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试验中静荷条件对处理后黄土动力特性的影响

试验中静荷条件对处理后黄土动力特性的影响

时间:2024-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静载荷条件对处理后的黄土动力特性的影响主要考虑土的固结比和动静荷载与含水量变化(增湿)的路径问题。综上所述,进行室内黄土动力学试验时应根据实际工况确定试样的固结比和动静荷载与含水量变化(增湿)的路径,分别研究不同静荷条件下黄土的动力特性。

2 试验中静荷条件对处理后黄土动力特性的影响

静载荷条件对处理后的黄土动力特性的影响主要考虑土的固结比和动静荷载与含水量变化(增湿)的路径问题。强夯后的黄土具有一定的地基承载力,当地基土中的静压力小于地基承载力时,静固结应力越大,固结变形量就越大,黄土的大孔隙结构尚未破坏,只是压密程度增高,遭受动应力时,产生的残余应变就小,而当土中的静压力大于地基承载力时,静固结应力下,黄土的大孔隙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虽然又达到了一定的新的静平衡状态,但黄土的部分胶结黏聚力已损失,这时残余应变由颗粒填入孔隙而产生。因此,在此种情况下,固结应力越大,孔隙结构破坏程度越高,遭受动应力时,残余应变也就越大。比较图1还可以看出[2],饱和黄土在高偏压固结条件下,振陷变形尤为显著,因此,在基于实际工程上的试验研究中,应特别重视饱和黄土在高偏压条件下受动荷作用而导致振陷破坏的问题。

另外,动静荷载与含水量变化(增湿)的路径问题对于研究黄土这种对水有特殊敏感性即湿陷性的土的动力特性来说有着重要意义[3],黄土浸水增湿时,无论饱和增湿还是非饱和增湿,均存在一个静力、动力与增湿作用的路径问题,如静力压缩—动力振密—增湿湿陷(C-D-W)路径等。不同路径下,动力作用时的起始湿密状态直接影响到黄土的动力性状。综上所述,进行室内黄土动力学试验时应根据实际工况确定试样的固结比和动静荷载与含水量变化(增湿)的路径,分别研究不同静荷条件下黄土的动力特性。

img137

图1 振陷δd与固结比Kc的关系曲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