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漫步建筑
对于Promenade,既有把它称作“漫步”,也有把它称作“漫游”或是“散步”,但含义都是一样的。“建筑漫步”(Promenade architecture)也因此强调人在其中的动态体验,它的核心是“动”。尽管人们从Promenade很容易联想到风景造园运动(Picturesque),但是对于柯布西耶来说,从他在1919年的旅行速写中对于卫城的自习描绘与记录来看,更可靠的推测是这种概念来源于他在雅典卫城反复品味所得到的建筑感悟。在《建筑Ⅱ:平面的花活》中,他强调了“人用离地1.7米的眼睛看建筑物”,并且“只能用眼睛看得见的目标来衡量,用由建筑元素证明的设计意图来衡量”(43)。由此他强调了人的身体性经验的重要性,而反对后期巴黎美院那种忽略动态空间体验的形式化平面构图。
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动态的体验往往又不再仅仅是对于空间单一透视效果的制造,也不是一种鸟瞰式的对于理想化几何秩序的把握,而是着重表现空间的连续性和在行进过程中的丰富变化。对于置身其中的观者而言,这种亲密的感性体验也会自然地区别于建筑之中抽象而自主的秩序。阿拉伯建筑在这方面给了他很大的启示。柯布西耶在1934年曾这么写道:“阿拉伯建筑可以教给我们很多东西。它让人在运动中,在脚的行走中来欣赏。正是在行走中,在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漫游中,我们体会到建筑空间是如何展开的。”(44)如果说阿拉伯建筑多是在平面上的动线和变化的话,那么卫城则还加入了高度的因素,柯布西耶曾经生动地用文字和速写来记录了沿着山坡蜿蜒而上接近卫城给他带来的惊异的空间体验(图4-14,图4-15)。至于18世纪的风景造园运动,则在景观的塑造上成功运用了这些手法。柯布西耶的意义在于他把所有这些动线所带来的空间魅力在建筑的室内进行了成功的演绎。此时,在框架结构提供的平面墙体的自由以外,竖向的交通联系便显出它特殊的地位。
图4-14 柯布西耶的雅典卫城速写(一)
图4-15 柯布西耶的雅典卫城速写(二)
同为连接不同高度的构件,柯布西耶注意到楼梯与坡道的区别,“楼梯(把不同楼层)分离……而坡道则连接起(不同的楼层)”(45)。在漫步建筑中,与楼梯相比,坡道于是扮演着至为关键的角色。它削弱了多米诺结构体系带来的层状及水平向空间属性,在第三向度上把空间连为一体,在自由平面之外强化了空间的连续性,从而突出了漫步建筑的动态体验之特征。
这一空间特征贯穿了柯布西耶整个的职业生涯,但是在他20年代的白色住宅中由于隐匿了材料的表现而变得最为单纯,这尤其体现在洛奇别墅和萨伏伊别墅的空间组织中。
2.洛奇别墅
洛奇别墅的全称应该是洛奇-让那亥别墅(Villa La Roche-Jeanneret),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但是空间上的精彩之处却无疑是在银行家哈乌·拉·洛奇(Raoul la Roche)的这一部分,主人是一个富有的单身汉,柯布西耶的朋友,也是一位艺术收藏者。
这一别墅1923年开始设计,两年后建成。三层高的大厅位于L形房屋的转角处,建筑的各部分都在这里展开,突出的楼梯、楼梯平台、一段坡道,还有架空的走道占据了空间,互相贯通的交通元素而非传统的走廊在建筑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图4-16,图4-17)。建筑师相信建筑的动线和结构一样重要——“建筑学就是动线”,并且这种动线上的关系和魅力应当得到清晰的表达。
图4-16 洛奇别墅空间轴测
图4-17 洛奇别墅内景
柯布西耶在这里融入了两种交通组织方式——锯齿形路线以及目标明确的直线形。前者让置身于其中的人知道该往哪里去:比如在房间的内部,这种目的表现为睡眠、学习和饮食;而后者则应用于通往图书室和屋顶(私人花园),还有在室内游览和观赏绘画的路线上(图4-18)。尽管在室内公开的展示如此丰富的交通体系,洛奇别墅的空间形态仍然令人惊奇地表现出一种平静和均衡的特质。这是因为,尽管室内是为了运动而组织起来,他的空间划分运用了古典主义的一些谨严的法则,而“漫步建筑”的非正式特征只是从反面强化了这些古典秩序。
