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 译码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3-8线译码器、4-10线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掌握用两片3-8线译码器连成4-16线译码器的方法。
3.掌握使用74LS138实现逻辑函数和做数据分配器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图6-30 进制译码器的一般原理图
译码是编码的逆过程,它的功能是将具有特定含义的二进制码进行辨别,并转换成控制信号,具有译码功能的逻辑电路称为译码器。译码器在数字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不仅用于代码的转换、终端的数字显示,还用于数据分配,存贮器寻址和组合控制信号等。不同的功能可选用不同种类的译码器。
图6-30表示二进制译码器的一般原理图。
它具有n个输入端,2n个输出端和一个使能输入端。在使能输入端为有效电平时,对应每一组输入代码,只有其中一个输出端为有效电平,其余输出端则为非有效电平。每一个输出所代表的函数对应于n个输入变量的最小项。二进制译码器实际上也是负脉冲输出的脉冲分配器,若利用使能端中的一个输入端输入数据信息,器件就成为一个数据分配器(又称为多路数据分配器)。
1.3-8线译码器74LS138
它有三个地址输入端A、B、C,它们共有8种状态的组合,即可译出8个输出信号Y0~Y7。它还有三个使能输入端E1、E2、E3。功能表见表6-8所示,引脚排列见图6-31所示。
表6-8 74LS138的功能表
2.4-10线译码器74LS42
它的引脚排列见图6-31所示,功能表见表6-9所示。
图6-31 74LS138的引脚排列图
图6-32 74LS42的引脚排列图
表6-9 74LS42的功能表
三、实验设备与器材
1.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
2.数字万用表
3.双踪示波器
4.芯片74LS138两片,74LS42、74LS20各一片
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74LS138译码器逻辑功能测试
在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IC插座模块中找一个DIP16的插座插上芯片74LS138,并在DIP16插座的第8脚接上实验箱的地(GND),第16脚接上电源+5V(VCC)。将74LS138的输出端Y0~Y7分别接到8个发光二极管上(逻辑电平显示单元),输入端接拨位开关输出(逻辑电平输出单元),逐次拨动开关,根据发光二极管显示的变化,测试74LS138的逻辑功能。
2.74LS42译码器逻辑功能测试
测试方法与74LS138类似,只是输入与输出脚的个数不同,功能引脚不同。
3.两片74LS138组合成4-16线译码器
按图6-33连线。
图6-33 两片74LS138组合成4-16线译码器
将16个输出端接逻辑电平显示(发光二极管),4个输入端接逻辑电平输出(拨位开关),逐项测试电路的逻辑功能。
4.用74LS138实现逻辑函数和做数据分配器
(1)实现逻辑函数
一个3-8线译码器能产生3变量函数的全部最小项,利用这一点能够很方便地实现3变量逻辑函数。图6-34实现了
图6-34 实现逻辑函数
图6-35 数据分配器
验证电路的功能是否与逻辑函数相一致。具体的接线方法是在IC插槽部分找相应插槽插上芯片74LS138和74LS20,X、Y、Z三个输入端接拨位开关(逻辑电平输出),F接发光二极管(逻辑电平显示),拨动拨位开关,观察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情况。
(2)用做数据分配器
若在E3端输入数据信息,地址码所对应的输出是E3数据的反码;若从端输入数据信息,令E3=1,
=0,地址码所对应的输出是
端数据信息的原码。若输入信息是时钟脉冲,则数据分配器便成为时钟脉冲分配器。
取时钟脉冲CP的频率约为10kHz,要求分配器输出端的信号与CP输入信号同相。参照图6-35,画出分配器的实验电路,用示波器观察和记录在地址端CBA分别取000~111这8种不同状态时
端的输出波形,注意输出波形与CP输入波形之间的相位关系。
五、实验预习要求
1.复习有关译码器与数据分配器的原理。
2.根据实验任务,画出所需的实验线路及记录表格。
六、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实验线路,把观察到的波形画在坐标上,并标上相应的地址码。
2.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