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山区水利发展思路

西山区水利发展思路

时间:2023-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滇池位于西山区的西南部。区划调整后,西山区城区面积增大,农业人口、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总量减少。尽管西山区水利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水利建设与它的基础产业地位还不相称,水资源紧缺,水利设施老化、防洪形势严峻、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西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西山区水利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西山区水利发展要考虑兴利与除害、治污相结合,开发与保护并举,开源与节流并重,建设与管理相适应的问题。

西山区水利发展思路

何绍琼

(西山区水务局)

摘要:随着区划的调整及考虑将来的发展,西山区的水利建设和它的基础产业地位还不相称,水资源紧缺,水利发展总体规划还不完善,水利设施老化、资金投入不足,从而制约经济发展。只有进行科学规划,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加快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水环境整治、防洪除涝等工作,才能使水利建设长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建设 存在问题 发展思路

随着西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利在国民经济的地位越来越显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以提高全区人民对水利战略地位的认识,来调整水利发展思路,加快水利建设与发展,为西山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一、西山区水利概况

西山区位于昆明市西南面,东与官渡区接壤,北面为富民县、五华区,西邻安宁市,南连晋宁县。全区盆地相间,地形复杂,起伏明显,地势北高南低,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滇池位于西山区的西南部。滇池环湖岸线长163.2km,在正常高水位1 887.4m时,滇池水面面积为310km2,湖泊蓄水量15.6亿m3

西山区境内河流均属于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普渡河中、上游支流。其大小河流共43条,境内有小(一)型水库一座,小(二)型水库24座,总库容为800.40万m3,兴利库容697.40万m3。其中,小(一)型水库为三家村水库,总库容270万m3,兴利库容167万m3,小(二)型水库总库容530.40万m3

二、2008年西山区水利发展成绩显著

(一)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村用水问题

2008年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 173件,其中:立项工程23件,岁修工程150件,小水窖1 000个(每个为一件)。全年解决和改善10 068人,5 059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新增灌溉面积800亩,改善灌溉面积1 050亩。做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入使用,充分发挥了效益。

(二)重点工程建设进展迅速

小(一)型三家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 000万元。大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2008年5月18日开工建设,目前工程正在实施当中,已完成总工程的70%。长坡供水管网配套工程,工程设计供水量2 733.9m3/d,目前工程正在实施,预计11月底完工投入使用。

(三)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展开

滇池流域“五采区”植被恢复试点工程,完成植被恢复面积52.98亩,栽种各类植物、乔木24 500株。截至2008年11月3日,全区共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30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5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15家)。依法收取水土保持“两费”481 204.98元(防治费168 856.48元,补偿费312 348.50元)。

“长治”工程完成治理面积8.22km2,溪沟整治1km,植物护埂作业便道1km;完成高海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面积7.73km2。目前,全区共治理面积29.28km2

(四)大力宣传,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在第十五届“世界水日”、第二十届“中国水周”期间,将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水土保持等法律法规、常识制作成宣传材料向市民发放,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民节水意识。

(五)充分保障城市供水

西山区城市面积大,工矿企业发达,工业及生活用水持续增长。2008年完成城市供水1 063.5万m3,基本保障了城市生产生活用水。

(六)把滇池保护行动落到实处

“四退三还一护”及“一湖四环”共租地(鱼塘)面积为3 300余亩(含入湖河口水塘380亩)。完成滇池沿岸(除大棚外)的耕地、沿湖临滇池全部鱼塘租用,并将租用耕地及鱼塘面积的90%改造为苗木基地和湿地;拆除防浪堤3 800米,使滇池沿岸一带生态环境有了较好的改善。

(七)推进河道治理工作

组织实施大观河、新运粮河、玉带河、篆塘河、西坝河、老运粮河、金家河等7条入滇池河道截污及水环境治理工程和综合整治工程方案的编制,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约18.7亿元。目前,大观河、新运粮河综合整治工程已完成。完成河道沟渠绿化工作,种植各类植物、乔木共计约438万株,绿化面积约2.2万m2,完成水生植物种植50亩。

(八)严格依法办理水利事务

对辖区内的85家采沙、采石、采矿、磷矿擦洗厂等开发建设项目进行了水土保持专项执法检查。有效制止了乱采滥挖行为。

三、西山区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

区划调整后,西山区城区面积增大,农业人口、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总量减少。尽管西山区水利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水利建设与它的基础产业地位还不相称,水资源紧缺,水利设施老化、防洪形势严峻、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西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西山区水利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1)水利发展总体规划不完善,实施困难。水利要发展,规划非常重要。西山区水利发展虽然制定了“十一五”规划,但具体实施困难,有限资金还停留在应急上,多是修修补补,除险应急,资金缺乏,规划没有很好地执行。

