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重合闸动作时限的选择原则

重合闸动作时限的选择原则

时间:2024-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单侧电源线路的重合闸的主要作用是尽可能缩短电源中断的时间,重合闸的动作时限原则上应越短越好,应按照最小重合闸时间整定。因为电源中断后,电动机为负荷所制动,使其转速急剧下降,当重合闸成功恢复供电后,很多电动机要自启动。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每一侧的重合闸都应该以本侧先跳闸而对侧后跳闸来作为考虑整定时间的依据。

5.1.6 重合闸动作时限的选择原则

1)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重合闸

单侧电源线路的重合闸的主要作用是尽可能缩短电源中断的时间,重合闸的动作时限原则上应越短越好,应按照最小重合闸时间整定。因为电源中断后,电动机为负荷所制动,使其转速急剧下降,当重合闸成功恢复供电后,很多电动机要自启动。断电时间越长电动机转速降得越低,又由于自启动电流很大,往往又会引起电网内电压的降低,因而造成自启动的困难或拖延其恢复正常工作的时间。

重合闸的最小时间按下述原则确定:

(1)在断路器跳闸后,负荷电动机向故障点反馈电流的时间;故障点的电弧熄灭并使周围介质恢复绝缘强度需要的时间;

(2)在断路器动作跳闸息弧后,其触头周围绝缘强度的恢复以及消弧室重新充满油、气需要的时间;同时其操作机构恢复原状准备好再次动作需要的时间;

(3)如果重合闸是利用继电保护跳闸出口启动,其动作时限还应该加上断路器的跳闸时间。

因此,重合闸的动作时限应在满足以上三个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缩短。根据我国一些电力系统的运行经验,重合闸时间整定为0.3~0.5s似嫌太短,重合成功率较低,所以实际中采用1s左右的时间较为合适。

2)双侧电源线路的三相重合闸

其最小重合闸时间除满足以上原则外,还应考虑线路两侧继电保护以不同时限切除故障的可能性。

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每一侧的重合闸都应该以本侧先跳闸而对侧后跳闸来作为考虑整定时间的依据。如图5.10所示,设本侧保护(保护1)的动作时间为tbh1,断路器动作时间为t DL1,对侧保护(保护2)的动作时间为tbh2,断路器动作时间为t DL2,则在本侧跳闸以后,对侧还需要经过(tbh2+tDL2-tbh1-tDL1)的时间才能跳闸。再考虑故障点灭弧和周围介质去游离的时间tu,则先跳闸一侧重合闸的动作时限应整定为

tZCH=tbh2+tDL2-tbh1-tDL1+tu   (5.2)

当线路上装设纵联保护时,一般一端考虑快速辅助保护动作(如电流速断、距离Ⅰ段)时间(约30ms),另一端由纵联保护跳闸(可能慢至100~120ms)。当线路采用阶段式保护做主保护时,tbh1应采用本侧Ⅰ段保护的动作时间,而tbh2一般采用对侧Ⅱ段(或Ⅲ段)保护的动作时间。

img634

图5.10 双侧电源线路重合闸动作时限配合的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