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 自动热色敏加热器间隙与角度
直接热打印需要使用热敏纸,某种场合往往要用到这种技术。最近几年来,由于数字照相机的广泛应用,获取图像数据变得很容易。对某些特殊的直接热打印技术来说,可以满足数字照相机用户的高质量图像复制要求。高质量黑白直接热打印的例子包括带摄影照片的邮票、公司标志和图像等。然而,高质量直接热打印技术不再局限于黑白,已经出现了全彩色纸张,例如宝丽来的TA自动热色敏(Thermo Autochrome)纸和富士的自动热色敏技术,包括多个显影层,通过紫外线和新的全彩色热打印介质定影。
由直接热打印机建立的每一个记录点与加热点对应,相邻加热点的距离称为加热点间隙,即相邻子加热器形成的距离,例如图2-21中标记为G的距离,该图还以A代表加热器的角度。子加热器宽度变窄时,沿加热器行方向(子加热器的排列方向)的温度范围(差异)变得更小,导致记录介质彩色显影层的温度分布更均匀,但却对设备的制造工艺形成限制条件。涂布层往往在加热器的表面组成,因而打印头表面的温度分布均匀,主要体现在打印头加热器的表面部分。如果考虑从纸张表面到彩色显影层的热传导,则子加热器间隙无须调整到0。然而,根据记录介质结构和打印头的涂布层结构分析,两者配合使用时合理的子加热器间隙并不相同,为此需要进行优化处理。
图2-21 子加热器间隙和角度
加热器(实为子加热器)通常按垂直于纸张进给的方向排列,即输纸方向与加热器排列方向垂直。由于采用这种子加热器的排列方式,因而若打印头中存在低温部分(例如子加热器形成的间隙),则这些低温区域总会造成记录介质受热温度不均匀,印刷光学密度自然也无法保持均匀。为了解决该问题,避免因子加热器对齐不准导致的常数低温分布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采取必要的措施后使得温度均匀地分布。
有限单元法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表明,电极的热散射与子加热器表面不同。由于打印头材料的热发射性能差异,温度分布可以很好地复制到电极。因此,子加热器间隙邻域的温度分布随着子加热器排列角度误差降低而逐步变得平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