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的传入和流行

的传入和流行

时间:2023-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巨大的市场需求使许多原来仅在欧美流行的建筑新风格有了被引入上海的可能,兼之受商业社会追求时髦的影响,因而在此期间建造起来的各类建筑中属于Art Deco的要远高于其他风格流派的建筑。他们的作品主要反映在店面设计、室内装饰和建筑的外部装饰上。R.米努梯是一次大战刚结束后即来上海的少数法国建筑师之一。

Art Deco的传入和流行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前期的上海通常被称作是这座城市历史上的一段黄金岁月。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华洋资本对房地产的投入也于1930年升至峰值。巨大的市场需求使许多原来仅在欧美流行的建筑新风格有了被引入上海的可能,兼之受商业社会追求时髦的影响,因而在此期间建造起来的各类建筑中属于Art Deco的要远高于其他风格流派的建筑。

“Art Deco”一词的形成要晚至20世纪60年代,其时这种建筑风格已不再流行,是英国学者在对这种历史上曾经风行世界的建筑风格进行系统研究时首先给出的名称,后来得到了各国学者们的认可。Art Deco在中国大陆通常翻译成“装饰艺术派”或“装饰艺术风格”,在台湾地区翻译成“装饰派艺术”。些许的差异反映了两岸学界对同一个事物理解的不同。

img59

图058 20世纪30年代早期的上海

在今天,Art Deco建筑已代表着“大上海1930年”这一特定时代概念的城市风貌、代表着一笔可观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据综合各方面史料的考察,我们发现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繁荣于上海的Art Deco建筑(包括室内设计),主要有两条传入途径:一条是正统巴黎风格的Arts Décoratifs,它们自20年代早期就直接从巴黎或其他欧洲主要城市被引进到了上海。来东方谋生的法国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或在法国学习应用美术的归国留学生是这一流派艺术的主要设计者和创作者。他们的作品主要反映在店面设计、室内装饰和建筑的外部装饰上。代表作品有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上的商店、法商总会(今花园饭店裙楼)的室内装饰和大致处于同一区域中的阿斯屈莱特(今南昌大楼)等公寓建筑的细部,其特点是奢华和典雅;另一条即所谓美国式的摩登Art Deco,稍后自20年代晚期开始影响上海,30年代前期是它的繁荣阶段。与前者单向的输入与被动地接受不同,这一次的浪潮表现为上海的中、外籍建筑师们主动地学习或摹仿北美城市纽约、芝加哥等地流行的建筑时尚,并在他们自己设计创作的作品中反映出来,其表现也不止于局部的设计,对建筑的整体造型和风格特征都有把握。代表作品有沙逊大厦、百老汇大厦和国际饭店以及大光明、大上海电影院等,其特点是前卫和摩登。

R.米努梯(R.Minutti)是一次大战刚结束后即来上海的少数法国建筑师之一。当时法国政府没收了位于上海法租界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的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将其更名为中法实业学校(原址现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了办好这所学校,法外交部又委托上海法租界当局在国内招聘师资力量。R.米努梯因接受了上海法租界当局的聘约而来到上海,他在聘约满期后,于朱葆三路(今溪口路)创办了中法实业公司(Minutti&Co.),开始从事市政工程和商业建筑的设计。稍后又有赉安洋行(Leonard,Veysseyre&Kruze)开办。它的三位主要合伙人A.列奥纳多(A.Leonard)、P.维舍也尔(P.Veysseyre)和E.克鲁泽(E.Kruze)均接受过巴黎美术学院的正规教育,为职业建筑师,他们在上海广泛承揽设计业务,后来成立了一家非常有影响的建筑师事务所,接受著名青帮大亨杜月笙委托设计的中汇大楼是上海非常典型的Art Deco建筑。

让我们再来看看当时上海有哪些人从事建筑和装潢设计。

20世纪20年代晚期开设在霞飞路540号的美艺建筑装饰行(Studio d’Art)经理钟熀,曾经留法学习建筑装饰。他的工作室主要承揽客户个性化的建筑设计和室内木工装饰,但他不是登记在册的建筑师,他的工场开设在康脑脱路(今康定路)577号。

