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与不似之间的罗马风建筑
罗马风(Romanesque)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形式。这一时期的建筑除了基督教堂外,还有封建城堡和教会修道院等等。虽然规模远不及古罗马时代,设计施工也比较粗糙,但建筑材料却大多直接取自古罗马废墟,在建筑艺术上也继承了古罗马的半圆拱券结构,形式上又略具古罗马风格,所以一般称为罗马风建筑。国内学术界也有将其译作“罗曼式建筑”、“似罗马建筑”的。罗马风创造的扶壁,肋骨拱与束柱在结构与形式上对后来的建筑都有很大影响。
罗马风建筑的典型特征是墙体巨大而厚实,窗口窄小,墙面用连列的小券,门及窗洞口用同心多层的小圆圈做装饰,使得看上去减少了沉重感。在建筑的西面通常有一二座钟楼,有时在教堂平面的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设有小钟楼。在室内,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强烈对比,宽敞的内部空间里却光线阴暗,故意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气氛。罗马风建筑最著名的实例是意大利比萨大教堂建筑群和德国的沃尔姆斯主教堂。
图010 意大利比萨大教堂
罗马风教堂的平面布局大多是厅堂式和十字式的结合,这一现象正好说明了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在它之前几百年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那时候的神庙都是矩形和圆形的平面,也就是厅堂式的;而在它之后,即13世纪以后的哥特式教堂都采用十字式的平面布局。对此我们可以举出一个典型的实例:即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这座建于11—13世纪的罗马风教堂因比萨斜塔而著名,比萨斜塔其实是这座教堂附属的钟楼,1590年因伽利略在上面做过自由落体实验而闻名遐迩。在斜塔后面,十字式教堂的交叉处仍然有罗马式的大穹隆,而十字式教堂的翼廊在这里变成了厅堂,并且其中一个特别大,和它相对的另一翼则变成了神龛。所以,罗马风教堂也可以形象地说就像古代的神庙长出了两个小翼和一个大穹隆。两种样式的结合是很明显的,而之所以说它模仿了罗马时代的建筑,我们还可以从教堂正面的拱门上看出来,那都是罗马真拱而不是哥特式的尖拱。另外,古希腊的厅堂式神庙和早期的基督教堂都只是梁柱结构,但比萨大教堂的整个大厅都是用拱建构的。
为了更好地观察罗马风教堂的内部,我们可以看看另一座典型建筑——建于11—12世纪法国卡昂的圣伊典娜教堂。值得注意的是拱在这时又有了不小的进步。首先是原来由两个筒拱交叉得到的十字拱现在多了一个兄弟,就是由三个筒拱交叉得到的“六分拱”。就是在拱顶处交叉的有六条棱,如果是十字拱的话应该只有四条棱。其次,建筑师们发明了“肋”,也就是说他们在有意地加强拱交叉处的那六条棱,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拱的承重能力。
图011 法国图卢兹圣瑟令教堂的罗马风立面
随着罗马风建筑的发展,中厅愈来愈高。为减少和平衡高耸的中厅上拱脚的横向推力,并使拱顶适应于不同尺寸和形式的平面,在中世纪后期,人们创造出了哥特式建筑。
除了教堂,罗马风时期建筑的另一个主要题材是修道院。修道院的布局基本上和教堂是一样的,只是多了由连续的十字拱或者六分拱组成的四方形的回廊。这种回廊在有关中世纪的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表现,喜欢文学的人可以想象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和朱丽叶正是在这样的回廊下商量那个致命的计划的。
这一时期建筑中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城堡。欧洲在大大小小的城堡下曾经上演过无数骑士和公主的故事。最初,封建领主们在山头上建立他们的住处,用城墙包围起来。里面有作坊、商铺,完全是自给自足的,教堂当然也少不了。周围的农民经常会在发生战争时躲进去,后来就渐渐定居在里面或者它的周围附近。这样,这些石头城堡也就慢慢地催生出了最初的城市。
图012 英国肯特郡罗契斯特城堡,约建于公元1130年
罗马风建筑作为一种过渡形式,它的贡献不仅在于把巨大建筑沉重的结构与垂直上升的动势结合起来,而且在于它在建筑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形式组织到了建筑的完整构图之中,虽然它还是堂、塔分离的;到了哥特式教堂那里,堂、塔才被整合成一体。
上海罗马风教堂最杰出的实例当数位于松江佘山的天主教圣母大堂了,不过佘山的圣母堂已属于晚期罗马风建筑,其结构已不再显得沉重,并且带有一点南欧的特色,因为它是葡萄牙籍耶稣会士叶肇昌设计的。属于盛期罗马风的是复兴中路马当路口的基督教诸圣堂,堂塔分离不说,其结构也显得沉重且窗户窄小。晚期罗马风建筑往往结构趋向复杂,装饰细节也更多,堂塔分离的做法不再十分强调,逐渐与早期哥特式教堂趋于一致。世俗建筑中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的则有军工路上的原沪江大学图书馆和神学院礼堂等,后来改成了上海机械学院,现在更名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大学是一所由美国基督教南浸礼会创办的教会大学,其一律式的清水红砖外墙,平顶城堡式的塔楼,还有女儿墙上的雉堞,在在都让人联想起中世纪的修道会与避难所。
图013 上海佘山圣母堂
图014 上海基督教诸圣堂
图015 上海原沪江大学礼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