(2)西山区防洪总体规划不完善,城区防洪排涝形势严峻。城区迅速扩大、老居民区地势低洼、排水管网严重淤积、病险水库较多等原因,降低了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3)水资源总量减少,供需矛盾突出。区划调整后,西山区境内的水资源可供水量由原来的3 400万m3降至1 200万m3,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4)河道治理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水污染仍很严重。虽然投入大量资金对河道进行治理,但由于西山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大部分河道下游,两岸村庄、居民区、企业较多,生活、生产废水直接排入河道,河道清洁、治污压力较大,截污、绿化、管养等工作也是一大新课题。

(5)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急需维护。全区1座小(一)型水库、24座小(二)型水库、64个小坝塘大部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急需进行除险加固。

(6)投入不足,资金欠缺。全区水利投入虽然每年大幅增加,但水利保证程度仍跟不上经济、社会、人口的发展速度,水利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然很突出。

(7)同时,西山区水土保持、水资源开发利用、节水措施、法制建设、队伍建设等也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四、西山区水利发展的思考

西山区水利发展要考虑兴利与除害、治污相结合,开发与保护并举,开源与节流并重,建设与管理相适应的问题。突出水资源供给、水环境保护、防洪排涝三个重点。继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用水条件,全面提升水利管理水平,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水利发展目标

从西山区具体实际出发,分析影响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科学规划,立足于解决西山区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严格按照规划开展工作,切实避免水利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扎实的工作效率,全面完成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建全水法制体系,维护水事秩序

健全水法规体系,普及水法教育,进一步加大《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滇池管理条例》等水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和守法的自觉性。加强立法,健全法律、法规、规章体系,规范执法行为;加快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依法行政、依法治水、依法管水;健全水利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及时化解各种水危机和水事矛盾;加快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力度和装备更新,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水利事业的发展。

(三)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保证水利事业的长足发展

在水利发展中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水利补助,并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增加地方财政预算内的水利投资规模,建立多渠道投资体系,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资金和外资投资水利,应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良性水利投资机制,同时积极促进水价改革。对农业生产用水实行成本核算,对工业用水实行成本加利润的核算方式,采取有效的行政手段,加强水资源费、水保费两费的征收工作,从而保证水利建设基金的收缴,为水利长足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四)注重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水环境整治、防洪排涝工作

1.水资源开发与保护

应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原则,既要兴修水利工程增加蓄水,又要充分利用蓄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用水效益。既要考虑地表水的开发利用,也要保护好地下水,合理开发管理好地下水。考虑在辖区范围滇池边做净化水厂并注意区分工业用水和饮用水标准,降低处理成本;在山区寻找合适的新建水库地点和条件合适的地方建设地下取水点,开辟新水源。在工农业生产中广泛采取建小水窖、水循环利用,推广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满足各方面对水资源的要求;同时做好小流域治理工作,重点对采石、采砂进行治理。

2.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

要使区域内河道的行洪能力明显提高,河道水质明显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好,湖泊、湿地、水库恢复好,水系功能完善。要做好河道沿岸绿化美化工程,饮用水源水质要达标。西山区水环境综合治理还要重点抓好四方面的工作:第一,科学制定西山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与利用规划;第二,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做好征地拆迁、实施河道清淤和岸坡整治,实施截污和引水补水工程,河底种植水生植物,加速水质自然净化,控制排放;第三,做好湖泊、湿地、水库功能的恢复与保护,划分保护范围,扩大湿地面积,加强污染控制和防治;第四,建设滨水景观带,河道绿化应尽量采用本地植物,以适应性强、管理容易来换取节约管护成本,建设亮化工程。

3.加快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建设

尽快制定西山区防洪排涝总体规划:重点是城市骨干河道治理、山区水库除险加固、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在河道治理中应注意由单纯的排污行洪向更高层次的生态、环境、交通、景观功能转变,并注意在建设的同时考虑管理问题,切实做到建设与管理并重,使河道发挥功效。在地下可规划几条城市排水主干管,与原有的排水管网相结合,按区域划分给街道办事处进行管理,区财政拨付一定的管养经费,由办事处组织清淤出障,保护排水设施畅通,发挥正常功能。加快水库坝塘除险加固工作,提高蓄水和调节能力,同时要注重集水设施工程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集水设施,在汛期收集雨水储存,既有效减轻雨季防洪压力,又在枯水季节补充河水或绿化用水;加快地势低凹处特别是老居民小区的泵站建设。

(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夯实水利基础

今后,在西山区水利工程建设中,着重抓好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抓好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抓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等,使水利工程做到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施工、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率运行。加快西山区水利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职责明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分级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解决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重建轻管、权责不清、绩效不佳、机制不活等问题,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着重培养西山区水利人员的学习、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提高业务水平,逐步造就一支专业人才齐全、综合素质较高、结构日趋合理、特别吃苦耐劳的水利队伍。同时,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经验,学以致用,少走弯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力争为西山区水利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