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运用多种方法分析水文资料样本系列的一致性

运用多种方法分析水文资料样本系列的一致性

时间:2024-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对螳螂川干流海口(大烟囱)—蔡家村站区间1953~2006年径流系列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受人类活动影响区域的水文资料和样本系列的一致性,以供从事类似工作的技术人士参考。下面采用水文统计中的F检验和t检验方法,分别对其系列的均值和方差进行显著性检验。订正方法视资料条件而定,如分项调查还原法、降雨径流模式法、参证站

运用多种方法分析水文资料样本系列的一致性

崔松云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昆明分局)

摘要:资料系列的一致性,是进行水文分析中频率计算的前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影响日趋加剧,流域下垫面条件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影响了水文要素的一致性,但其影响是否足以改变样本系列的一致性,尚需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对螳螂川干流海口(大烟囱)—蔡家村站区间1953~2006年径流系列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受人类活动影响区域的水文资料和样本系列的一致性,以供从事类似工作的技术人士参考。

关键词:多种方法 水文资料 样本系列 一致性分析

一、引 言

水文资料是合理确定涉水工程规模的重要依据,由于它具有独立性,因此,按现行《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要求,采用概率模型即可预估所需值。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活动影响日趋加剧,流域下垫面条件改变,一些天然河道水文要素一致性受到影响,改变了系列的天然状况,由于影响因素众多,又无法对其进行还原计算,致使实测资料系列不具有独立性而不能直接进行经验频率计算,但并非所有受影响的资料系列都不具有一致性,在运用中需具体分析。那该如何判断受影响的资料系列是否具有一致性呢?本文结合受滇池调蓄及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的海口(大烟囱)、蔡家村站实测年径流系列,采用不同的方法分析人类活动对水文要素一致性的影响程度,以供实际应用参考。

二、站点及资料情况

螳螂川(下段称为普渡河)为滇池的出口河,在禄劝县小河坪子东北约1km处汇入金沙江,主要支流有马料河、鸣矣河、前山莨河、禄裱河等。海口(大烟囱)、蔡家村站分布于螳螂川上、中游,海口(大烟囱)为滇池出口站,径流面积2 920km2,有自1953年以来的实测年、月径流量系列;蔡家村站位于螳螂川中游,径流面积5 163km2,有自1953年以来的实测年、月径流量系列,其径流量由海口出流和海口—蔡家村区间径流两部分组成。两站径流系列均受滇池调蓄和人类活动影响,其单站年径流量系列不具有“天然”特征。

三、系列一致性分析

虽然海口、蔡家村站径流系列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单站年径流量系列肯定不具有一致性,但两站区间径流系列在该区域的水文分析中具有重要价值,其区间径流系列是否具有一致性就值得探讨。

在海口—蔡家村区间流域内,自20世纪50年代末至60代中期,曾先后新建了一批中小型水库工程,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又相继新建了部分中型水库,区内工矿企业用水量也逐年增大,显然,该区间径流系列也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现就该区间径流系列的一致性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分析。

(一)定性分析

1.降雨径流过程对照

基于本地区径流由大气降雨补给的特点,采用降雨径流过程对照,由于该区间地形变化不大,且上下游降雨量差异也不大,故海口、蔡家村两站平均雨量作为区间面平均雨量,点绘区间年降雨径流过程对照图,见图1。

img35

图1 海口—蔡家村区间年降雨径流过程对照图

从图1可看出,两者过程变化趋势基本对应,且随时间变化,径流量并未出现明显上升或下降的趋势,说明在1953~2006年期间径流量前后段并未出现较大差异,但从围绕均值上下波动的振幅变化看,却以径流量最大,表明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年际变化有一定影响。

2.差积曲线法

由于人类活动对降雨影响较小,一般不会改变其一致性,而通过降雨径流差积曲线对照来看径流是否随降雨呈周期性变化,亦可检验径流系列的一致性,故点绘区间年降雨径流差积曲线对照图,见图2。

