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 重合闸与继电保护配合
为了能尽量利用重合闸所提供的条件以加速切除故障,在有继电保护与之配合时,一般采用重合闸前加速保护和重合闸后加速保护两种方式,应根据不同的线路及其保护配置方式选用。
1)重合闸前加速保护
重合闸前加速保护一般又简称为“前加速”。如图5.11所示的网络接线,假定在每条线路上均装设过电流保护,其动作时限按阶梯型原则来配合。因而,在靠近电源端保护3处的时限就很长。为了加速故障的切除,可在保护3处采用前加速的方式,即当任何一条线路上发生故障时,第一次都由保护3瞬时无选择性动作予以切除,重合闸以后保护第二次动作切除故障是有选择性的。例如故障是在线路A—B以外(如d1点),则保护3的第一次动作是无选择性的,但断路器3跳闸后,如果此时的故障是瞬时性的,则在重合闸以后就恢复了供电。如果故障是永久性的,则保护3第二次就按有选择性的时限t3动作。为了使无选择性的动作范围不扩展的太长,一般规定当变压器低压侧短路时,保护3不应动作。因此,其启动电流还应按照躲开相邻变压器低压侧的短路(d2点)来整定。
图5.11 重合闸前加速保护的网络接线图
采用前加速的优点是:
(1)能够快速地切除瞬时性故障;
(2)可能使瞬时性故障来不及发展成永久性故障,从而提高重合闸的成功率;
(3)能保证发电厂和重要变电所的母线电压在0.6~0.7倍额定电压以上,从而保证厂用电和重要用户的电能质量;
(4)使用设备少,只需装设一套重合闸装置,简单、经济。
前加速的缺点是:
(1)断路器工作条件恶劣,动作次数较多;
(2)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上时,故障切除的时间可能较长;
(3)如果重合闸装置或断路器3拒绝合闸,则将扩大停电范围。甚至在最末一级线路上故障时,都会使连接在这条线路上的所有用户停电。
前加速保护主要用于35kV以下由发电厂或重要变电所引出的直配线路上,以便快速切除故障,保证母线电压。在这些线路上一般只装设简单的电流保护。
2)重合闸后加速保护
重合闸后加速保护一般又简称为“后加速”,所谓后加速就是当线路第一次故障时,保护有选择性动作,然后进行重合。如果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上,则在断路器合闸后,再加速保护动作瞬时切除故障,而与第一次动作是否带有时限无关。
“后加速”的配合方式广泛应用于35kV以上的网络及对重要负荷供电的送电线路上。因为,在这些线路上一般都裝有性能比较完备的保护装置,例如,三段式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等,因此,第一次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的时间(瞬时动作或具有0.5s的延时)均为系统运行所允许,而在重合闸以后加速保护的动作(一般是加速第Ⅱ段的动作,有时也可以加速第Ⅲ段的动作),就可以更快地切除永久性故障。
后加速保护的优点是:
(1)第一次是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不会扩大停电范围,特别是在重要的高压电网中,一般不允许保护无选择性的动作而后以重合闸来纠正(即前加速的方式);
(2)保证了永久性故障能瞬时切除,并仍然是有选择性的;
(3)和前加速相比,使用中不受网络结构和负荷条件的限制,一般说来是有利而无害的。
后加速的缺点是:
(1)每个断路器上都需要装设一套重合闸,与前加速相比较为复杂;
(2)第一次切除故障可能带有延时。
利用图5.1(c)后记忆元件所提供的JSJ常开触点实现重合闸后加速过电流保护的原理接线如图5.12所示。图中LJ为过电流继电器的触点,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它启动时间继电器SJ,然后经整定的时限后SJ2触点闭合,启动出口继电器ZJ而跳闸。当重合闸启动以后,JSJ的触点将闭合1 s的时间,如果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上,则LJ再次动作,此时即可由时间继电器的瞬时常开触点SJ1,压板LP和JSJ的触点串联而立即启动ZJ动作于跳闸,从而实现了重合闸以后过电流保护加速的要求。
图5.12 重合闸后加速过电流保护的原理接线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