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式中,fspk为多元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k为桩间上承载力特征值;m1、m2分别为长桩和短桩的面积置换率,均为相对天然地基上的置换率;Ra1、Ra2分别为长桩和短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其值可根据静载试验确定,或由桩的类型取相应的计算方法求得;Ap1、Ap2各为长桩和短桩横截面积;β1、β2分别为短桩和桩间上承载力折减系数,与桩类型有关。若长桩与短桩桩型相同,且等间距对称布置,可按单元复合地基进行计算。
2.2 多元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若长桩与短桩桩型不同,利用面积加权原理,可推导出多元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即
(1)
式中,fspk为多元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fsk为桩间上承载力特征值(kPa);m1、m2分别为长桩和短桩的面积置换率,均为相对天然地基上的置换率;Ra1、Ra2分别为长桩和短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其值可根据静载试验确定,或由桩的类型取相应的计算方法求得;Ap1、Ap2各为长桩和短桩横截面积(m2);β1、β2分别为短桩和桩间上承载力折减系数(强度发挥系数),与桩类型有关。
若长桩与短桩桩型相同,且等间距对称布置,可按单元复合地基进行计算。假定长、短桩承载力相等,对式(1)计算进行简化,简化之后见式(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