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计算步骤和结果对比

计算步骤和结果对比

时间:2023-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在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前数值模拟得到的桩顶沉降均大于荷载试验,这是因为模拟时每加一级荷载都计算到稳定,而现场沉降在观测时并未发展完全。总的来说,数值模拟与荷载试验比较符合,说明本文采用的数值模拟的模型和计算参数是合适的。

1.4 计算步骤和结果对比

模拟的计算过程分为3步:①将桩体赋予同层土体的材料参数,进行自重平衡计算;②不模拟成桩过程,对桩体赋予其真实的材料参数,计算到平衡,并将位移场置为零,以上两步目的是为了生成初始应力场;③分级(20kN或50kN)在桩顶施加应力,每一级计算平衡后再加下一级,直到破坏。一个模型的计算时间为4~5h。

沪苏浙现场试验段共有A、B两种不同设计参数的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其中A区的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扩大头高度H=4m,桩间距S=2m,B区的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扩大头高度H=3m、桩间距S=1.8m,A、B试验区地质条件一致,其他设计参数也相同,下部桩体直径d=0.5m,桩长L=16.5m。先对A、B区的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进行单桩荷载试验模拟,P-S曲线见图2、图3,可以看出数值模拟的P-S曲线规律与荷载试验基本一致,得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也相近。由曲线可以确定,A区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由现场荷载试验得到单桩极限承载力在500~550kN之间,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为500kN;B区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由现场荷载试验得到单桩极限承载力在400~450kN之间,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为380kN。可见,由数值模拟P-S曲线确定的承载力略小于荷载试验,其中除了模拟本身的原因外还由于现场荷载试验是在群桩中进行的,有一定的群桩效应。另外,在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前数值模拟得到的桩顶沉降均大于荷载试验,这是因为模拟时每加一级荷载都计算到稳定(以力学计算精度5×10-7控制),而现场沉降在观测时并未发展完全。总的来说,数值模拟与荷载试验比较符合,说明本文采用的数值模拟的模型和计算参数是合适的。

img400

图2 A区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单桩荷载试验P-S曲线

img401

图3 B区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单桩荷载试验P-S曲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