S.J.海克斯(S.J.Hicks)等人开设的上海美艺(Arts&Crafts)公司,很可能就是本地最早从事装饰艺术设计的美术公司,还是在很早的时候,约1918年,这家公司的地址就在四川路上青年会的隔壁,20年代的中期搬到静安寺路887—889号(今南京西路,南汇路和江宁路之间),以后就一直在那里,也一直由S.J.海克斯主持到30年代晚期。这家上海最大的工艺美术公司开始时仅仅是家代理商,为伦敦、巴黎的一些大的家具、纺织品和图片公司代理经销他们的产品。后来美艺公司在胶州路343号设立了专门的工厂,做室内细木工装饰,墙壁和天花板上的纤维石膏装饰和木质的或大理石的雕刻。上海许多银行、公司、教堂、店面和住宅的室内装饰都是他们的作品。早期著名的作品如大华饭店宴会厅内的石膏像、外滩和平女神像基座两侧的青铜雕塑还属于古典风格,约从20年代后期开始转向装饰艺术风格的设计。

img60

图059 美艺公司设计的古埃及女像

img61

图060 魏斯塔夫为公和洋行设计的古代中国人像

来自英国的艺术家魏斯塔夫兄弟(W.W.Wagstaff&A.W.Wagstaff)从20世纪30年代就住在大西路(今延安西路)302号,这对弟兄从事艺术设计和建筑装饰,早年也曾在美艺公司工作,后来自立门户,成立魏达洋行,专门揽做建筑装饰设计和施工,包括雕刻、铁铸件、装饰石膏及油漆等等。魏斯塔夫兄弟和著名的公和洋行关系十分密切,经常从后者那里获得转包的艺术设计项目。他们的工作室兼工厂设在大西路118号。1935年,就在这所工厂里,魏达的设计师和工匠们为香港汇丰银行新楼铸造了安放在门口的一对铜狮。而十多年前竣工的上海汇丰银行门口的一对铜狮还是从英国运来的呢。

由R.鲍立克兄弟(Richard Paulick;Rudolf Paulick)和合伙人H.韦特(Hans Werther)于20世纪30年代初创设的上海时代公司(Modern Homes)从一开始就以流行的Art Deco风格从事设计业务并大受欢迎。这家现代室内设计公司主要接受业主的委托从事室内装饰,并为客户提供他们自行设计的组套家具。他们的工作室设在静安寺路同孚路(今石门二路)口的同孚大楼里面。

从事现代室内装饰和家具制造的还有美商胜艺公司(Caravan Studio,Inc),地址在江西路26A。

img62

图061 华懋陶业公司设计的开文公寓门厅

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建筑事务所也开始采用美国流行的做法,大多数的建筑师都将初步的装饰设计工作交给帮他们绘制草图的人,或直接给了提供建材的制造厂商。除了上面提到的魏达外,公和洋行还委托美国华懋陶业公司(Cathay Ceramics Company Inc.U.S.A)为其设计的贝当路(今衡山路)开文公寓(Cavendish Court)做了门厅的装饰工程,那完全是一项美式Art Deco的室内装饰工程,由后者从美国运来全部装饰材料并负责施工。这家公司的主要产品有陶瓷地砖、马赛克、陶瓦、贴面砖、墙砖、石膏及大理石制品,它的中国代表处设在外滩24号大楼内。根据我们查找到的一份资料,到1934年那一年为止,他们已经为上海的下列工程提供了建材和施工服务,计有:

赉安洋行设计的福履理路(今建国西路)641号Foncim Apartment(现名建安公寓)、爱棠路(今余庆路)F.I.C.公寓(F.I.C.Apartments)、爱棠路爱丽公寓(Edan Architects,现为康平路182号公寓)、榆林路27号第一俄国公学(Russian Primary School)、霞飞路盖司康公寓(Gascogne Apartments,今淮海公寓);

思九生洋行(Spence,Robinson&Partners)设计的杨树浦路上海煤气公司办公楼;

比利时义品放款银行(Credit Foncier Architects)地产部设计的吕班路(今重庆南路)249号法商电车电灯公司办公楼;

公和洋行设计的贝当路525号开文公寓A楼、虹桥路沙逊别墅;

爱尔德洋行(Algar&Co.)设计的狄思威路(今溧阳路)北端公寓(Northend Apartments);

