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组合式前规的结构与调节
1.组合上摆式前规的结构与调节
(1)组合上摆式前规结构原理
组合上摆式前规结构原理如图6-3所示。前规的挡纸板和压纸舌为一体(或组装成一体),位于输纸板上方。国产对开单(双)色平版印刷机(如J2108A、J2203A、J2205、J2114、J2111、JS2101等)几乎全部采用这种前规。
图6-3 组合上摆式前规图
1-前规凸轮;2、9、16、22-摆杆;3、11-螺母;4、13-压簧;5-滑套;6-拉簧; 7、23-连杆;8-靠山螺钉;10-活套;12-互锁机构摆杆;14-递纸牙台; 15-前规定位板;17、20、21-螺钉;18-前规轴;19-螺钉座
图6-3(a)为前规结构外形;图6-3(b)为前规机构简图。由图可知,安装于操作面递纸牙轴上传动齿轮端面的凸轮1随机器连续匀速运转,它推动滚子使摆杆2往复上下摆动(拉簧6使滚子与凸轮l保持良好接触),通过滑座使连杆7上下运动,摆杆9和22是固连在一起并活套在前规轴上面的,摆杆9下端有一活套,可在连杆23上左右滑动,但在压簧和螺钉的作用下,不能自由活动,当凸轮高点与滚子接触时,摆杆2逆时针方向摆动,使连杆7上移,带动摆杆22(9)逆时针绕前规轴转动,再通过连杆23、摆杆16逆时针摆动。由于摆杆16用螺钉固定在前规轴上面,从而可使前规轴上四个前规定位板同时下摆,给纸张定位。图6-3(b)所示位置是前规的定位位置,此时凸轮1高面和滚子接触。
当凸轮面由高点转向低点与滚子接触时,摆杆2下摆,通过连杆7、摆杆22(9)、连杆23摆动摆杆16,顺时针方向绕前规轴转动,使前规挡纸舌抬起让纸通过,即递纸牙排叼纸递送。
图6-3中12为互锁机构的摆杆,由滚筒离合自动控制装置控制。在正常工作时,摆杆12在图示位置,前规可以自由摆动。当滚筒离合自动控制装置由于空张、纸张歪斜等发生作用时,使12逆时针摆动,顶于滑套支点10下面,摆杆9就不能摆动,前规就不能上抬让纸。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摆杆2上的滚子与凸轮1的凹面将脱离接触。互锁机构原理结构及其控制动作过程详见图6-13所示与叙述。
前规在定位时,前规定位板15下落至工作位置,摆杆22受靠山螺钉8的阻挡并紧靠其上,以保证前规定位板每次准确的定位位置。此时,压簧4受压,允许摆杆2在凸轮1作用下继续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既传递了运动、消除了运动干涉(克服了前规定位时凸轮继续使摆杆上抬而摆杆本身受靠山螺钉限制不能上抬之间的矛盾),还可起缓冲作用,减少冲击。
(2)组合上摆式前规的调节
前规的前后是可以调节的,调节范围为±(1~1.5)mm。这个功能对找规矩及套印是十分重要的。找规矩时,如果纸张上的规矩线与纸张叼口边不平行,但差别在前规调节范围之内,则可通过前规调整使纸张的规矩边与叼口边平行。当然也可用印版滚筒上的拉版螺钉来调整印版位置,使规矩线和纸张叼口边平行,不过这要比调规矩麻烦得多。由于单、双色机经常要套印产品,且第二次装版很难保证与第一次装版的位置完全一样,当两次印刷的规矩线差别较小时,通过前规调整可很方便地使规矩线重合。
除了套印和找规矩外,有时印张还需增大叼口(如印实地)或减小叼口(如印刷面积接近纸张幅面时),这也需要通过前规的前后调整来实现。纸张叼口大了,交接长度过大,纸张容易撕口;叼口小了,交接长度过短,有可能牙排叼不住纸。所以,前规的前后调节范围受到严格限制。改变叼口时应两个前规同时前后调整,否则,会造成一边叼口大,一边叼口小。
前规的前后调节是很方便的,松开前规面的小手柄,转动后面的调整螺母,即可调整前规的前后位置。调好后应紧定前规上面的小手柄。
前规的高低也是可调节的,其调节高度应根据纸张厚度来定。对于薄纸,可用3~4张纸(所印纸张)纸厚来定前规的高度。但对厚纸应用纸厚加上0.2mm的间隙来定前规的高度。通常的操作方法是:用两张100g/m2的铜版纸或两张80g/m2的胶版纸和所印刷的纸张一起放到前规帽下面,以此作为前规的高度。