在色彩的运用上,柯布西耶也是小心翼翼。精心挑选的色彩搭配,用于仔细挑选的元素之上,以此强化建筑整体的特征——纯净的洁白。结果便是最好地传达了柯布西耶的纯粹主义原则——没有肮脏的角落,没有黑暗的角落,无非是为了创造一种“除了白还是白”的空间品质。
在洛奇别墅建成的那一年,柯布西耶设计了另一幢小建筑——迈耶别墅(Villa Meyer)(图4-19)。在一封他写给客户丽兹·迈耶·米谷(Lisa Meyer-Migaud)太太的信中,柯布西耶以漫画家的高超技能将文字与草图结合在一起,勾画出设计最基本的原则和它们所对应的空间形象。他急切地想要展示“自由平面”的开放性和“漫步建筑”的序列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一种类似于俄国电影先驱谢尔盖·艾森斯坦的情节素描中,柯布西耶通过模拟人在建筑中的不断行进,一帧一帧由短及长地展开他对未来建筑的虚拟漫游。在每一帧画中,描述了人在建筑中行进的不同情景,以及他们如何捕捉到丰富独特的空间感受(图4-20)。
图4-18 洛奇别墅平面
图4-19 迈耶别墅轴测图
图4-20 柯布西耶致丽兹-迈耶的信
在5年以后的萨伏伊别墅(Villa Savoye)中,这种强调动态体验的空间漫步更是成为建筑的核心要素和品质。
3.萨伏伊别墅
萨伏伊别墅位于伊夫林(Yvielines)省的普瓦西(Poissy),是皮埃尔·萨伏伊(Pierre Savoye)为他的妻儿建造的私家别墅。用柯布西耶的话来说,它是一个“让人睁大双眼”的机器,坐落在巴黎郊外葱郁的树林之中。底层架空柱托起了由白色、光滑的墙面组成的立方体,物质性在这儿被隐匿,整座建筑透明而静谧。当太阳升起时,住宅的外墙和内部充盈着光与影的流动,随着时间的流逝,光与影的强弱、色彩会产生不断的变化,透明似的、白色的墙体从视觉中消失了,空间因了光影走上舞台,成为建筑的主角。
萨伏伊别墅在平面上基本呈正方形,一个三段式的结构体系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将体量分割开来。底层为列柱架空的长廊,围绕着“交通器官”进行组织,中间层则被一种轻柔华贵的气息所笼罩。缓缓的坡道被置入正方形盒子的中央,削弱了多米诺结构体系带来的层状及水平向空间属性,使各层平淡的场所内产生了中心性和上升性,而且把上下层空间联结了起来,发挥了与洛奇别墅入口空间同样的效果——使内部空间一体化(图4-21)。但由于人在这条可以折返的坡道上的运动,引起的视觉的变化又使各层之间的空间产生了差异。
图4-21 萨伏伊别墅剖面
这一盘旋而上的坡道将整个建筑在纵向上剖开,让观者尽情欣赏周围的景致,并在头脑中将片断整合成连续的图景(图4-22,图4-23)。这一漫步的历程终止于屋顶的花园,屋顶上构筑物的运动和转折,墙体、柱子和屋顶的分与合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边缘、基础和框架,为观者提供了关于风景的全新的多重解读(图4-24)。
图4-22 萨伏伊别墅坡道的室外部分
图4-23 萨伏伊别墅坡道的室内部分
图4-24 屋顶似抽象雕塑的构筑物的远景透视
刚开始的方案中,只有一个坡道作为上下的交通联系,后来在业主的要求下才又加上了一个楼梯。被隐匿了光源的大玻璃窗引导着底层的人顺着坡道上望,光,成为动线建筑中一个既微妙又强烈的要素。
萨伏伊别墅中的每一个空间单元其实都非常简单,多为方便实用的矩形。空间的魅力来自于空间的组织和展开的序列,正是通过身体性的经验人们方才能够领会到这一空间的特征。这一特征与其他建筑师如赖特的殊为不同,在他的统一教堂中,流线经过强烈的控制,人也是在安排好的动线中来渐次领会空间的序列,而在萨伏伊别墅中,沿坡道上行的体验是一种开放性和综合性的感知,它允许观者从不同的视角来感受形式和空间的组织。
如果说漫步建筑无一例外地诉诸“游荡的人”的身体性知觉,而压制了对于某种概念性秩序(conceptual order)的表达,那么在另一种空间类型——现象透明——之中,这种依赖于智性思考的概念性秩序则占据了突出的地位。只是,与文艺复兴及新古典主义建筑中通过几何轴线达成的理想秩序不同,这里,概念性秩序通过空间的层叠化(stratification)和模糊性(ambiguity)的可能性来得以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