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用电气设备的操作使用管理
在设备生命周期中,使用期管理是一个主要的管理阶段。虽然前期管理已决定了绝对的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设备的使用期管理一般不会对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费用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设备运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等设备管理关键目标的实现,与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状态密切相关。特别是对医用电气设备,其安全性与有效性更加重要。因此医用电气设备的使用期管理是医院设备管理的主要工作,是需要特别加强的。
在设备生命周期中,设备的使用期管理包括使用与维修两个主要方面,也是设备一生管理的最主要和时间最长的阶段。这里把医用电气设备使用期管理的目标表述为如下5个方面:
(1)保证医用电气设备医疗工作的安全性;
(2)保证医用电气设备医疗工作的有效性;
(3)提高医用电气设备的使用率;
(4)延长医用电气设备的寿命;
(5)降低医用电气设备运行费用,追求生命周期费用最低。
在这些目标中,设备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又是医用电气设备管理最主要的两个目标,这也是医用电气设备管理与普通设备管理的明显不同之处。这一阶段的正确与科学管理,对保证这五个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医务部门中,医用电气设备的使用周期可用模式图7-2来表示,图中每个项目都和安全管理业务有密切关系。
图7-2 医用电气设备的使用周期
安全使用仪器的原则是,将安全的仪器放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正规操作。为此,使用者一般必须具有安全使用仪器、设备的知识和技术,并建立检查和保养的机制。作为操作者,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到临床上的医用电气设备的各种事故的危险性和安全的重要性。
根据医用电气设备的能量安全类型,应注意以下安全问题:
(1)电引起的安全问题是:电击、能量过大、能量分流、对其他仪器的干扰、信息的畸变、功能停止、停电等。
(2)机械引起的安全问题是:落下、压迫、锐利的边棱、接管脱落、橡皮管破裂、血液漏出、超声波的集中等。
(3)化学引起的安全问题是:医用气体和药品等的误用量过多或过少、机器的腐蚀、材料的变质、爆炸、火灾等。
(4)热引起的安全问题是:异常高温、异常低温、集中发热、恒温不能保持、爆炸、火灾等。
(5)放射性引起的安全问题是:放射线的漏出、过大能量照射、过度集中、长期作用等。
(6)光引起的安全问题是:能量过度集中及向目的物外漏出(反射、折射)等。
(7)生物引起的安全问题是:由于灭菌不彻底造成细菌感染、血栓和气泡等的混入,生理反应等。
临床上应该考虑的安全问题非常广泛。当使用仪器时,对这些危险都必须予以注意,可以说保证安全的第一步就是对危险性的认识。
对危险性有了认识之后,还需要掌握关于安全性的基本知识,了解仪器的基本特性。对每台仪器必须理解其工作原理、构造和结构、级别和型号、基本性能及其限度、安全使用的条件、操作步骤等。为了熟练使用,首先需充分理解仪器的特性,在理解基础上使用,正确使用仪器是非常重要的,不理解就使用仪器,将使人被仪器所驱使。
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操纵仪器时,虽能安全使用,但在操作时还必须注意:
(1)仔细阅读和理解使用说明书与手册;
(2)反复训练操作步骤;
(3)要特别注意接地的方法(一点接地);
(4)训练能根据不同情况选定灵敏度和输出量;
(5)事先考虑到紧急时的处理方法,并进行训练;
(6)熟悉开机前的检查法。
使用上的注意事项每个仪器虽有不同,但最基本的只要遵守上述注意事项就能安全使用。一般的注意事项可归纳如下:
(1)根据使用场所,要特别注意微电击(Microshock)的危险;
(2)组合使用时,尊重制造厂的技术工作者或具有医用电气设备安全知识的工作者等的意见;
(3)不要裸手去触及直接插入心脏的电极或插管等的末端(应使用橡皮手套);
(4)除内部电源仪器外,原则上应接地,最好是用EPR系统(患者等电位化的系统);
(5)不使用出了故障的破损的仪器,或有故障的仪器;
(6)重要的仪器要准备两台,作为故障时备用;
(7)检查电源容量,注意不要超负荷使用(停电时,各种重要仪器都要停用)。
在医疗设施中,指定专人使用医用电气设备的不多,要求可能作为操作者的每个人都具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能正确操作医疗设施中的仪器,保证安全。为此,组织院内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和训练是很重要的,还应定期进行医用电气设备安全使用基本知识、医用电气设备及电子工程学等方面的教育。
仪器使用更直接的安全管理业务,是掌握仪器使用情况,建立必要的制度:例如要求在每次使用仪器时,填写仪器使用报告书,在开机检查或仪器使用中,当发现仪器产生故障时,应当采取的程序必须尽可能有明确规定,特别是首先必须考虑患者的安全。根据故障和异常情况不同,相应采取的措施也不同,所以,为了在紧急时刻能作出恰当的判断和行动,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特殊训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