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 断路器失灵保护简介
所谓断路器失灵保护是指:当故障线路的继电保护动作发出跳闸脉冲后,断路器拒绝动作时,能够以较短的时限内切除同一发电厂或变电所内其他有关的断路器,以使停电范围限制为最小的一种后备保护。
实现断路器失灵保护基本原理可利用图8.15予以说明。所有连接至一组(或一段)母线上的元件的保护装置,当其出口继电器(如1ZJ、2ZJ)动作于跳开本身断路器的同时,也启动失灵保护中的公用时间继电器t,此时间继电器的延时应大于故障线路的断路器跳闸时间及保护装置返回时间之和,因此,并不妨碍正常的切除故障。如果故障线路的断路器拒动时(例如d点短路,1ZJ动作后1DL拒动),则时间继电器动作,启动失灵保护的出口继电器3ZJ,使连接至该组母线上的所有其他有电源的断路器(如2DL、3DL)跳闸,从而切除了d点的故障,起到了1DL拒动时的后备作用。
图8.15 断路器失灵保护的构成原理
由于断路器失灵保护要启动跳开一组母线上的所有断路器,而且在保护的接线上将所有断路器的操作回路都连接在一起,因此,应注意提高失灵保护动作的可靠性,以防止误动而造成严重的事故。为此,对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启动提出了附加的条件,只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时它才能启动:
(1)故障线路(或设备)的保护装置出口继电器(如图8.15中的1ZJ、2ZJ)动作后不返回;
(2)在被保护范围内仍然存在着故障。当母线上连接的元件较多时,一般采用检查故障母线电压的方式以确认故障仍未切除;当连接元件较少或以一套保护动作于几个断路器(如采用多角形接线时)以及采用单相重合闸时,一般采用检查通过每个或每相断路器的故障电流的方式,作为判别断路器拒动且故障仍未消除之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