前规的高低可通过前规帽上面的紧定螺丝来调整。松开前规帽上面的紧定螺丝,将所用厚度的纸按上面要求放到前规帽下面,让前规帽压在上面,然后紧定前规帽上面的紧定螺丝即可。当然也可用在前规座上面垫纸的方法来调整前规的高度,纸厚前规就高,纸薄前规就低。这种方法比前一种方法调整方便。
前规调得太高了,会造成纸张前边口弯曲,从而使定位精度下降,前规调得过低,纸张进不到前规下面,前规起不到定位作用。所以,前规的高低一定要调整合适。前规的高低调整还与套印精度要求有关。对于套印精度要求高的印品,应仔细校正前规的高度;对于套印精度要求低的纸可将前规调得稍微偏高一点儿,这样可使纸张顺利进入前规。理想的前规高度应刚好使所使用的纸顺利到位,而稍微厚一点儿的纸就进不去。除此之外,还应把前规轴上的平纸座调好,高度可按正常用纸的最大厚度来确定。平纸座调平后,可防止纸张边口翘起,以便纸张顺利定位和交接。纸张到达前规的位置是不一样的,有的纸往前一点儿,有的纸落后一点儿;有的纸左边快,右边慢;有的纸左边慢,右边快。只要这个差别在允许范围内,前规都能保证其准确定位。不过,超出这个范围,前规就无能为力了。为了保证纸张准确到达前规,要正确调整给纸机和主机之间的时间关系。一般都是以前规刚到规矩板上时,纸张前口距前规5~8mm为宜。过早了,前规本身还未稳定;过晚了,纸张有可能不能按时到达前规。给纸机和主机之间的时间调整参见给纸部分。除此之外,闯纸对纸张到位的准确性也影响较大。因此,应尽量把纸闯齐。
(3)组合上摆式前规的调整方法
①整体前规(四个一起)调整。
松开螺母11,调节前规轴相对摆杆22(9)之前的角度,即调节整排前规的高低位置,调好后,再拧紧螺母11。
②单个前规的调整。
松开螺钉17,使每个前规单独转动一个角度,即调节每个前规的高低位置,调好后,锁紧螺钉17。
③前规定位板[图6-3(b)中15的垂直部分]前后位置调节。
松开紧固螺钉20,调节螺钉21,可以调节每个前规的前后位置,然后拧紧螺钉20,前规的前后位置调节除了调机时考虑前规与递纸牙的交接纸张外,有时印刷过程中出现了印版需要圆周方向做微量(一线两线之差)拉版调整时,由于调节量小,调版不方便时,可以通过微调前规前后位置来解决。
④前规压纸舌与递纸牙台之间的距离调节。
调节螺母11,改变套有撑簧13的连杆23长度,通过前规轴18,使整排前规15一起升高或降低。如果必须进行个别调节,可松开各个前规挡纸板与前规轴的固定螺钉17,用三张纸厚的塞尺测量前规挡纸舌的高度,合适后拧紧螺钉17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前规轴上的四个前规,实用中仅用两个,根据两点一线原理,不能四只同时使用,否则会造成纸张定位不准。当印对开纸张时,用外侧的两个,当印四开纸张时,使用中间的两个。另外进行前规调节、特别是个别调节时,务必要使两个前规挡纸板所决定的直线基本平行滚筒叼牙叼纸直线,使叼纸距离两边相等(3~5mm)。
另外,在通过螺钉17调节挡纸板前后位置时,还必须注意它和纸张减速挡纸板的摆动密切配合。两者之间的位置配合关系机器调节参阅图6-10所示及其说明。
2.组合下摆式前规
为适应机器特殊的结构和布局,保证机器在高速情况下能有较长的定位时间,获得稳定良好的定位效果,同时使纸张在传递过程中与机构的运动构件压纸舌间不发生干涉,一些机器采用了组合式下摆式前规机构。
(1)J2109对开胶印机前规
J2109对开胶印机、海德堡对开胶印机采用了如图6-4所示的组合下摆式前规。从图6-4(b)可以看出,该前规由两套凸轮连杆、摆杆机构共同控制,前规的压纸舌24和定位板22由螺钉23固连在一起,在输纸板下面绕O轴摆动。
图6-4 组合下摆式前规简图
1、2-凸轮;3、5-滚子;4、7、17-摆杆;6、8、9-连杆;10-轴;11、12、16-调节螺钉; 13、18-拉簧;14-吸气管;15-轴承;19-靠刹螺钉;20-靠刹摆杆; 21、23-螺钉;22-定位板;24-压纸舌;25-纸张
该前规一方面随前规轴上下移动(牵连运动),另一方面又相对前规轴做翻转摆动(相对运动),分别由两套凸轮、摆杆连杆机构控制实现。复合运动的结果便是:前规上摆接纸、上停稳纸、下摆让纸和下停等待纸张通过等周期动作。在前规轴上的凸轮1不停地旋转,它推动滚子3,使摆杆4摆动,从而带动连杆8,摆杆17和压纸舌及定位板绕O轴(此时O轴不动)摆动,完成压纸舌的前后摆动。实现定位板在输纸板前的定位运动。前规轴上的凸轮2的转动推动滚子5使连杆9绕O1轴摆动,从而使O轴带动前规上下移动,完成压纸舌下降时,纸张在上面(即高度方向)的限位。
