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缔子的工艺流程

缔子的工艺流程

时间:2024-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缔子进行加工的目的是使肌肉中盐溶性蛋白充分溶出,并保持或增加肉中水分,从而赋予缔子制品优质的弹性和嫩度,其加工流程如下:即对所用原料进行去粗取精和洗漂的加工,主要是畜、禽肉需去皮与肌外脂肪;剔去肌外膜、夹筋、伤斑、淤血、淋巴结和软、硬碎骨等。另外,在夏日较高气温下应将所用茸料放入冷柜降温处理,以保证制缔茸料达到最佳温度。

四、缔子的工艺流程

对缔子进行加工的目的是使肌肉中盐溶性蛋白充分溶出,并保持或增加肉中水分,从而赋予缔子制品优质的弹性和嫩度,其加工流程如下:

img35

(一)修整清理

即对所用原料进行去粗取精和洗漂的加工,主要是畜、禽肉需去皮与肌外脂肪;剔去肌外膜、夹筋、伤斑、淤血、淋巴结和软、硬碎骨等。鱼肉还需去皮下血和肉组织部分与刺骨,再拍松用清水漂尽血渍;虾肉则需打水去虾青素再吊干;豆腐皮去外老皮;其他填料,如是硬质材料,如笋、松子等皆应预熟处理,有色菜汁则需过滤使用。另外,在夏日较高气温下应将所用茸料放入冷柜降温处理,以保证制缔茸料达到最佳温度。而对速冻品则应将其缓慢地自然解冻后使用。

(二)破碎

将块状原料加工成碎小颗粒或茸泥状,目的是破碎肌肉细胞,扩大原料与水的接触面。具体是通过绞肉机、粉碎机和切、刮、剁、搨、敲等方法达到不同的破碎度。

传统实践认为,绞肉机绞碎肌肉的效果不如排剁等手工至碎的效果好。原因是绞碎破坏的肌肉细胞少,而且输送的原料通过网板的挤压,促使肉中温度回升快,使部分肌肉中肌球蛋白变性而影响可溶性蛋白的溶出量,但有节省体力和加快速度的可取之处。因此,这有待对其功能的进一步改进。目前的方法是绞后的肉茸再进行排剁,并在绞肉时加入适量冰块控制机内温度。

刮、搨、切是针对鱼、虾、畜、禽肌肉而分别采用制作粗茸的手工方法,目的都是缩短排剁时间,提高茸料的均匀度。刮,针对鱼肉,将鱼茸一层层从肉体片上刮下,方便去筋、刺;搨,针对虾仁、豆腐等,能提高破碎速度和破碎匀度;切,针对禽、畜肌肉,即先将整块肉切成丁、粒,再进行排剁,这叫“细切粗斩”。

一般来说,原料颗粒越小,与水接触表面面积扩大,亲水性越强,其持水能力则相应提高,可溶性蛋白质越易溶出,缔质越易稠黏。

对较为老韧的原料还可用刀背排敲的方法,敲砸出肌浆达到目的。对特别细白原料还可用肉皮衬垫进行排剁,既防止墩板屑对茸料污染,又可使肉皮上脂胶渗入肉茸,增加其滋润与光泽度。

(三)搅拌

茸料制成后,还需加盐使茸内蛋白溶出而稠黏,掺水以达到特定的持水嫩度;掺粉浆以增强黏弹度;填料与定味以达到特定品种的口味、口感与色彩标准,这一切都是通过搅拌来实现的。

搅拌是将原料与调、辅、填料置于容器中,运用翻拌、滚揉、旋绞等机械力激荡的方式,使之混合融合为一体的方法,在饮食业中俗称为“串缔”,串,就是串联的意思。

搅拌有机械搅拌与手工搅拌。在烹饪工艺中,对少量的茸缔常采用手工搅拌的方式,搅拌时应尽量扩大工具与茸料的接触面,如用多面搅拌器和多根竹筷等作匀速圆周或上下翻滚运动,始终须向一个方向。在搅拌中,蛋白质受到强烈振荡,空间结构被破坏,蛋白纤维犹如一团“乱麻”。当搅拌顺着一个方向旋转或翻滚时,这些杂乱无章的“乱麻”被得到伸展,形成新的“纤维束”式结构,并且相互之间如棉线般缠绕,而使缔子稠黏。由于缔子的逐步稠黏,在搅拌中,一些空气被压进缔内,形成无数微细气泡,从而增强了缔子的浮力和表面张力,这里应当注意的是,搅拌速度与强度应视具体缔种而不同,硬质缔一般搅拌力度较强,包括使用摔打的方法来强化缔质紧密。软、嫩质缔一般较平缓,特别是水调软缔,运用中速平缓的力度,可使缔内气泡缜密细小,成熟后缔面平滑细腻,反之则使气泡增大,成熟后缔面不够光滑细腻。要达到优质优量,搅拌并不能通过一次性投料完成,而应根据不同投料次序分阶段逐步渐进。

1.腌拌

加盐及去腥调料于茸料中,迅速搅拌至黏。有条件可置于2~8℃温度中静置1小时左右,可使可溶性蛋白质充分溶出,对持水性能较好的鱼肉茸,可先用水(或汤)稀释后再腌拌,对质老茸料,加适量致嫩剂,可明显改善其嫩度和持水性,但不慎会产生碱味等不良味感。

2.掺水

根据缔子的黏度要求,掺入清水或鲜汤,搅拌均匀,使缔质达到特定的食水量和嫩度,在同等嫩度缔子中,掺水应视茸料的亲水强度而定,一般来说,鱼茸与水结合性较强,尤以含水量较小的鲑鱼、白鱼、鲮鱼、鲻鱼、鳡鱼为最佳,可结合3~5倍的水;禽肉次之,一般为1~2倍;畜肉再次之,约0.5~1倍;而虾肉最少,约为0.1~0.3倍左右。掺水一般分2~3次搅拌,能使水分子均匀地和蛋白质表面亲水性极性基团接触,逐渐使茸料充分与水融合而稠黏。

3.增凝与定味

茸料吸水稠黏后,可添加蛋粉浆液强化增黏增凝,一般是将蛋液与淀粉结合调成蛋粉浆液的形式掺入,有利于拌匀拌透,拌匀后即可加入最后定味调料与其他填料,最终达到缔子特定的色、香、味、形、质的标准。

当缔子搅拌成功,置于2~8℃冷柜中1~2小时,使盐溶蛋白进一步溶出而稳定,这一过程俗称为“咬劲”,咬劲后应立即使用,而不宜久置或速冻,防止变质变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