美华地产公司(Realty Investment)设计的安和寺路(今新华路)39号Fred Kempton住宅;

米伦建筑师(F.E.Milne Architects)设计的宁波路50号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img63

图062 阿斯屈莱特公寓立面细部

列文建筑师(W.Livin Architect)设计的环龙路(今南昌路)阿斯屈莱特公寓(Astrid Apartment,今南昌大楼)。

华懋陶业公司是美国陶瓷协会设立的一家专门向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出口陶制建筑材料的公司,在短短数年间就接下了上述13项装饰工程,足以说明上海的需求之高和美国Art Deco对上海的影响之大。

上海的比利时商人拥有一家义品砖瓦厂(Manufacture Ceramique de Shanghai),厂址位于白利南路(今长宁路)上,开设于1919年,是上海最早生产机制砖瓦的建材厂之一,他们的产品同样也包括卫生洁具,墙砖和地砖,这家厂商的设计均属欧洲流行风格,这就可以再一次证明,上海的Art Deco受到了来自欧美两方面的影响。

当然这些还只是说明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如从建筑师的创作层面上讲,则应该包括他们的文化背景、个人风格、艺术偏好和造诣的深浅等因素,甚至还包括能否说服业主接受自己的主张。上海最著名的建筑师G.L.威尔逊设计了许多优秀的古典主义作品,但他也是一位Art Deco的大师。他曾为自己设计了位于霞飞路(今淮海中路)1775号家中的客厅,那种糅合了中国风的Art Deco效果曾令那个时代旅居上海的不少西方人叹为观止。为此他还成功地说服了向来以挑剔著称的犹太地产商V.沙逊爵士(Sir.Victor Sassoon)接受了自己对沙逊大厦(Sassoon House,今和平饭店)的设计方案。

img64

图063 威尔逊设计的住宅客厅一角

上面我们讲的是Art Deco的传入。再说流行,上海最早的Art Deco设计无疑要数20年代霞飞路上的一系列商业橱窗和店面装饰。它们几乎和巴黎一些最早的Art Deco店面设计同期开始流行。霞飞路是上海法租界最著名的商业街,它得名于法国一次大战的英雄霞飞(Jacques Cesaire Joffre)元帅。霞飞1922年3月对上海作了一次短暂的访问后,法租界当局就把他的名字留在了这座城市。可令这位武夫没有想到的是,中国翻译家会把他的名字与飞舞的彩霞联系在一起,更没有想到许多法国人、俄国人、欧洲犹太人和更多的中国人会将这条路演绎成了一个浪漫的故事。确实,霞飞路的迅速繁华得益于艺术家的青睐,短短几年成就了上海最富含法兰西情调的街区。1926年距霞飞路仅咫尺之遥的法商总会落成,其室内装饰,特别是门厅内的墙面装饰线脚和柱子的饰纹,以及柱子上的人像雕刻、舞厅天花的玻璃发光顶棚、彩色拼花图案,均让人体验到了巴黎装饰艺术风格的华贵与高雅。

img65

图064 20世纪20年代霞飞路上的福熙大药房

这种巴黎风格的Art Deco成为霞飞路的特色以后,随即迅速以它为原点向周围扩散,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等二三十年代尚属新兴的商业街区也纷纷采用新的艺术设计来装饰它们的店面。到30年代晚期,甚至像当铺这样的传统中式店铺也可以找到采用Art Deco设计的个案了。

img66

图065 上海法商总会舞厅的玻璃顶棚

img67

图066 室内装饰性小阳台

然而与上述过程相伴,在建筑设计方面反映出来的情况却要复杂得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巴黎来到上海的建筑师鸿达(C.H.Gonda),可以说是带来了真正巴黎风格的设计。他于20年代初期就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对外接受一些小型的设计委托,夫妇俩住在法租界劳利育路(Rte Lorioz,今泰安路)120号,在业内也没有太大的名声。就这样窝着直到1923年他才碰到了事业上的第一个大主顾,那一年从南洋来到上海的华侨商人刘锡基和李敏周正雄心勃勃地准备在南京路上再建造一座大型百货商店。鸿达按照巴黎的时新式样绘出了方案。这个方案绝不同于当时上海流行的建筑样式,其外观简洁,立面采用竖直的线条处理,方柱和长方形的门窗;仅在六层才有挑出一周的铁栏阳台;顶部中央有方形逐层收分的四层环柱式塔楼。这一样式正好符合业主对未来百货商店要求的“日新又新”之意,所以很快被接受。两年后,南京路上第一座开始标新立异的建筑落成了,它和邻近的永安、先施大楼相比虽然也有塔楼,但已没有了古典柱式,甚至找不到一条曲线,这便是让鸿达一举成名的新新公司(今食品一店大楼)。

