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准可定影热敏纸
热敏图像做到如同摄影底片和照片那样的定影效果几乎没有可能,但做到使热敏图像在重新受热或偶然的热作用时仍然保持印刷品的可阅读性和一定程度的图像清晰度却完全有可能。由于不完整的定影能力,直接热打印技术领域称之为准可定影,其含义是可以定影但质量稍差。从材料的化学成分角度看,准可定影热敏纸良好的耐热特性来自羟色胺有趣的性能。这种化学成分用于热敏打印纸后,即产生热敏印刷图像良好的稳定性。
特殊显影剂化学结构针对提高热敏纸记录图像的稳定性而设计,人工合成材料的加入使热敏纸具备一定程度的定影能力,虽然比不上摄影胶片和照相纸那样的定影特性,但考虑到直接热打印图像并非要长期使用,只是为了防止偶然的受到热作用引起的图像可阅读性下降,因而准定影能力足以应付一般的图像阅读需要。
另一种有趣的现象是,如果在图像成形前由羟色胺构成的准可定影热敏纸与特定的化学药剂接触,则直接热打印过程只能形成颜色浅淡的图像。实验观察发现,图像构成能力及其热稳定性明显与羟色胺首先和染料接触或和特定的化学药剂接触有关,这种特点可以用图3-14说明。科研人员正是利用了这种现象的优点,才开发成准可定影热敏纸。
图3-14 羟色胺显影剂制成的热敏纸特征
根据图3-14提示的概念,准可定影热敏纸的使用不同于常规热敏纸,需要不同于常规直接热打印过程的特殊成像步骤。据报道,如果采取了成像操作结束后再加热几秒钟的工艺措施,则非图像区域(通常为白色)形成颜色的能力将明显降低,这意味着热敏纸印刷结果得到了定影处理。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使用准定影的提法,是因为热敏纸的定影部分不可能做到对来自外界的热作用完全没有反应,受到高热量作用时会略微变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