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器具
CHIFAN DE QIJU
文\图 米力(台湾)
杂货女王
研究吃饭用的器具
这是我喜欢思考的事,即使微不足道,但是对我而言,是很有乐趣的。现在的饭碗和以前小时候的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现在的饭碗多半比较薄,花色转印上去,或是整体上釉色,花样多、尺寸多,有点目不暇给。而小时候拿的饭碗陶瓷感觉比较厚,图案多是彩绘,碗缘有描金边或是赤红颜色。因为以前没发明微波炉,所以陶瓷碗上时兴描金边的绘制方法,现在可不行,放到微波炉会起火呢!
再有更老的饭碗,则是陶土做的,泛着蓝灰色的釉色。有时候去妈妈家翻腾旧物,总能发现几只家里存下来的老碗,当年是舍不得用的好货,用报纸左一层右一层包得严实,没想到现在则成了古玩收藏品,很多人都很喜爱,用来吃古早味的猪油拌饭,搭配起来才够味道。
台湾的饭碗和日本的饭碗感觉也不太一样。
过年才会吃佛跳墙用的瓮
台湾的饭碗大多呈现半圆弧形。日本的饭碗则因使用者不同而样子各有不同。对一般家庭来说,每个人的碗都是不一样的,依照年龄、性别、食量皆有不一样的设计。在台湾买碗通常半打一摞,花色一样,在日本可能就得一个一个买,如果有商家卖成套的碗,通常每个碗都不一样。
此外,我很喜欢中式食物所用的特殊器皿,像是做佛跳墙,非得使用像是瓮状的器具,才能煲出一盅味道正宗的菜。小时候家里只有到过年才会做奢侈的佛跳墙给我们小孩子吃。我们会眼巴巴地看着父母把各种好材料处理干净放进一个大瓮,然后封好口,用极小的火慢慢煨,然后香味就渐渐飘散开,渐渐浓郁。以至于我现在一看到各种瓮,条件反射就要吞口水,因为脑子里立刻想起那个味道了呀。
可如果换做其他器具,比如不锈钢的锅,味道则差矣!
砂锅更是非常奇妙的器皿。厚的陶土锅子煮出来的火锅或砂锅料理,食物味道特别浓郁,大伙围在砂锅边吃饭,感觉也如同噗噜噗噜的食物般,幸福加温的感觉。高中的时候到西门町,那是第一次吃石头火锅,真是吓了一跳,锅子竟然是石头材质!煮火锅的方式先是服务生围着铁罩子,然后再大火快炒,接着将各种锅料放下去,吃起来有着食物浓郁的肉香,不过,有点油腻,会搭配着酸梅汤或小红莓果汁。
还有大圆桌子的记忆。孩提时,饭桌通常连着厨房,因为大家庭人多,使用的是圆桌,饭桌还是双层的,就像中餐厅一样,菜肴可以转来转去。中菜难免油腻,有时底层得铺上塑料花色桌布,不过,经常被油渍过的桌面,有着琥珀色质感,即使擦过也一样,那种日积月累的油腻慢慢渗入木头纹理。大饭桌即使擦得很干净,也依然有种隐约的家常菜味道。
老的饭碗
一般家庭很少用桌垫,这跟中菜油腻有关,还有用餐方式也别于西式或日式,用桌垫比例很低,除了上馆子以外。这跟在日本刚好相反,到外面吃饭倒是很少铺桌垫的,家里才用。不过如果经常使用,亦能保持桌面木料的干净清洁。因家里吃西餐时经常使用,孩子自然也习惯,吃东西时会拿垫子铺一下,其实,这也是一种吃饭器具的习惯而已,就像筷子摆在筷架上是理想的,直接落在桌子的话,感觉就是不太一样,有担心不干净的疑虑。
所有的吃饭器具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汤匙了。我很喜欢陶瓷汤匙,用陶瓷汤匙喝汤,感觉食物备受尊重,是用着很珍惜的心去喝的感觉,味亦更佳美。木头勺子适合吃白粥,米香混合木头的原味,再配一点点咸菜,真是太美味了!只是现在已经很少有古早的陶瓷汤匙了,木头勺子大多也只是摆设,涂有不能食用的油漆,大家橱柜里大多是不锈钢的汤匙吧。
想起小时候妈妈端出五菜一汤的家庭料理。盛汤要用着老实朴素的白净大汤碗,大伙怕热汤冷了,所以一般都先喝汤,再吃饭。自从焖烧锅、不锈钢锅多了以后,上桌的汤通常都是装在锅子里端出来,汤虽然再不用担心会冷,却总觉得少了用大汤碗盛汤的完整感。
这一点,令我很怀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