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 热显影扩散转移照片复制
从彩色图像复制技术总体角度看,在灵敏度和图像质量方面,使用卤化银的摄影材料要优于其他硬拷贝信息记录材料。然而,传统摄影领域卤化银彩色照相纸并非想象的那样完美无缺,例如以数字硬拷贝输出设备复制彩色照片时显影液和处理速度控制上的某些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因而某些特殊的硬拷贝输出技术值得一提,比如富士胶片公司推出的Pictrography扩散转移型彩色热显影技术,一种材料和复制技术综合的彩色照片数字印刷方法。这种组合技术有时也称为Pictrocolor系统,大约于1987年投放市场。尽管处理Pictrography材料需要少量的水和热量,但不需要处理其他液体。
Pictrography系统属于扩散转移系统类型之一,具有热成像和照相成像的组合特点,材料内置了所有必需的显影药剂。这种硬拷贝输出系统的图像组成原理如图8-15所示。
图8-15 扩散转移型热显影打印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
Pictrography系统与彩色图像硬拷贝输出密切相关的曝光、注水、接触、显影和剥离过程可归纳为:第一步,系统接收来自彩色数字图像的RGB主色数据,以相应的激光器对特殊的光敏纸(也称色带)做曝光处理,在光敏纸上记录成光潜像;第二步,以少量的水供给光敏纸使其湿润,每张A4页面大约0.7ml或每平方米10ml的用量;第三步,图像接受体或接受印张覆盖到光敏纸顶部并保持接触,其中接受印张是起中间作用的图像转移载体;第四步,对记录光潜像的光敏纸做热显影处理,激发光敏纸三层染料的转移过程,热显影结果转移到接受印张;第五步,从光敏纸上剥离下接受印张,用过的光敏纸只能丢弃。
扩散转移型照片复制系统的光潜像生成、热显影和染料扩散转移是彩色照片打印的关键步骤,这些工艺步骤的工作原理可以用图8-16进一步说明。
图8-16 光潜像生成、显影和扩散转移原理
图8-16中的成像部分以红、绿、蓝三色激光器对光敏纸的三层染料做曝光处理,在光敏纸的三个染料层上记录成与彩色图像红、绿、蓝三色对应的光潜像。由于光敏纸设计成热显影材料,因而光潜像必须通过加热才能完成显影。利用这种照相成像和热成像结合的技术可获得质量很高的彩色图像,接近摄影照片,每一被复制像素的阶调值达到256个。尽管Pictrography系统的额定记录分辨率只有400dpi,但由于对每一个像素均可复制出256个阶调值,因而得到的网点结构非常精细,且色域范围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