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唯一的美国南方庄园风格住宅
你如果去过淮海西路上的解放军455医院,可曾否留意院内有处风格独特的住宅?你如果读过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可曾在那处住宅的院子里耽于梦想,产生过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即使你都没有过上述的经历,不会没看过电影《乱世佳人》吧?魅力四射、倾倒众生的传奇女子郝思嘉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面对不幸坚强生活,从一个受人仰慕的庄园娇小姐到自食其力的女商人。她的故事、她的人生舞台,在亚特兰大的外景地庄园里,被好莱坞天才演员费雯丽演绎得栩栩如生。全世界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已数以亿计,“永恒的爱情蕴于宏大的战争中”的主题从此在好莱坞风行,且经久不衰。
图121 美国亚特兰大1939年拍摄《乱世佳人》的庄园现已成废墟
美国独立后很长一个时期,南方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大众审美观等方面,一直与英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与北方相比,更多的南方人愿把儿子送到英国去学习神学和法律。英国的生活方式在不同方面进入南方人的意识之中,为南联邦文化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其中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在美国南方的建筑风格上。殖民地时期曾是北美大陆第五大城市的查尔斯敦附近,现已成为联邦历史文化保护点的德莱敦建筑就是依照英国18世纪建筑师威廉·肯特的设计建造的,仿佛是把英国乡村的帕拉第奥式住宅搬到南卡罗来纳的稻田里一样。德莱敦建筑的薄壳屋顶,残断的三角饰,古典的细工和空白板面,都出自被称作唯美主义者的威廉·肯特的设计图案。南方的房屋建造商还从英国买进早已公开发表的设计图案,并直接推荐给业主,使这种兼具英美风格的建筑遍及从巴尔的摩到查尔斯敦的整个地区。见过查尔斯敦市的另一幢住宅拉塞尔楼的人,总会觉得仿佛把你带到了英国伦敦的那什湾。其弓形的前脸支架,细腻的新古典主义装饰和灰泥饰面,以及内壁上镶镜的窗口,无不体现了英国摄政王时期的建筑风格。
图122 美国南方某处建于1839年的橡树庄园
托马斯·杰弗逊,这位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联邦第三任总统的家乡被称作蒙提塞罗,那里最初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他设计的。这位多才多艺的总统设计的作品充分地体现了英国的新古典主义和南方的开疆拓土精神。从建筑角度看,蒙提塞罗的拱顶、弧面窗和细腻的装饰线条,体现了意大利式帕拉第奥风格,而在地点的选择和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如拉毛粉饰的粗砖,又体现了美国南方的英式建筑风格。总统的住宅早在独立战争时期就已存在,托马斯·杰弗逊从法国和欧洲考察回来后,又将其翻修扩建,并把欧洲的优雅风格融入他所幻想的南方乌托邦之中,成为后来直到美国内战前南方住宅的原型。令人称奇的是这幢古宅居然还有室内通风装置,而更令人吃惊的是,早在自动化问世100多年前,屋主就为这幢古宅设计建造了自动门和自动升降机。托马斯·杰弗逊是位地道的旧南方人,受过高等教育、博学多识、彬彬有礼。他亲手建立了弗吉尼亚大学,从学校建筑的设计,到教学大纲的制定,都体现了杰弗逊的民主思想和对古典文化的重视,确立了以反映古希腊文化为特色的美国南方文化模式。
密西西比州华盛顿城的杰弗逊学院是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南方领袖建立的。该学校的建筑代表着杰弗逊式南方风格向室内的转化。典雅、朴素、实用,体现了新生民族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情趣,同时也显示了充斥于那个时代的极强烈的民族自信感。在美国历史上,独立宣言的作者,宪法和人权法案的作者,以及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和第一任最高法院法官,都来自南方。
图123 解放军455医院内的原佛兰克林住宅
于蛮荒之中见高雅,这是19世纪初美国南方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路易斯安那州的韦克斯家族于19世纪30年代初建造的“太极的影子”以屋檐浅露的砖石结构,希腊风格的前部长廊,和内阴外凉的通风设施,体现了南方建筑承继传统,同时又兼蓄实用的时代风气。显然,这种风气后来并没有因为南北战争以及南方的失败随风而逝,而是伴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南方人漂洋过海,落地生根。现在仍然坐落在上海淮海西路338号解放军455医院内的那幢建筑,就属于美国南方庄园式的古典花园住宅,类似于小说《飘》中主人公的那一类住宅。这是一幢在上海十分稀见的房子,建于1931年,建筑设计师是在上海开业的美国人哈沙德。业主原来是美国人佛兰克林一家。当时住宅外面的马路还不叫淮海西路,地址是陆家宅路200号。佛兰克林当然是美国南方人,不过也是上海佛兰克林律师事务所的首席律师,他们的女儿妲赖丝·李小姐是在上海出版的《美国帆船》杂志社的专栏作家,他们一家在上海的外侨社会中十分有名,在这里一直居住到1950年才离去。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幢花园住宅已被修缮一新,其中最抢眼的地方就是南部立面的6根通高两层的塔司干柱子,上面承载着平缓的四坡红瓦屋顶和老虎窗,下面形成一处不很大,却十分高敞的柱廊,透露出浓浓的美国南方风情。这种风格的住宅在上海、甚至全国都非常罕见,当然属于市优秀近代保护建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