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维生素的生产

维生素的生产

时间:2023-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在自然界中多与蛋白质相结合而被称作核黄素蛋白。因此,维生素B2是动物发育和许多微生物生长的必需因子。工业上使用的维生素B2产生菌主要有阿氏假囊酵母和棉病囊霉。嘌呤类化合物作为前体对维生素B2的生物合成有促进作用。生产上多采用二级种子、三级发酵。通气效率高低是影响维生素B2产量的关键,通气效果好,可促进大量膨大菌体的形成,维生素B2的产量迅速上升,同时可缩短发酵周期。

任务1 维生素B2的生产

一、维生素B2的概述

1.维生素B2的结构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在自然界中多与蛋白质相结合而被称作核黄素蛋白。维生素B2是由异咯嗪环与核糖构成的,结构式如下:

img157

维生素B2(核黄素)

2.维生素B2的理化性质

维生素B2为黄色或橙黄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熔点约为280℃,是两性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易被热、光破坏,极微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和氯仿,不溶于丙酮、乙醚。其水溶液呈黄绿色荧光,在波长565nm、pH4~8之间荧光最强。

3.维生素B2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B2分子的异咯嗪环中第1位和第10位两氮原子可被还原,在生物代谢过程中有递氢的作用,它与机体内的ATP作用生成黄素单核苷酸(FMN),FMN再与ATP作用,就生成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两者是多种脱氢酶的辅酶,是重要的递氢体,可促进生物氧化作用。因此,维生素B2是动物发育和许多微生物生长的必需因子。人和动物体缺乏维生素B2时,细胞呼吸减弱,代谢强度降低,主要症状为唇炎、舌炎、口角炎、眼角膜炎、皮炎等,所以维生素B2还是治疗眼角膜炎、白内障、结膜炎等的主要药物之一。

4.维生素B2的生产方法

维生素B2的分布很广,青菜、黄豆、动物肝脏、肾、心、乳中含量较多,酵母中的含量也很丰富。核黄素虽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但因含量很低,不适宜采用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的方法制备维生素B2的原料。而化学合成法步骤多,成本比微生物发酵法高,所以目前工业上维生素B2的生产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工艺路线如图5-6所示。

img158

图5-6 维生素B2发酵生产的工艺路线

二、生产菌种的选育

许多微生物可以产生维生素B2,如棉病囊霉、阿氏假囊酵母、酵母、假囊酵母、根霉、曲霉、青霉、梭状芽孢杆菌、产气杆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但真正能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微生物种类不多。工业上使用的维生素B2产生菌主要有阿氏假囊酵母和棉病囊霉。经过菌种改良后,维生素B2生产的最高水平可达到7000~10000U/mL,且产品质量好,成本低。

1990年德国的BASF公司首先使用棉病囊霉作为生产菌株进行核黄素的商业化生产。经过6年的发展,他们最终用微生物发酵法完全取代了化学合成法。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工程等先进技术已应用于核黄素生产菌种的育种中。2000年瑞士的Roche公司采用了基因工程菌种枯草芽孢杆菌用于维生素B2的生产,该菌种具有产量高、能耗低等优点,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我国的广济药业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维生素B2生产厂,从国外引进了维生素B2的高产菌株——枯草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株,发酵水平可达17000~20000U/mL。目前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核黄素生产菌种见表5-3。

表5-3 核黄素工业生产中的常用菌种

三、培养基成分的选择

1.孢子斜面培养基

葡萄糖2g,蛋白胨0.1g,麦芽浸膏5g,琼脂2g,水100mL,调pH6.5。

2.发酵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中以植物油、葡萄糖、糖蜜或大米粉等作为主要碳源,植物油中以豆油对维生素B2产量提高的效果最为显著,有机氮源以蛋白胨、骨胶、鱼粉、玉米浆为主,无机盐有NaCl、K2HPO4、MgSO4

如果采用少量的葡萄糖和一定数量的油脂作为混合碳源时,维生素B2的产量可增加4倍。这可能是微生物在油脂的缓慢作用下,解除了葡萄糖或其代谢产物对维生素B2生物合成的阻遏作用。在研究烷烃类化合物作碳源时,发现此时菌体合成的维生素B2易分泌到细胞外,这可能是烷烃类物质影响细胞膜和细胞壁结构的缘故。各种油脂与核黄素发酵单位间的关系如表5-4所示。

表5-4 各种油脂与维生素B2发酵单位间的关系

img159

培养基中常用的氮源有蛋白胨、鱼粉、骨胶等有机氮源。其中蛋白胨的品种和质量对维生素B2的产量有显著影响,见表5-5。

表5-5 蛋白胨的品种对棉病囊霉合成核黄素的影响

img160

常用发酵培养基配方:米糠油4g,玉米浆1.5g,骨胶1.8g,鱼粉1.5g,KH2PO4 0.1g,NaCl 0.2g,CaCl20.1g,(NH42SO40.02g,水100mL。

3.前体及刺激剂

嘌呤类化合物作为前体对维生素B2的生物合成有促进作用。此外,肌醇、甲硫氨酸等对维生素B2的生物合成有刺激作用,见表5-6。

将肌醇与葡萄糖结合起来,并采取半连续滴加的方式培养,可明显提高发酵单位。

表5-6 嘌呤类化合物对维生素B2生物合成的影响

img161

四、菌种的培养及发酵

生产上多采用二级种子、三级发酵。将阿氏假囊酵母接种于孢子斜面培养基上,于25℃培养9d,然后用无菌水制成孢子悬浮液,接种到种子培养基中,于30℃培养30~40h,种子扩大培养和发酵的通气量要求均比较高,通气量一般为1∶1,罐压为0.05 MPa左右,搅拌功率要求比较高。将上述种子液接种到二级种子罐中,于30℃培养20 h,按2%~3%的接种量将二级种子液接种到发酵罐中,发酵培养40h后开始连续流加补糖,发酵液的pH控制在5.4~6.2,温度为30℃,发酵周期为150~160h。

通气效率高低是影响维生素B2产量的关键,通气效果好,可促进大量膨大菌体的形成,维生素B2的产量迅速上升,同时可缩短发酵周期。因此,大量膨大菌体的出现是产量提高的生理指标。如在发酵后期补加一定量的油脂,能使菌体再生,形成第二膨大菌体,可进一步提高产量。

五、发酵液的预处理及固-液分离

发酵结束后,向发酵液中加入2mol/L的HCl调pH为5~5.5,以释放部分与蛋白质结合的维生素B2,再加适量黄血盐和硫酸锌,然后加入维生素B21.4倍量的3-羟基-2-萘甲酸钠,并于70~80℃加热10min,滤除沉淀。

六、提取与精制

将上述滤液用2mol/L的HCl调pH为2~2.5,于5℃下静置8~12h,将下层悬浮物压滤得3-羟基-2-萘甲酸钠维生素B2沉淀,再用等量浓HCl酸化,经离心分离得上清液为维生素B2溶液,沉淀为3-羟基-2-萘甲酸钠(可循环使用)。再向上溶液中加一定量的NH4NO3,于60~70℃加热氧化20min,得维生素B2氧化物,再加5倍体积的蒸馏水及维生素B2晶种,搅匀,5℃结晶过夜,得维生素B2粗品。将粗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加1mol/L的NaOH溶液调pH为5~6,滤去沉淀,向滤液中加适量品种煮沸,结晶过夜,次日滤取结晶,用酸水洗两次,抽干,并于60℃烘干,过80目筛得维生素B2成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