系统。若令故障点处附加电源的电压值等于故障前故障点处的电压,则图3.45(c)就对应于故障前的正常系统,各点处的电压、电流均与故障前的稳态负荷情况一致。图3.45(d)为故障引入的附加系统,该系统中各点的电压、电流就是故障引起的电压、电流的变化量,其中的工频成分,就是工频变化量。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的动作行为不受负荷状态的影响,因此,分析时只考虑如图3.45(d)所示的故障附加系统。
图3.45 短路故障时电气变化量的计算图
在图3.45(d)中,保护安装处的电流、电压变化量可以分别表示为
取工频变化量距离元件的工作电压为补偿电压的变化量,即
式中:Zzd——保护的整定阻抗,一般取为线路正序阻抗的80%~85%。
图3.46为在保护区内、外不同地点发生金属性短路时电压变化量的分布,式(3.77)中的对应图中z点的电压。
图3.46 不同地点发生短路时电压变化量的分布
(a)附加网络;(b)区内短路;(c)正向区外短路;(d)反区外短路
`在保护区内K1点短路时,如图3.46(a)所示,连线的延长线上,这时有
在正向区外K2点短路时,如图3.46(b)所示,的连线上,
在反向区外K3点短路时,如图3.46(c)所示,的连线上,
可见,比较工作电压与故障附加网络电源的电压的大小,就能够区分出区内、外的故障。
的幅值分别等于K1、K2和K3点故障前电压的幅值,假设短路前系统为空载,则它们的幅值都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动势的幅值
若设动作门槛为Uz=,则工频变化量距离元件的动作判据可以表示为
满足该式,判定为区内故障,保护动作;不满足该式,判定为区外故障,保护不动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