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印刷机械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平版印刷技术和设备得到空前提升,广泛应用于包装、装饰及广告等方面的丝网印刷以及柔版印刷也得到迅猛发展。印刷领域呈现出凸版印刷明显收缩,平版印刷主导发展,凹版印刷保持稳定状态,而丝网印刷和柔版印刷在迅速上升的发展趋势。印刷机市场上,在各类单机的研发顺应潮流的基础上,出于各种不同的应用需求背景,不断涌现出了多种新的综合性印刷机种。
平版印刷引领潮流。由于平印具有版材薄而轻,且可弯曲等优点,适合于高速轮转印刷机,加之制版时采用感光成像原理,不用铅合金浇铸,根除了铅毒污染,因此,平印不仅在数量上有较大提高,而且在品种和性能上也日臻完善,引领印刷潮流。
目前,平印的压印方式均为圆压圆型。单张纸平版印刷机以高速度、高质量印刷为主,且市场覆盖面最广。卷筒纸胶印机的生产已经形成了系列。国产机的研发现状表现为:不仅品种多样化,零部件通用化,产品标准化、系列化以及生产管理现代化,而且输纸机、自动清洗滚筒装置、气泵、电子监测装置、喷粉装置、干燥设备、张力控制及自动接纸装置等专用部件或配套设备也实现了专业化生产。今后的发展重点是朝着高精度、高质量、高速度、多色组、多功能以及控制水平高度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单张纸胶印机将发展适合市场需要和符合国际标准的、从单色到多色的、根据市场需要可以配置各种功能的高、中、低不同档次的系列胶印机。发展的重点是提高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控制水平,目标是压缩辅助时间和提高机器的稳定性、可靠性。借鉴、研发并不断推广应用各种成熟新技术,如气垫式传纸滚筒,印品规格变化自动预调,自动套准,印品质量和故障的显示、诊断和自动调整,半自动和自动上版,无水胶印,无轴传动,直接制版和印刷机一体化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研发新的实用技术,研制配套的辅助设备,如上光、烘干及翻转装置等,不断拓宽产品功能。高端产品将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一般产品确保达到中档实用水平;低档次产品逐步趋于淘汰。
PO卷筒纸胶印机发展重点是主要针对新闻用多色卷筒纸胶印机和中、高档商用卷筒纸胶印机,既要不断提高印刷速度又要解决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新闻用卷筒纸胶印机在发展不同型式的单幅每小时印刷6万~7万张对开报纸的新闻用胶印机的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双幅和速度更高的新闻用卷筒纸胶印机及配套装置,如裁单张纸机、复卷装置、烘干箱加硅装置,新闻用胶印机配套的报纸输送、打包、分拣、输出系统等,高速和零速自动接纸机,墨色遥控系统,水墨平衡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套准系统,张力控制系统,印品质量和机器故障的显示和调整装置,不停机折页开本自动转换,裁切规格的自动改变和预调,短墨路系统,无水、无缝、无轴技术,无扎针折页机,自动穿纸和多纸路自动改变穿纸路线装置等国际先进技术是国产机长期研发重点。
凸版印刷经久不衰。作为最传统的印刷方式,凸版印刷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在已有各种形式、种类及型号的凸版印刷机数百种,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凸版印刷机系列。然而,从印刷市场总体比例来看,凸版印刷(不包括柔版印刷)有明显收缩趋势,目前大多应用在不干胶标签印刷和表格印刷等组合型印刷机上。不少厂家把凸版印刷机改造为柔性版印刷机、模切烫金机等,也有的厂家加装了润湿系统,以平印代替凸印。
凹版印刷稳定发展。凹版印刷机主要应用在包装印刷和票证印刷等方面。凹版印刷机按其制版方法不同又可分为照相凹版印刷机和雕刻凹版印刷机。目前,国内凹版印刷机的生产厂家和产量都比较少。其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制版工艺落后,周期长,缺少先进的制版及测试设备。因此,质量不够稳定,且苯胺油墨易燃、有毒,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凹版印刷的发展和应用。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雕刻机的广泛采用,以及胶乳型水性凹印油墨的研制成功,又使得凹版印刷机的发展产生新的转机,保持稳定态势。今后,为适应印刷多色、高效的实际需求,国内将在中低档凹印机的基础上,提高机器的自动控制技术水平,重点研发多色中、高档以及用于短版的凹印机。
丝网印刷异常活跃。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大型广告宣传的社会需求不断扩大,给丝网印刷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应用空间:在织物印刷中继续发挥支柱作用,进而向非织物印品领域迅速蔓延,为广告宣传、大型乃至巨型招贴画印刷提供了技术保证。丝网印刷机正从手动小型设备向多色全自动、联动轮转等配套完善的丝网印刷机发展,逐步取代落后的丝网印刷设备、技术和制版工艺。
柔版印刷迅猛发展。柔性版印刷机是目前发展较快的设备,其特点是印刷压力小,墨路简单,适印材料广泛以及水性油墨等,满足了不断被认识和深化的环保要求,不但适应于普通纸质印刷,还与凹版印刷争夺塑料品印刷市场。同时在瓦楞纸板等结构材料的印刷中柔版印刷则几乎独领风骚。今后柔性版印刷机发展重点是带有裁切、模切、上光、烘干等后续加工设备的窄幅机组式柔印机,并不断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可靠性,对其中关键技术,如自动接纸、自动套准、张力控制及模切滚筒和网纹辊加工等技术更会加大投入。另外,根据市场需求研制中、高档卫星式柔印机和层叠式柔印机也有一定的市场。
数字印刷势不可当。数字印刷缩短了印刷周期,打破了印前、印刷的界限,满足了个性化、小批量、快速印刷的按需印刷需求,符合环保要求,趋向绿色印刷,近年来发展极快,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目前市场上已涌现出海德堡公司的DI46、以色列Indigo公司的E-Print1000、KBA公司的74Karat、曼罗兰公司的可擦写印版数字印刷机、高斯公司的ADOPT/CP机等不同机型。2012年德鲁巴展会上,兰达公司展出了纳米印刷技术和设备,为印刷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组合机型不断涌现。随着人们对印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承印物范围的扩大,只用一种印刷方式,难以全面满足用户的各种特殊要求,为此需要采用组合印刷方式,将各种印刷的优势集于一体,这就出现了组合式印刷机。不干胶标签印刷机大多采用组合型印刷部件,而且几乎包括凸印、平印、柔印、丝印、凹印以及凹凸加工等所有印刷方式。另外,除完成多色套印外,还与诸如上光、覆膜、模切、裁切等部件联机形成印刷、印后加工生产线。表格印刷机中,打号码(或条码)、压钢线一般采用凸印,而表格文字采用胶印,还有涂碳印刷机组和印后折裁机组等。因此,在传统印刷方式发展的同时,适时研发胶印、柔印、凸印、凹印、丝印等不同印刷方式的组合式印刷机成为各大厂家的一大共识。
作为综合性的工业领域,各种科学进步和先进技术都在印刷工业中有所体现,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渗透,特别是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和技术、激光检测技术的集中应用,使现代印刷机械设备已发展成为高度精细化和高效自动化的“机、电、光、液、气”一体化设备。
我国虽然是一个印刷大国,但却不是印刷强国,而在全球化经济发展格局中,较之于进口印刷机,国产印刷机械的技术含量和水平还亟待提高。虽然,在印刷领域技术上中国也曾经领先于世界,而现在必须努力进取,方可重新跻身于世界印刷强国之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