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求生存 创新谋发展——昆明市东川区水务局团结渠管理所推进水管改革纪实
何永德
(昆明市东川区水务局团结渠管理所)
摘要:水管改革是理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完成水管单位的分类定性和定岗定编、创新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责任、完善管理制度的重要工作。我区水管体制改革正分阶段有步骤进行,本文介绍了团结渠管理单位推进的“建立全新用水管理体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水价”、“完善创新内部管理机制,提高供水和灌区管理水平”等改革工作,总结取得的经验,通过水管改革,管好用好“团结渠”引水骨干工程,充分发挥其“兴利除害”的作用,为供水用水安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水管改革 体制创新 团结渠
团结渠是东川区目前已建成的唯一的小(一)型引水骨干工程,全长41km,始建于1969年11月,1975年建成投入使用,设计引水流量4m3/s。当时,上千万工农参加了工程建设,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团结奋战,历时6年建成,该水利硕果也因此得名为“团结渠”。团结渠自小江支流大白河引水(渠首取水坝坝高27~28m),承担着全区防洪、排涝、灌溉等公益任务,受益总人口达12.5万人,有效灌溉面积为3.4万亩,覆盖了铜都镇17个村委会,同时向发电厂供水(装机容量2 600kW),年输送水量1亿多立方米,实际有效供水量0.6亿m3。团结渠的建成,对保证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缓解城镇绿化用水矛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东川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可称之为东川的命脉工程。
一、渠道运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团结渠管理所是团结渠运行和管护的常设机构,全所现有正式职工28人,长期的临时合同工34人,固定资产1 601万元。团结渠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建成的,管理体制、运行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变,经历了从“纯公益型”到“半公益型(收费型)”的发展过程,运行近四十年来,灌区工程维护和管理上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导致水利工程设施难以运行下去,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费收缴困难,拖欠严重。2002年9月份前的四五年间,农业水费拖欠56万元,其他用水及发电用水拖欠82万元,而且还免费承担了部分公益性用水,如区人民公园几百亩花园的植物用水,团结渠用水长期以来是“放水有指令,收费无指标”,导致全所运行经费极为短缺,清淤除障,检修维护费用得不到落实。
(2)工程基础设施老化损坏极为严重,渗漏浪费现象突出。渠道完好率仅为40%,部分渠段安全隐患较多,输水损失大,保证率低。
(3)拦河闸前的河床不断淤积抬升,河床高于拦河闸门叶上沿,渠墙高度逐年降低,淤埋问题甚为严重,已差不多失去拦水功能,如遇大量来水或洪涝灾害,渠水就会外溢,浸漫周围农田及两岸公路、铁路。
(4)受东川特殊的地质结构和地形地势限制,团结渠地处泥石流多发地段,泥石流灾害频繁,泥沙(每吨水含砂量为102kg)随水入渠情况特别严重,渠内泥沙沉积,致使渠道阻塞、水流不畅、通水缓慢。
(5)渠首由于上游淤积、水位抬升、落差加大,闸后护坦屡遭破坏,河床形成冲刷,每年洪水过后都要对坝后进行防冲处理。大坝上下游高差一致,致使团结渠取水极为困难,每年都要采取机械作业的手段来清理库容以保证农业灌溉,取水成本日益增大(0.113元/m3)。
(6)计量设施落后,无法对各分水闸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也难以杜绝人情用水等现象的发生。
(7)水资源调度和配置不科学,缺乏先进科学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和调度手段,无法对水资源实施动态的、实时的、优化的配置。多年来只能以区域来水预报和灌区需水预测为基础,实现灌区用水的粗放调度。用老百姓的话说是:“旱时上游大水漫灌,下游望水兴叹,洪时冲你个稀巴烂”,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总之,整条沟渠已接近报废年限、带病运行,很多地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险情,影响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并且严重威胁着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
经过调查研究,并借鉴附近和其他地区的管理先进经验,东川团结渠进行了如下几项改革措施,并且取得明显的效果。
二、水管改革
1.建立全新的用水管理体制
团结渠自建成以来,水费征收方式为:先用水,供水年度结束后,管理所委托镇村两级组织代收的方式。该方式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形成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团结渠原管理模式及水费收缴方式的诸多弊端日渐暴露,特别是水费实收率低,收取难度大,拖欠、拒缴现象突出,欠费最高时达138万,且愈演愈烈,严重阻碍了团结渠以水养水的循环发展,导致经费入不敷出,影响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作为团结渠运行管理机构的团结渠管理所已感到困难重重,改革势在必行。
没有形成先进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供用水管理体制,是水费拖欠、拒缴的根本原因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福利型、公益型灌区管理模式,造就了灌区管理者市场观念淡薄、水商品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较差,服务意识不强,是水费拖欠、拒缴的另一诱因。因此,如何搞好服务、树立“农民用水需求就是市场需求”的概念,打破以往行政命令上的束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灌区搞好服务,提高经济效益尤为重要。
