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透明性的多重建筑内涵
密斯这么问道:“假如没有玻璃,混凝土将会是什么样子?钢铁又将是什么样子?”
他的回答简单而明确:“二者创造新的空间的能力将受到极大的限制,甚至于完全丧失,它们的承诺将永远止于虚幻,而不会成真。”(9)
那么,于建筑而言,透明性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19世纪的园艺工程师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技术上尽可能地减少传统的承重墙体要素及其装饰性,在铸铁结构上覆盖轻薄的玻璃“面纱”,在阳光的穿透中,空间开始颤动。继彼得·贝伦斯实践了透平机厂房南立面的格网幕墙之后,格罗皮乌斯完善地确立了多层框架结构悬挑玻璃幕墙的基本原则。密斯进一步把它发展为“玻璃+钢”的皮包骨结构:这一结构一方面扩展了内部空间的匀质性,另一方面使建筑的结构体以彻底的线性形态服务于“柏拉图式框架”(the Platonic frame)的秩序表现。密斯早期提出的“玻璃摩天楼”方案中潜在的内质,只有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点承式玻璃幕墙”和“双层皮立面”的技术发展,才真正逐渐成为现实。然而,多数建筑表现出来是“标准技术”的直接复制,一旦普遍,原本诗性的技术形式逐渐丧失了它的建构能力。因此,一部分建筑师和艺术家寻求进一步拓展玻璃的材质潜力和连接节点的表现力,并在标准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这种技术的“层叠”运用,建立人与环境的特殊关联。
而对于建筑的许多方面来说,高层和大跨建筑牵涉复杂的结构和交通问题,难以把它们看作是小型建筑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单纯扩展和叠加。但是从材料透明性的角度来看,在大型建筑中所呈现的特质一般却并未超出小型建筑中所展示的观念。这一特征使我们得以简化对于这一问题的案例讨论,而不损害对于这一问题的建筑学内涵的呈现。本节将集中从三个侧面来研究透明性在建筑中的多重建筑内涵,即:内外关系的彻底重塑;结构关系的清晰呈现;空间意向的本质阐释。而基于上述对于大型建筑和小型建筑的差异性和共通性的认知,本节将通过对于三个有代表性的案例的研讨,来具体展现上述三个方面的建筑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