从图2可看出,差积曲线变化过程彼此相似,表明径流系列前后段差异也不大,但仍可反映出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较降雨量大的特点。

3.不同时期长短系列均值比较

统计海口—蔡家村区间不同时期径流、降雨均值与长系列均值比较,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看出,两者丰、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20世纪50、80年代处于偏枯段,60、70年代处于平水年,90年代处于丰水段。另除50年代和90年代两者比值相差较大外,其余时期比值接近,其差异在10%左右,至于个别时期(如1991~2006年)差异超过20%,其原因:一是海口、蔡家村站点雨量不能完全反映区间流域面雨量;二是50年代为枯水年段,相对人类耗水所占比重较大,其耗水量又无法还原,而90年代属丰水段,耗水在其中所占比重较小,加之各塘坝基本处于蓄满时期,故径流量与降雨量相比显得更丰。总体而言,人类活动对径流不均一的影响是存在的。

img36

图2 海口—蔡家村区间年降雨径流差积曲线对照图

表1 区间不同时期降雨、径流系列均值与长系列均值对照表

img37

(二)定量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人类活动对海口—蔡家村区间径流系列一致性存在影响,但此种影响是否就改变了径流系列的一致性呢?下面采用水文统计中的F检验和t检验方法,分别对其系列的均值和方差进行显著性检验。

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将区间年径流系列根据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以1987年为界划分为容量x1(影响前)、x2(影响后),并采用矩法公式分别计算均值(分别为m1、m2)和标准差(分别为S1、S2),计算结果如下:

x1=34(1953~1986年),均值(m1)=11.8m3/s,标准差(S1)=5.7m3/s

x2=20(1987~2006年),均值(m2)=16.1m3/s,标准差(S2)=8.2m3/s

先对方差(S2)进行F检验,选择检验统计量

img38

经计算,F值为2.069,并与F分布表中置信水平a/2、自由度为(x1-1)、(x2-1)的F值比较,在大部分实用中,a值采用2%比较适当,取a=0.02。从F分布表中查得F0.01(33,19)=2.753,有F<F0.01,表明在置信水平0.02下样本系列的方差可认为相等。上述F检验表明已接受零假设,为此,再选择t检验统计量,即方差的一个合并估计量:

img39

对合并估计量零假设进行第二次显著性t检验,它适用于两个系列的均值检验,计算检验统计量如下式:

img40

经计算,t值为2.257,若取置信水平a=0.02,自由度x1+x2-2=52,a/2=0.01,查t0.01(52)=2.401。经比较可知,t<t0.01,表明已接受零假设。据此可以认为,径流系列前后段是来自同一总体分布,也即海口—蔡家村区间年径流系列前后段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三)年径流量统计参数分析

分析表明,海口—蔡家村区间年径流系列虽受到人类活动影响,但仍具有一致性,基本满足独立选样的条件,将其进行频率计算,得到统计参数,结果见表2。将同属螳螂川干流的海口—三岔河、海口—三江口区间年径流量统计参数汇列于表2中以资比较。

表2 各区间年径流量统计参数成果表

img41

由表2可见,年径流量随面积增大而递增,变差系数随面积增大而递减,符合一般地区规律;产水模数则随面积增大而递增,其原因主要是蔡家村站以上流域降雨量相对小,而下游降雨量逐渐增大,森林植被较好的缘故。故认为海口—蔡家村区间年径流量统计参数基本合理,由此也证明该区间径流系列具有一致性。

四、结 论

通过多种方法分析了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海口—蔡家村区间径流系列的一致性,可得出如下结论:

(1)水文资料系列在受到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时,并不表明该系列就不具备一致性,需从多方面对其一致性进行分析,如本文所采用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2)若经分析后证明系列确实不具备一致性,则需进行一致性订正。订正方法视资料条件而定,如分项调查还原法、降雨径流模式法、参证站长短系列均值比订正法等。

参考文献

[1]黄振平.水文统计学.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2]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3]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文处.水利工程实用水文水利计算.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

[4]蔡文祥,许大明.水文计算.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