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时间:2024-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金相显微镜下看到的材料各相数量、大小、分布、形态的微观形貌称为显微组织,材料的组织取决于其成分及工艺过程。金属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显然,网状的Fe3CⅡ对强度指标影响很大。由于化学成分的不同,导致显微组织的改变并使力学性能发生明显的变化,这就说明成分-组织-性能三者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因果关系。陶瓷材料的性能与气孔的含量、形状、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

2.3 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在金相显微镜下看到的材料各相数量、大小、分布、形态的微观形貌称为显微组织(简称组织),材料的组织取决于其成分及工艺过程。

2.3.1 金属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img101

图2-39 含碳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金属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对于Fe-C相图中的平衡组织,其为不同形态的较软韧的铁素体和硬而脆的Fe3C两相组成,其碳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如图2-39所示。

从相图可知,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其硬脆相Fe3C的数量一直呈直线增加,铁素体数量减少,导致硬度也呈直线增加,说明硬度指标对组织形态不敏感,同时,塑性及韧度明显下降;其中的珠光体的数量也先是随着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到wC=0.77%时全部变为珠光体,之后因碳的增加而析出网状的Fe3C,这样,就导致了强度先增加再降低的现象。显然,网状的Fe3C对强度指标影响很大。当碳含量超过2.11%时,则形成以Fe3C为基体的莱氏体Le,性能硬而脆。

对存在粗大网状Fe3C的钢采取正火加球化退火后,使Fe3C呈球状分布,对基体的割裂作用大为降低,应力集中程度减小,则钢的韧度大为增加,且利于切削加工。如硬脆相呈细小弥散分布于韧性基体中,则产生所谓弥散强化。

纯铁经变形度为80%的冷拔变形后,晶粒被拉长变形,位错密度等晶体缺陷增多,其顺纤维方向的抗拉强度从180MPa提高到500MPa,产生加工硬化,并形成所谓纤维组织,并使导电性、耐蚀性降低,产生各向异性

合金在固态下由一个固相组成时称为单相合金,由两个以上固相组成时称为多相合金。由于多相组织间性能的协调性和互补性,多相组织合金较单相组织合金有更高的综合力学性能。

由前所述,晶粒或组织的细化可增加晶界,使常温下的强硬度增加;同时,因细晶粒的应力集中小,变形更均匀,使塑性更好,这就是所谓细晶强化。

此外,材料呈非晶态的组织、过冷的组织、及过饱和的组织状态时,性能会有较大的差异。

但是,像非晶态的组织、过冷的组织、过饱和的组织、加工硬化组织及细化组织状态因高能量而使高温下不稳定,热强度下降。

显然,合金的成分相同而组织不同,则其性能相差会很大。

由于化学成分的不同,导致显微组织的改变并使力学性能发生明显的变化,这就说明成分-组织-性能三者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因果关系

2.3.2 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1.陶瓷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如前所述,陶瓷材料的许多性能既取决于它的化学矿物组成,也与它的显微组织密切有关,其组成相可分为固溶体和化合物两大类,但其具体内容和组织组成物要比金属的金相组织复杂得多。陶瓷材料中除了晶体相外,还有非晶体的玻璃相和气相,它们对陶瓷材料的性能均起重要的作用。

陶瓷材料通常由多种晶体组成,有主晶相、次晶相及第三晶相等。主晶相的性能往往标志着陶瓷的物理化学性能。如刚玉陶瓷具有机械强度高、电绝缘性能优良、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等优良性能,其原因在于主晶相为A2B3型(刚玉型)的Al2O3,其晶体结构紧密,离子键结合强度高。

玻璃相对陶瓷的性能也有不利的影响:由于其组成不均匀,会使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不均匀;玻璃相的机械强度比晶相低一些,热稳定性也差一些,在较低温度下便开始软化。鉴于上述原因,在对陶瓷材料的力学、化学及电性能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减少玻璃相的数量或改变玻璃相的组成,以改善性能。

陶瓷材料的性能与气孔的含量、形状、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气孔使陶瓷材料的强度、密度、热导率、抗电击穿强度下降,介电损耗增大。

2.高分子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聚合物的性能与其聚集态有密切的联系。晶态聚合物,由于分子链规则排列而紧密,分子间吸引力大,分子链运动困难,故其熔点、相对密度、强度、刚度、耐热性和抗熔性等性能好,但透明度降低;非晶态聚合物,由于分子链无规则排列,分子链的活动范围大,故其弹性、伸长率、韧度及透明等性能好;部分结晶聚合物性能介于上述二者之间:随着结晶度增加,熔点、相对密度、强度、刚度、耐热性、抗熔性及化学稳定性均提高,而弹性、伸长率、韧度、透明性则降低。

线型(含支链型)高聚物一般是可溶可熔的,有较高弹性及热塑性,可反复使用。而体型高聚物则具有较好耐热性、难溶性,较高的硬度和热固性(不溶不熔),但弹性、塑性低,易老化,不可反复使用,且随交联密度的增加,弹性下降,而硬度增加(如硫化橡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