1926年,同样具有侨商背景的东亚银行大楼在四川路九江路转角处也落成了。鸿达曾为这幢立面沿着街道呈圆弧形的大楼顶部设计了一座环柱式的圆形塔亭,并在顶端安放了一个硕大的金属地球仪,但显然这一在视觉上具有颠覆传统意义的设计没能得到业主的认可。

img68

图067 鸿达设计的新新公司

img69

图068 原光陆大楼顶部设计稿

其实在那几年里,鸿达洋行的几位建筑师们手中一直在做着两个差不多相同的方案。我们现在尚无从得知鸿达和他的同事们是否参观过1925年的巴黎装饰艺术博览会,但无论如何,此时他们已经十分纯熟地在运用着Art Deco的设计语言了。因为继新新公司在南京路上成功亮相之后,除了上面的东亚银行外,另一家著名进出口商斯文洋行(S.E.Shahmoon&Co.)也将一项投资额达60万两白银的合约给了鸿达。新建筑有102英尺高,位于博物院路(今虎丘路)142号,靠近苏州河的边上,也在中央商务区内。考虑到附近历史悠久的兰心剧院已经破旧并且准备迁走,业主要求建筑师能补上这一空缺。鸿达于是将一座约有1 000个座位的中型剧场放在了建筑的内部,其余五个楼层则全是办公室或公寓。这种形式的功能配置在巴黎是司空见惯的,在上海则还是第一次被实际应用;而最能体现建筑师巴黎情结的还是顶部小塔楼的造型和上面的大理石女性雕像。可惜这一典雅的、巴黎味十足的设计终究没能在上海找到太多的欣赏者,最终建成的光陆大楼还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有趣的是在差不多同时,公和洋行承接的沙逊大厦顶上也曾做过类似的设计,结果也同样遭到了业主的否定。

鸿达尔后似乎也放弃了令他钟情的巴黎风格,或者毋宁说美国式的Art Deco影响力过于强大,再或者说倾向于简洁的现代派潮流不可抗拒。总之,建筑师在上海的另两个著名作品,位于霞飞路870号的国泰电影院和外滩14号的交通银行都不再是他原来的那种样子。其实这是两个在使用功能上迥然不同的建筑,但在造型上却颇有相似之处,都是自两侧向中间作阶梯状升起的折线型摩登(Zigzag Moderne)的典型建筑。前者建成于1930年,后者于1937年完成设计,延至1948年建成,这其中虽有二次大战的因素,但战后没有出现超出原来方案的新设计可能也是重要的原因。

img70

图069 1934年落成的百老汇大厦是折线型摩登的代表

从上海现存的Art Deco建筑来看,可称得上属于巴黎风格的并不多,除了上面提到的例子以外,建于1928年的德义大楼(南京西路778号)、华盛顿公寓(衡山路303号)和赛华公寓(常熟路209号),建于1929年的华懋公寓(长乐路109号)、1930年的林肯公寓(淮海中路1554—1568号)以及1931年的吕班公寓(重庆南路185号)可以算是受到巴黎装饰艺术风格影响较多的例子。此外,更多的Art Deco建筑均受到来自于纽约的影响,其中尤以1934年竣工的百老汇大厦和国际饭店为代表,另外还有一类具有中国元素的Art Deco建筑,著名的无疑要数外滩的中国银行大楼,此外尚可举例的还有江西路的聚兴诚银行,博物院路的亚洲文会和大上海计划中的吴淞隔离医院等。

img71

图070 邬达克设计的国际饭店二楼餐厅

Art Deco建筑流行中的另一个变化是从早期有几何图案和装饰线脚的设计,逐步地向后期仅靠简洁的线条或造型构图为特征过渡,并逐渐地与现代派建筑趋同,其实至此Art Deco建筑也画上了它流行的句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