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工程量计算原理与方法
4.2.1 工程量计算依据
为了保证工程量计算结果的统一性和可比性以及防止结算时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在工程量计算时应严格按照一定的依据来进行,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工程量计算规则;
(2)工程设计图纸及说明;
(3)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
(4)招标文件中的有关补充说明及合同条件;
(5)国家相关规范及地方图集。
4.2.2 工程量计算原理
工程量计算的一般原理是针对划分的概预算子目,按照工程量计算规则规定,依据图纸尺寸,结合对应的施工方案,运用一定的计算方法,采用规定的计量单位算出对应项目的工程量。
4.2.3 工程量计算方法
工程量的计算从实际操作来讲,不管运用什么方法,只要你根据工程量计算原理把工程量不重复不遗漏地准确地算出来即可,但从理论上讲,为了保证工程量计算的快速、准确,仍有一些经过大家应用总结出来的实用方法值得借鉴和采用。
1)统筹法(也称组合计算法)
工程量计算要求快速、准确,而在计算过程中数据繁多、内容复杂、计算量大,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矛盾,工程造价人员经过实践的分析与总结发现,每个分项工程量计算虽有着各自的特点,但都离不开计算“长”、“宽”、“厚”之类的基数,人们在整个工程量计算中常常要反复多次使用。因此根据这个特性,估价人员对每个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进行分析,然后依据计算过程的内在联系,按先主后次,统筹安排计算程序,从而简化了繁琐的计算,也就形成了统筹计算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具体可采用如下方法。
(1)统筹程序、合理安排;
(2)利用基数,连续计算;
(3)一次计量,多次使用等。
2)重复利用法
计算工程量时,常常会发现一些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是相同的或者是相似的,此时则可采用重复利用法,即把某个数据或计算式重复利用,如计算道路工程的路基、垫层、面层工程量时,可把面层长、宽的数据重复利用等。
3)列表法
在计算工程量时,为了使计算清晰,防止遗漏,便于检查,可通过列表法来计算有关工程量,如统计有关植物的数量。
4.2.4 工程量计算注意事项
(1)要依据对应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来进行计算,其中包括项目编码的一致、计量单位的一致及项目名称的一致。
(2)注意熟悉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能作出准确的项目描述,对图中的错漏、尺寸不符、用料及做法不清等问题及时请设计单位解决,计算时应以图纸注明尺寸为依据不能任意加大或缩小构件尺寸。
(3)注意计算中的整体性、相关性。在工程量计算时,应有这样的理念:一个园林绿化工程是一个整体,计算时应从整体出发。例如在计算灌木时即可利用灌木的栽种面积乘以密度,而栽种面积等于整理绿化用地的工作量。
(4)注意计算列式的规范性与完整性。计算时最好采用统一格式的工程量计算纸,书写时必须标清部位、编号,以便核对。
(5)注意计算过程中的顺序性:工程量计算时为了避免发生遗漏、重复等现象,一般可按一定的计算顺序进行计算。
(6)计算过程中应注意切合实际。工程量计算前应了解工程的现场情况、拟用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等,从而使工程量更切合实际。当然有些规则规定计算工程量时,只考虑图示尺寸不考虑实际发生的量,这时两者的差异应在报价时考虑。
(7)注意对计算结果的自检和他检。工程量计算完毕后,计算者自己应进行粗略的检查,如指标检查(某种结构类型的工程正常每平方米耗用的实物工程量指标)、对比检查(同以往类似工程进行比较)等。最好请经验比较丰富、水平比较高的造价工程师来检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