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要不得的理财老观念

要不得的理财老观念

时间:2024-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七成中国人认为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因此很多人只把钱存在银行,觉得只有这样才放心。“把钱存进银行”并不是唯一的理财手段。对相当一部分中国人来说,传统的理财观念就是节俭生财。在市场调查中,48.8%的人同意这个观点,38.5%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这种对立说明传统与现代的理财观念正在激烈碰撞。理财观念各不相同,说明我国居民的理财观念正在不断更新。但很重要的一条是,投资理财必须从定期小额投资开始,这才是成功理财之道。

要不得的理财老观念

理财,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还比较陌生,如今仍然有很多人存在以下理财老观念:

1.钱存在银行最保险

近七成中国人认为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因此很多人只把钱存在银行,觉得只有这样才放心。在最近的一次市场调查中,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明确表示,他们目前只懂得把钱存在银行,没有理财、投资的观念;三分之一的人则认为,钱长期存在银行,资产也会迅速消失。

在把钱只存进银行的这部分人中,年龄越大,同意“钱存在银行最保险”观点的人就越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的年龄越大,观念就越保守。老一辈通常是省吃俭用一辈子,把省下来的钱全都存进银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收入越高、学历越高,不同意这个观点的人就越多。这个调查结果表明,学历高、收入高的人,相对而言对理财知识的关注多一些。

或许,对于老一辈理财者来说,所谓的“投资理财”,实际上就是“储蓄存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拼命存钱,存更多的钱”,他们的这种观念甚至达到了根深蒂固的地步。还有人在获得和积累了一定财富后,思想更趋保守,成了不折不扣的守财奴,只满足于存折上数字的不断增加,根本不进行任何投资,这是最保守、最顽固的理财者。事实上,我们并不提倡储蓄理财的方式,因为存钱的投资得到的收益往往非常少,最多只能得到一些少得可怜的利息。虽然这也算得上是一种投资,但综合考虑目前的利率平和通货膨胀的情况,存钱基本上无利可图。如果遇到金融风暴等意外情况,存在银行的资金甚至还会“缩水”。由此可见,存钱的投资方式并不是最保险的方法。如果我们有一定的积蓄,最明智的选择是充分利用其再生能力,从而获得更丰厚的收益。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部分思想更保守的人,他们喜欢把钱或金银珠宝放在家里或保险箱中,生怕露富。但这种方式其实是最不安全的。如果有钱,还不如放在银行里存款生息,只保留适量的现金以备不时之需即可。

【点评】

在我国,人们的理财意识虽然越来越强,但对于理财的具体方法还不太了解,因此人们的理财观念需要大力加强。

“把钱存进银行”并不是唯一的理财手段。随着人们对理财知识的掌握和对理财信息的了解,这一观点将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因此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存款只是资金存在的一种形式,还有一些利润更大的投资之道”的观念。

2.节俭生财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花钱习惯,不铺张、不浪费。节俭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理财手段,聚财、节俭都应该有度,不能把节俭变成一种财务束缚。

中国有句老话叫“开源节流”,是说开源比节流更重要,但这并不表示越节约越好。过于节俭,就会影响生活品质,这实在是事与愿违。当然,一味地铺张浪费也是万万要不得的。这样做不仅会使人辛辛苦苦挣的钱在短期内挥霍殆尽,还会使人养成“今朝有钱今朝醉”的恶习。

对相当一部分中国人来说,传统的理财观念就是节俭生财。在市场调查中,48.8%的人同意这个观点,38.5%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这种对立说明传统与现代的理财观念正在激烈碰撞。

节俭生财这个理财观念与年龄有很大关系。调查结果显示,50~55岁的人中,一半以上的人(58.6%)同意“节俭生财是理财的关键”,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持此观点的人越多。这是由他们的生活阅历和生活习惯决定的。但是,40%左右的人不同意节俭生财,50~55岁之间的人也有36.9%不同意此观点。

理财观念各不相同,说明我国居民的理财观念正在不断更新。由此可见,我国的理财观念也是随时代的发展而进步的,并且越来越多的理财者正在探寻一种适合自己的理财方法。

【点评】

长久以来,我国很多人养成了攒钱的习惯,觉得手中有钱才踏实,其根本原因就是目前我国生活成本的增加。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决定了理财观念的不同。同时,教育、医疗、房地产等与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领域长期以来的费用居高不下,并且逐年增长,这也是人们形成不同理财观念的决定因素。

3.理财是有钱人的事

很多人常说:“我的钱太少了,理不理都发不了财。”还有很多人认为,钱不多就可以暂时不需要理财,可以等到钱多时再理财。这两种观念都是错误的。理财并不是有钱人的专利,而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

事实上,与有钱人相比,工薪家庭或低收入家庭更需要理财,因为他们面临更大的教育、养老、医疗、购房等现实压力。尤其是对“月光”家庭或入不敷出的家庭来说,理财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有钱人选择正确的方式理财,能平稳增加自己的财富;钱少的人理财,则能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日常开销,实现“用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过最高质量的生活”的目的。

理财没有门槛,完全不受金钱多少的限制,钱多有钱多的理财方法,钱少有钱少的理财方法。因此,对理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理财方式。只有做到实事求是,才能达到最佳的理财效果。

目前,市场上的金融产品琳琅满目,我们可以从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总之,不要仅凭头脑发热或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就轻率地选择任何一种表面上看起来很好的理财产品,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自己的理财目标。要知道,理财产品既有短期的,又有长期的,因此要做好思想准备。但很重要的一条是,投资理财必须从定期小额投资开始,这才是成功理财之道。