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团结渠管理所勇于探索、敢闯新路、大胆改革,在对受益范围进行大量可行性调研的基础上,多次召集由区政府、水务局、铜都镇分管领导和17个受益村主任参加的水费收缴方式改革会议,商讨解决水费拖欠的办法。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提出“先购票,后放水、按亩配水、以方收费、直接供水到户”的新思路,科学合理地制定《东川区团结渠水费收缴制度改革试行办法》,建立新的供用水管理体制。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生、发展和壮大,都有广大人民群众一个认知的过程,水费改革这一新鲜事物也不例外。团结渠管理所利用《东川报》、东川电视台广泛宣传,提高灌区用水户的水商品意识,使他们对水费收缴方式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同时投入大量资金修复损坏的量水设施,置换了破损的水位尺,在各闸点修建了管理、量水、闸室三位一体的保护性建筑,为顺利推行新方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办法》自2002年9月1日实施改革以来,改变了20多年来“先用水,后交费”的水费收缴方式,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直接设点售票,配备工作人员服务上门,耐心细致为群众做好服务。减少水费收缴的中间环节,杜绝“搭车收费”,打破长期以来乡村用水喝“大锅水”、“水量按人头平均摊派”的陈规陋习,密切了乡镇村组的干群关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水费收缴工作公开透明化,用户交明白费、用明白水,杜绝了管水人员吃、拿、卡、要等现象的发生,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规范了用水管理和用水市场。
2.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为巩固和完善水费收缴制度改革,推进团结渠的良性运行,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符合东川区情、水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2〕45号《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国家的惠农政策,团结渠管理所制定了《团结渠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东川区人民政府通过、以东政复〔2004〕108号批准了该改革方案,完成“管养分离”、机构设置,团结渠管理所由事业性差额拨款单位转为事业性全额拨款单位,核定编制20人,并将团结渠管理所定性为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彻底解决人员经费,也为团结渠管理所进一步搞好供用水服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3.水价改革
水费是维持供用水运行成本、实现简单再生产的基础,然而长期以来水价标准远远低于成本水价,水价偏低,价格背离价值,严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只有通过价格杠杆原理,才能促进用水户产生节水意识,使其节约用水,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提高水的利用率。
团结渠管理所原执行农业供水价0.025元/m3,实际水价成本达0.11元/m3,该水价运行十多年来,一直未得到调整。长期以来价格倒挂,水费收入无法支撑工程正常运行,造成水管单位的经营连年亏损。为弥补运行成本差距,减少亏损,进一步解决维修经费,提高群众节水意识,团结渠引水工程水价的调整事宜从2006年初开始酝酿、精心准备,昆明市发改委和东川区发改局深入农户家中调研水价上调对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市发改委成本监审队严密审核管理所连续三年的供水成本。根据《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水利部2003年第4号令)、《关于调整东川区团结渠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指导意见的通知》(昆发改价格〔2008〕997号文件)的指示和要求,于2008年12月16日通过东川区人民政府各界代表听证,以东政复〔2009〕11号文件同意了团结渠引水工程水价调整实施方案,明确指出:结合现阶段农业水费按成本足额收取存在很大困难的现状,价格调整采取一次听证、分步到位的办法,分阶段进行调整;第一步按农业用水0.1元/m3、工业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0.5元/m3(听证指标),但考虑到我区经济收入整体水平较低,农户对水利工程和灌溉服务成本增大及水的商品属性认识不足,农业水价目前以0.05元/m3执行,工业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用水按0.5元/m3进行调整,第二步,随着东川社会经济的发展再择机对农业水价调整至成本价0.1元/m3。
2009年1月1日起,团结渠农业用水价格执行0.05元/m3(据各方资料显示,此为全省最低农业用水价,占普通农作物种植成本的3.6%),工业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用水按0.5元/m3执行。调整后的供水收入方可弥补一部分供水成本,进一步解决团结渠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管理,发挥水利设施的正常效益。
4.完善创新内部管理机制,提高供水和灌区管理水平
“变则通、通则活、活则生”。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成就,已经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变革带来的希望。为配合水费收缴改革方案的实施,团结渠管理所同步深化了内部体制改革。随机调整了与之相适应的内部职能机构,内设办公室、收费室、灌溉班、主干渠班、调度室、财务室,对各岗位实行定编定岗管理,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前提下,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推行全员聘用制,在人员管理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层层签订岗位目标管理考核书,加强目标管理和工作业绩考核,年终量化评分,初步建立合理的激励奖惩机制,推进绩效管理。团结渠管理所坚持“制度管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制定《各班组工作职责》,贯彻《加大执行力度、建立限时办结制》精神,出台《团结渠管理所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的决定》、《统一着装、持证上岗规定》等管理规定,营造人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和谐氛围。
三、结 语
在全体职工共同努力下,以及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团结渠管理所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并使团结渠在供用水方面的运行和管理跟上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的步伐。团结渠管理所连续七年来,获得区级先进党支部表彰两次和水务局先进党支部和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五次,积极开创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服务工作新局面。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着眼于团结渠良性运行和水资源保护及搞活水利多种经营,以建立《团结渠阶梯水价实施方案》和《团结渠长效维护机制》及作为团结渠管理所下一步的奋斗目标,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