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本工程灌浆施工的特点

本工程灌浆施工的特点

时间:2024-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间块石带区域灌浆压力小、进浆量大,表示出漏水通道与两侧地层性质明显不同。即使处于同一通道的两个孔,由于孔位差异,表现灌浆压力、进浆流量也不同。由于块石区不同部位空隙带的复杂变化,因此需要布置多排多孔灌浆,才能保证各处的灌浆密实度。本工程的灌浆有别于其他地点,灌浆目的不仅在于堵漏,还要使渗漏通道全部充填。

3 本工程灌浆施工的特点

(1)坝顶前后缘两排灌浆后,坝顶中间的灌浆孔压力虽有增加,但进浆量却相对减小,说明两侧灌浆已使块石缝隙灌满,且对中间地带起到封闭作用,随着坝前、后坡两侧灌浆次数的增加,漏水明显减小。

(2)在坝后坡灌浆,冒浆点为漏水点处,即顺渗流方向;在坝前坡灌浆,冒浆点多为库内裂缝区和塌陷处,即浆液逆渗流方向,表明坝顶灌浆后,已使中部块石缝隙灌满,在中间部位形成封闭屏障,坝前、坝后灌浆沿两侧漏水通道相反方向运移、充填。

(3)坝体轴线方向上,在北侧土坝地层内灌浆压力大、吃浆量小,冒浆方向无规律。在南侧新坝粉煤灰地层内,灌浆方向也无规律。中间块石带区域灌浆压力小、进浆量大,表示出漏水通道与两侧地层性质明显不同。

(4)灌浆开始以低压充填为主,选用含砂量相对较大的黏土为主,以尽快堵塞孔隙,使流动速度降低。当漏水点不涌水后,灌浆以高压挤密为主,选用含砂量较小的、质地细腻的黏土、水泥浆为主,逐步增加压力,用劈裂方式使浆液进入细小孔缝,甚至发生浆液从已封闭的原涌水处重新冒浆的现象,这表明孔隙通道的渗透性与液压有关,当用高压灌浆封闭后,就可保证常压水头下不会发生渗流,因此多次、高压灌浆是必要的。

(5)因粉煤灰坝体与土质坝体有根本的区别,用灌浆管对坝体粉煤灰封闭,不但可对下部块石带进行定点、重复灌浆,更是对上部粉煤灰坝体的保护。

(6)从灌浆孔到各自的冒浆点看,块石带漏水通道是呈多条线状且互不相通的形式。即使处于同一通道的两个孔,由于孔位差异,表现灌浆压力、进浆流量也不同。由于块石区不同部位空隙带的复杂变化,因此需要布置多排多孔灌浆,才能保证各处的灌浆密实度。

(7)本工程的灌浆有别于其他地点,灌浆目的不仅在于堵漏,还要使渗漏通道全部充填。前者只需在通道内堵塞局部即可,而后者不但有堵漏效果,对于灰坝稳定也是至关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