【点评】

理财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千万不可再存在“理财是有钱人的事”的误区,一定要有理财意识,把理财当成家庭的必修课。理财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投资增值,还包括风险防范、养老规划、子女教育规划、购房购车等多方面的规划。正确运用理财知识,能让我们一生受益。

理财之前一定要做好理财规划,理财规划是个人和家庭必不可少的。理财规划涉及人生目标的方方面面,只有做到理财目标明确,才能使自己的理财方式得到最大的收益。总之,个人理财首先要保证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其次是对剩余财产进行合理安排,合理划分生活开支与可投资资产。

4.只要理财就能赚钱

只要一听到风险,有些投资者就打退堂鼓。其实,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风险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机会,二是损失的可能性。有风险并不一定是坏事,没有风险也并不一定是好事,很多时候,风险和收益是正比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受很多理财产品推销员的误导,很多对理财知识不太了解的人形成了一种错误的思想,就是“只要理财就能赚钱”。还有一种投资者,既不愿意承担风险,又看不上低风险的低收益理财产品,偶然尝到高风险产品“赚钱快”的甜头后便对其产生很高的期望,误以为赚钱很容易。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我们必须认清一点,只靠理财,并不一定就能产生收益,因理财而损失惨重的人也不在少数,这是每一个想投身理财的“汪洋大海”的人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既要重视赚钱的重要性,又要把握一定的度,不要一味地想赚钱,从而产生急功近利的心态,否则就得不偿失。尤其对于性急的年轻人来说,一定不能操之过急,在做任何选择时都要慎之又慎。实际上,这种谨慎的态度在任何时候都适用。

毋庸置疑,理财可以带来收益,有时候甚至能产生巨大的收益,这就是理财吸引众人的主要原因。理财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理财,势在必行

【点评】

在开始理财之前,我们必须明确理财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理财的核心目标是什么,要怎样理财。既要考虑财富的积累,又要考虑财富的保障;既要为获利而投资,又要对风险进行预测和控制。理财既包括投资理财,又包括生活理财,只有做到一切了然于胸,才能合理分配自己的资产和收入,最终达到财务自由的目标。

尤其需要提醒理财者的是:任何理财产品都是风险和收益对等的,在享受高回报的同时肯定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不能只想得到收益,却不愿承担风险,更不能把理财当做发家致富的手段,这样才不会使自己的理财陷入盲目和慌乱之中。

5.没时间理财

有些人虽然有理财意识,却没有进行理财,他们的理由是,理财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对此,有人做了市场调查,结果显示:54.5%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但也有超过1/3的人同意这个观点。并且年龄越大、学历越低,同意这个观点的人就越多;年龄越小、学历越高的人则愿意为理财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两者的观念存在很大的差距。

很多人只忙着挣钱,把理财视为多余的事,认为与其花心思理财,还不如下工夫挣钱。这种只挣不理的思想是不正确的。钱固然是需要挣的,但是理财可以让“钱”生“钱”,因此理财非常必要。

事实上,很多时候,“没时间理财”只是一些不愿意或懒得理财的人的借口。我们经常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一个真心想做成一件事的人,会千方百计挤时间,绝对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轻易放弃。理财同样如此。

所以,无论你正在用这个借口为自己的懒惰或疏忽开脱,还是准备以此为借口,都趁早断了这个念头吧。只有真正意识到理财的重要性,才能把理财落到实处,才能在使自己的钱保持稳定的同时获取一定的收益,又可以对自己挣到手的钱进行合理的投资和规划,从而抵御通货膨胀,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点评】

对很多疏于理财的人来说,时间不够或许真的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客观事实。但是,如果不合理计划和利用自己的时间,给再多的时间也会觉得不够用。如果你无法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不仅可能和理财投资的好时机失之交臂,甚至可能一辈子一事无成。

不要再抱怨时间不够了,要知道,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懂得合理安排的人,才会上好理财这堂课,才能提高效率。换句话说,一个人只有做时间的主人,才能在理财这场激烈的“战争”中取得胜利。

6.理财顾问不可信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是现代经济社会的理财盲,还未真正认识到理财顾问的出现是社会专业分工的必然结果。他们羞于谈钱,对聘请外人理财也存有戒心。调查结果显示,40.6%的人认为,理财顾问向顾客推荐理财产品的目的完全是获利或提高业绩,并且持这个观点的人数和人们的收入成正比;58.8%的人则认为,理财顾问并不会根据顾客的实际情况,提供最合理的理财产品,而只是讲一些皮毛知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人不太信任理财顾问的职业素养,这说明理财顾问的素质、服务以及宣传还有待提高。

事实上,善于借助专业理财顾问的帮助,对理财顾问和理财者本人都有好处,是一种双赢策略,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财的方式多种多样,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大众不易再以传统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投身理财“洪流”的人越来越多。二是很多人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理财上,委托专业的、可信任的理财顾问操作,在时间、精力与财富增值方面都很划算。三是投资理财纷繁复杂,个人对风险的认识程度和对变幻莫测的信息的辨别能力有限,委托给理财顾问有利于规避风险和做出正确的分析。四是理财是一门知识,一门学问,市场现有的理财产品需要专业知识去了解、认识与选择。人们要通过学习知识了解产品,成本高且不现实,因此,宜借助理财顾问之力。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一些理财顾问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而推荐并不适合顾客的理财产品。因此,对理财顾问来说,提高自己的信誉度任重而道远。专业的理财顾问,必须根据顾客的实际情况,为顾客量身推荐理财产品,这样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从而开拓更广阔的理财市场。

【点评】

对理财者而言,理财顾问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个希望获得高收益的人都需要一位专业的理财顾问。随着理财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理财者只有充分信任理财顾问,才能在其指导下少走弯路,早收益,多收益。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盲信理财顾问的建议,而是应该具备一定的理财方面的知识,能做出一定的分析,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