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磁成像数字印刷的出现

磁成像数字印刷的出现

时间:2024-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静电照相成像对于材料光导性的利用以及铁磁材料的信息记录能力两者的共同性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计算,在20年左右的时间内,不同的公司都宣称正在研制磁成像数字印刷系统,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得到大家的认同。由于磁感应头写入铁磁材料的信息为磁图案,因而显影时必须使用磁性墨粉。

6.1.2 磁成像数字印刷的出现

材料的铁磁性和光导性本来属于物质的两种不同属性,反应两种不同的物理现象,如果不考虑成像结果的永久性和临时性,则铁磁性和光导性都可用于记录。由于铁磁体特有的磁滞回线现象,使铁磁材料具备永久性记忆的能力,这说明磁成像结果可以永久性地保存下来,且需要时可以借助于相同的原理施加反向磁场予以擦除。静电照相成像基于材料的光导性,充电和放电过程得到的结果称为静电潜像,一旦显影过程结束,静电潜像就失去了利用价值,因而静电照相成像属于临时性的记录结果。

静电照相成像对于材料光导性的利用以及铁磁材料的信息记录能力两者的共同性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计算,在20年左右的时间内,不同的公司都宣称正在研制磁成像数字印刷系统,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得到大家的认同。开始时至少有五家公司对磁成像的硬拷贝输出能力表示出很大的兴趣,于是出现了利用磁感应头阵列在铁磁材料上建立磁潜像的设想。由于磁感应头写入铁磁材料的信息为磁图案,因而显影时必须使用磁性墨粉。1972年,美国DataInterface推出基于磁写入技术的DI240磁成像打印机,每秒钟打印240个字符,每分钟打印180文本行,每行可打印字符密度达到80个,输出到8.5英寸宽的卷筒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日本岩崎公司分别在1979年和1982年发布磁成像行式打印机和磁成像鼓等产品。磁成像技术对于数字印刷应用最成功的公司当数Bull,该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研制成磁成像打印机MP6090,该产品1985年进入商业打印机市场。1992年,Bull组建独立经营的Nipson Printing Systems子公司,专门从事磁成像数字印刷机的研制和营销。

磁成像以及相应的复制工艺可简要归纳为:利用铁磁材料在磁场作用下的磁化特性形成类似于静电潜像的磁图案,有时也称为磁潜图像,并将形成的磁图案加到成像滚筒上与页面图像对应的区域。由外加电场产生的磁场通过一种特殊的输墨(显影)装置吸附铁磁性墨粉,然后使墨粉颗粒转移到承印材料表面。原则上,磁成像滚筒具有在特定表面永久性地存储磁图案的能力,无须像静电照相那样对相同的内容重新成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