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画图是运用正投影法把空间物体表达在平面图形上——由物到图降维的过程。在降维过程中,将运用图形思维方法。
【图形思维法思维原理与提示】
用画图的方式来表达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属性,借以帮助人们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使用图形思维法的关键是由问题绘画出图形。图形能以鲜明醒目的形式向人们展示对象的整体情况及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以利于人们分析思考问题。
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是形体分析法,即通过形体分析,深刻理解“物”与“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分析该组合体由哪些简单形体组成、各简单形体的相对位置及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必要时,再用线面分析法分析组合体上某些线或面的投影,以明确它们在组合体中的位置及其形状,从而有步骤地进行画图。下面以图12-8所示组合体为例说明画图的方法、步骤。
12.2.1 形体分析
首先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解——分块,其次弄清各部分的形状及相对位置关系。
从图12-8(a)可以看出,组合体左右对称,由底板,直板,左、右各一个三棱柱及前面一个四棱柱组成,如图12-8(b)所示。
图12-8 形体分析
形体分析法的过程是:先分解后综合,从局部到整体。它是本课程中培养空间想象力的重要环节。
12.2.2 选定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主视图的选择对组合体形状特征的表达效果和图样的清晰程度会有明显的影响。由于主视图是三视图中的主要投影,因此,首先应选择主视图,其原则如下:
(1)组合体应安放平稳并符合自然位置、工作位置,使它的对称面、主要轴线或大的端面与投影面平行或垂直;
(2)将最能反映组合体形体特征的投射方向作为主视图投射方向,如图12-8(a)所示的A向;
(3)可见性好,尽量使各视图中的虚线最少;
(4)为了合理利用图纸,物体较大的一面应平行于正立投影面。
12.2.3 布置图面
根据组合体的实际大小和复杂程度,先选定适当的绘图比例和图幅,再根据形体的总长、总宽、总高匀称布置图面。在图纸合适处画出每个视图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作图基准线,对称的图形应以对称中心线作为作图基准线,如图12-9(a)所示。此外,还要注意留有标注尺寸的位置,并使两视图之间的距离和视图与图框的距离适当。
12.2.4 画底稿
根据形体分析的结果,逐个画出各简单形体的三视图,如图12-9(b)、(c)、(d)、(e)所示。先画反映其形体特征的或主要部分的轮廓线投影,再画次要形体及局部细节;先画大的部分,后画小的部分;三视图按“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同时作图。
图12-9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12.2.5 校核、加深图线
检查底稿,注意相邻两形体表面间连接的画法,补漏、改错,确认无误后,按规定线型加深、加粗,完成投影作图,如图12-9(f)所示。
画组合体三视图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画图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三视图之间“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关系,并将各基本体的三个视图联系起来,同时作图;
(2)注意各部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准确表达表面的连接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