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味嗅觉风味设计的模式类型

味嗅觉风味设计的模式类型

时间:2024-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调味品用量多而且复杂,使人到达受味(香)的极致,激发嗜好。另外一些如熏香、薄荷香精以及二、三重香型的烧烤、甜食以及红烧风味,也可以认为是中性型模式。实际上对菜点味、嗅的设计与加工模式是十分复杂而丰富的,并不是可以用固定标准所能确定的,这里只能凭据长期实践经验与品尝感受来进行描述并将其大致分类,但有一点应予以肯定的是突出菜点主辅料本味的就是清淡模式,对其本味完全遮蔽和改变的则是浓厚模式。

三、味嗅觉风味设计的模式类型

img57

依据右图所示,在设计时,首先确定所用主辅料及其本香本味性质,再决定味香型所用主剂,因为实际上,在同种味(香)型情况下,所用主剂与装(修)饰剂会因主、辅食料而不同,其可能出现的前后效果也不尽一致,因此当主剂确定后,其装(修)饰剂也就随之而确定,其所能产生的前后效果就会得到正确地把握。这里,主辅原料与主调理剂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是十分关键的。

依据对大多数菜点风味浓、淡性区别,有清淡型与浓厚型以及中性型三类基本模式。

1.清淡型模式

又叫本味型模式,亦即调味大都采用清淡味型,调香亦多采用鲜香型香韵,风格清淡平和,以主食料本味为中心,调味(香)起到提味、脱臭、附香、增鲜、修补、平衡的作用,保持清鲜清淡的风格,调味品用量较少,虽用辛辣品也只点到为止,提携完美风格,注重简单复合,以咸、鲜、甜为主调,不对食料本味遮蔽和过多改变,此所谓古人传统的“淡、真”风味,整体风格是崇尚自然清新,淡泊高雅。

2.浓厚型模式

又叫刺激型模式,调味采用浓烈味型,调香亦多采用浓香型香韵,特别是香辛型与混合药香型香韵,风格厚重激烈,不在于主食料本质的味嗅,而在于调味品之间巧妙的多重复合对本味遮蔽,达到奇香、异鲜、刺激、冲突、怪味的效果。调味品用量多而且复杂,使人到达受味(香)的极致,激发嗜好。以咸、酸、麻、苦为主调加上浓香,格调整体风格雄浑。

3.中性型模式

介于以上两者之间,既有清淡的神韵,又具浓厚的色彩,通常是味型清淡,香型浓厚,例如广东的卤水、淮扬的熘菜,前者咸鲜微甜,而香气浓厚复杂,后者甜酸刺激有时又内含微辣但香韵清鲜。另外一些如熏香、薄荷香精以及二、三重香型的烧烤、甜食以及红烧风味,也可以认为是中性型模式。中性型模式的特点是清重相宜,彼长此消,互为提携,重中有清,但不尚浓烈,也不尚纯然淡味,注重主体食料本味原香与调料之间的互利协调,风格显得含蓄、圆转、深秀、华贵与平和,这被认为是调理的最高境界。

依据上述,将常用调理模式作如下归纳:

表4-9 清淡型模式

img58

表4-10 浓厚型模式

img59

表4-11 中性型模式

img60

实际上对菜点味、嗅的设计与加工模式是十分复杂而丰富的,并不是可以用固定标准所能确定的,这里只能凭据长期实践经验与品尝感受来进行描述并将其大致分类,但有一点应予以肯定的是突出菜点主辅料本味的就是清淡模式,对其本味完全遮蔽和改变的则是浓厚模式。走中间道路的兼而有之者则为中性模式,也就是说在用量上是轻重关系,量的变化清会变重,反之亦然,在味型与香型方面则难以确定,只能以“适口者珍”为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