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光的视知觉对象
光线是生命的源泉,是美的使者,世界上一切造型美只有通过光线的作用才能成为人的视知觉对象。但是,我们又是通过什么来界定“光”的呢?回答很干脆:人眼。这样说对吗?若针对电视画面来说就不完全对。电视艺术作品通过摄像机成像后,才能界定光的属性,才能界定电视画面的画质。事实上,眼睛这个器官极易产生错觉。它在光学上的缺陷,如果出现在摄像机中,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的视力有高度的适应能力。因此,必须经常区分肉眼认为自己看到的主观效果与仪器(摄像机)所能测知的客观效果。这两种效果可是大不相同。我们只要想一想,一支蜡烛的光线在一间黑暗的房间里人眼看起来是何等的明亮,可摄像机看起来只能看到蜡烛本身的光点,其他什么也看不见。从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们就会联想到照明技法的可贵。大白天,人眼看被摄场景很透亮,为什么还要布人工光?夜晚,某场景人眼看上去很舒服,为什么还要增加许多灯?而且,这种布光又烦琐又有一定的难度。若没有高超的照明技法还驾驭不了。否则,不但不能营造出真实的环境气氛,反而会画蛇添足,使画面乌七八糟。
所谓“视觉”,实际上是眼睛与大脑之间一种复杂的、大部分无法解释的、自然而然的计算过程。我们的眼睛能够在一个大约240°的无细节的广角视野范围内,清晰地察觉到2米处2厘米宽的细部。正是由于这种网膜外围视觉,使我们能在暗淡的光线中看到物体,而且很容易察觉到附近的动作。然而由于眼睛运动迅速,我们的视觉从一个趣味点跳到另一个趣味点,迅速地重新调焦和迅速地重新调整所得到的感受。因此,对景物总的清晰度留下了印象。这种眼睛的迅速跳动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扫描过程的一部分,包括一种极细微的200周的局部扫描运动。说来矛盾的是,完全不动的眼睛,影像很快就减弱。眼睛不断地适应——与每一瞬间的基准点有联系,我们对影像的估计也随之而异。
视觉的奇妙和神秘实际上是由一个主要因素导致的,即适应性。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适应性扩大了我们的视知觉范围。有时它过于灵敏了,结果使我们得到了含混的、不正确的判断或错视。对这一现象我们照明工作者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光对人眼的视知觉强度不仅与光的能量大小有关,而且与光的波长有关。也就是说,人的眼睛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灵敏度。前辈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的测试,得出了人眼感光灵敏度的定量函数关系,称之为人眼的光谱光效率。
事实证明,在明亮的光线条件下,人眼对波长为555纳米的黄绿光最敏感;而在昏暗的光线条件下,人眼对波长为507纳米的蓝灰色的光最敏感。
以上事实证明了这样一个原理,就是说,白天和晚上呈现给眼睛的视知觉对象的颜色是完全两样的。说到这儿我们不禁联想到对我们照明很重要的一种光线——月光。月光应该属于自然光。因为它是月球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的光。同样是自然光,白天看日光是白色的,而晚上看月光是蓝灰色的。这个大家最常见的实例现象,又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人的眼睛其实有两个光谱光效率。
1.在明亮光线条件下的光谱光效率叫做明视觉光谱光效率。
2.在昏暗光线条件下的光谱光效率叫做暗视觉光谱光效率。
从明视觉过渡到暗视觉,人眼最敏感的波长从555纳米过渡到507纳米,即向波长短的方向发生偏移。这一现象是由于人眼的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造成的。人眼中有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锥状细胞能感觉到彩色,即有颜色感,但其灵敏度较低,在昏暗的光线条件下将失去作用。杆状细胞对外界物体只有亮度感,没有颜色感,但其灵敏度很高,在昏暗的光线条件下也能辨别物体。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方面的观测经验,你以前可能没有在意这个问题;说到这儿你不妨再试一下,是不是在很暗的光线条件下你观察到的有色物体都会失去它们本来的色彩呢?是不是看上去都是蓝灰色的呢?这就是视网膜上锥状细胞失去作用而只有杆状细胞在起作用的结果。
我再提示大家一下,你们注意一下电影、电视剧,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室外夜景都是以蓝灰色光为基调。室内夜景凡是从门窗进来的月光都是蓝灰色的,配上屋里的夜间照明或台灯、煤油灯等,形成冷暖和谐的夜光效果。用来表示室外夜景气氛的调子也都是蓝灰色。因为人类的眼睛是有共性的,而艺术家们创作的艺术作品是以人眼的暗视觉特性为依据的。
艺术的创作规律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源——追求写实光调的真实再现;高——视剧情内涵、情节、调度、场面,立意等,创立营造照明艺术的视知觉审美对象。
人眼有两个光谱光效率,这也是人类天生的生理现象上的自然生活本能。既然我们的艺术是描写人的生活,那么我们就要尊重生活。承认光的视知觉对象的明视和暗视的色别差异,继承人类的这一自然生活规律本质。而且,还必须在艺术创作上给予完美的艺术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