吸气管14距输纸板的间隙一般调节成0.2mm。吸气装置的作用是:当在输纸板上的纸张出现故障时,吸气管吸住第一张定位好的纸张,配合控制指令,防止乱纸。
通过螺钉11、12、16可以调节O轴的空间位置,从而改变压纸舌与输纸板之间的间隙,以适应不同厚度的纸张。弹簧13、18为拉簧,是凸轮的封闭弹簧。19为前规的定位靠刹(以凸轮1的局部失效为调节空间),与组合上摆式前规一样,以此保证前规每次定位位置的一致。螺钉23用来调节压纸舌和定位板的相对位置,确定定位板的定位位置。6、7是滚子5的摆动座。
组合式下摆前规从定位位置到让纸位置必须摆动很大的角度,导致控制凸轮的升程和压力角较大,使传动不平稳,印刷速度受到限制。但由于调节螺钉11、12、16均装在轴O1端部,直接在机器两侧调节,故操作方便。另外,由于前规调节螺钉处于输纸板下方,装配、修理、使用都不方便。下摆式前规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在纸张尾部没有完全离开输纸板之前,前规就可返回至定位位置,等待下一张纸的到来;而上摆式前规则必须在纸尾完全离开输纸板(纸后缘与输纸板边缘之间出现间隙)后,才能返回至定位位置,准备为下一张纸定位。这就是说,下摆式前规由于可提前返回至定位位置而增加了稳纸时间,使定位精度提高。这个优点在高速下尤为突出。
(2)PZ4880-01型对开四色胶印机前规机构
PZ4880-01型对开四色胶印机也采用组合下摆式前规,其前规机构原理如图6-5所示。选用下摆式前规的优势主要是由于滚筒直径所限,为不影响定位,利用下摆式前规机构在第一张纸还没有走完时就可以上来迎接第二张纸,使得稳纸时间加长。
图6-5 PZ4880-0l型胶印机前规机构图
1-凸轮;2-摆杆;3-连板;4-前规轴;5-调节螺钉;6-叉杆;7-偏心
前规凸轮1是前规的动力源,它安装在前传纸滚筒操作面外侧。凸轮1的转动驱动摆杆2绕O1点摆动,摆杆2拉动连板3使前规轴4绕O2摆动。支点O2、O3是四边形铰链支点,O3可看作一个死支点(仅在调节时可以绕支点O2摆动),前规轴4的摆动通过四边形机构beO2O3,带动前规定位板ab绕O3支点上下摆动。滚筒转一转,前规也正好完成从a点摆到a',再由a'点摆回a点这一循环。前规摆动一次铰链支点b点摆至b',e点摆至e',d点摆到d'循环往复。c点是前规在牙台稳纸时的靠刹。每个前规有一个靠刹,共有6个,靠刹可以单独调节前后,以保证6个前规在一条直线上。
每个前规离牙台0.3mm间隙,通过调节螺钉5可以单个调节其高低,当印刷纸厚度有变化时,6个前规可以同时调节与牙台的间隙。调节偏心7(有六个偏心,固连于同一轴上)的空间方位,通过叉杆6,使O3支点围绕支点O2上下摆动一角度即可实现。印刷纸张的厚度值,由固定于偏心轴上的指针指示在标盘上。
(3)在线可调下摆式前规
图6-6所示的前规可在机器一侧墙板上微调。凸轮1通过滚子9驱动摆杆2绕固定在墙板上的轴O摆动,摆杆2又带动连杆5运动。连杆5的一端装着滚子6,滚子6在导槽中运动。前规板7及压纸舌8都固定在连杆5上。当凸轮1由大面转向小面时,摆杆2在弹簧10的恢复力作用下,顺时针摆动,碰到挡块4时便不再摆动。旋动手轮3,通过锥齿轮传动及丝杠的运动可改变挡块的位置,以实现对前规的微量调节。这种调节操作可在机器运转时进行,所以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在线可调方式。图中Vf表示纸张运动方向和速度,图中纸张正处于定位位置。
把手轮3换成一台小电机,设计适当的控制电路就可实现对前规的集中控制。
为了保证下摆式前规返回时不碰坏纸张,有的印刷机上采用吹气机构将纸张吹起,如图6-7所示,用以加速纸张从牙台上的脱离,使纸张尾部飘起,给前规上下避让一段距离。
图6-6 可在运转中调节的前规图
1-凸轮;2-摆杆;3-手轮;4-挡块;5-连杆; 6、9-滚子;7-前规板;8-压纸舌;10-弹簧
图6-7 下摆式前规的附带吹纸尾机构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