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 自动热色敏打印机
如图3-19所示的那样,自动热色敏打印机由热打印头、用于定影的紫外荧光灯泡和传输纸张的传动机械等部件组成。
自动热色敏打印机的热打印头内部包含微小的加热元件,排列在陶瓷材料制成的基座上,通过热敏方式寻址,分辨率在300~600dpi之间。通常,达到预期的复制目标离不开工艺控制技术,对热敏成像而言以温度控制最为关键,且要求控制技术容易实现。
由于自动热色敏打印机的热量来自加热元件,因而实现温度控制的最佳途径自然是对于加热元件的控制了。根据上述分析,加到自动热色敏纸上的热量可通过加热元件的电能大小控制,考虑到加热温度的变化取决于环境温度或热打印头的基座温度,所以即使对加热元件供应等量的电能时,热打印头的温度也是可控的。
稳定的印刷质量应该取决于打印机自身,尽可能排除环境条件的影响,这就需要各种控制技术的配合,才能获得稳定的记录密度和高质量的彩色复制效果,做到与环境条件无关。根据前面讨论的自动热色敏材料的热显影特征和工艺次序,黄色显影安排在第一位,品红显影在黄色显影结束后进行,开始于黄色的饱和密度区域;而青色显影则安排在品红显影结束后,所以开始于品红色密度的饱和区域。由于上述复制步骤和热色敏材料本身的特点,高密度黄色和高密度品红色结合在一起时可能导致两种颜色的混合结果出现。为了防止不希望出现的混合颜色,自动热色敏打印机安装了三维查找表,可以有针对性地按RGB图像的主色内容(图像信息)为三种减色主色黄、品红、青选择最佳的加热条件,在确保各主色印刷密度的前提下避免非期望的混合颜色。更具体地说,当色彩饱和度列为首要条件时,可通过抑制印刷密度的方法防止混合颜色的出现;如果印刷密度比色彩饱和度更重要,则温度控制机制把重点放到加热元件的发热量上,通过足够的热量产生必要的高密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