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类原料主要有鳖、龟、蛙和蛇,而以鳖的加工最复杂。除蛇外,生理构造均比鱼类复杂。
1.龟鳖的加工方法
龟鳖体分头、颈、躯干及尾四个部分。对龟鳖的加工以中华鳖最为典型,中华鳖俗称甲鱼,其死后易产生组胺中毒现象,故需选用活体加工,其程序是:
放血→浸烫→刮膜→开壳→整理内脏→焯水→洗涤
将甲鱼腹朝上,待头伸出即从颈根处断气、血管,将其置于70~80℃热水中浸烫约2~5分钟,待皮膜凝固与鳖甲分离时取出浸入50℃温水中,用小刀轻轻将背甲与鳖裙分离取下背甲。背甲取下后即整理内脏,先完整取出卵,再取出其他脏器。除了膀胱、尿肠及腹中黄油和气管、食管、胃外,甲鱼的其他内脏包括心、肝、胆、肺、卵巢、肾都能食用。内脏整理后即去除爪尖,剖开泄殖腔,焯水洗涤待用。
宰杀甲鱼应注意务必放血干净,浸烫要勤观察,防止烫得过时。刮皮膜务必将颈、爪部皆刮净,开壳应保持鳖裙的完整。
2.蛙的加工方法
蛙是两栖类的典型代表,分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蛙类捕食害虫,是农田、林区的保护者,因此野生的蛙类禁止食用,作为食用对象的仅牛蛙、虎斑蛙、林蛙等,尤以牛蛙为多见。牛蛙体形大,重量可达500g,声叫如牛吼,原产于北美洲,现已在我国许多地区养殖,其加工程序是:
摔死→剥皮→剖腹→整理内脏→洗涤
蛙摔死后,从颌部向下剥去皮,用刀竖割开肚腹(小蛙可直接从腹下端撕开),整理内脏,仅保留肝、脾、胰与心以及菊花形油脂,其他包括肠、胃、肺、胆、膀胱等一概去除,剪去蛙头、蹼指,洗净待用。
3.蛇的加工方法
蛇是爬行动物的一个重要亚目。分有毒与无毒两类,以无毒蛇为主。其种类极多,分布极广,是西南地区的特色原料之一。食用对象多取自养殖性的游蛇科的品种,如锦蛇、滑鼠蛇、水蛇等。而那些非养殖性的野生蛇则是国家保护动物,禁止食用。
对蛇宰杀,用右手先将蛇轻轻拿起,左手沿蛇身轻轻捋上蛇头,食、拇指突然用力捏紧蛇头两侧,右脚踏着蛇尾,右手持小刀割开颈圈皮层,然后将刀尖插入皮内,从头割至尾,剥去蛇皮,连内脏带出,剁去头、尾,洗净待用。蛇胆可药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