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 排烟温度的选取
排烟温度的选择是锅炉设计中值得仔细分析的一个问题,它的选取应从技术经济性和安全性两个方面考虑。显然,排烟温度低,排烟热损失少,锅炉效率高,节约燃料,但会使尾部受热面的传热温差大幅降低,增加了受热面积。可见这是一个技术经济问题,应兼顾受热面用钢(钢材价格)、燃料量(燃料价格)和投资回收期,以及相应的各种辅机(磨煤机、送风机、引风机)的电耗,得出综合经济效益最好的方案,这样选定的排烟温度称为最经济排烟温度。
在锅炉的最后一个受热面空气预热器中,忽略散热,烟气侧放热等于工质侧吸热,因此有
令m=,并注意到θ′ky=tgs+Δtsm=trk+Δtky,则
式中:trk,tlk为热空气温度,冷空气温度;β,αpy为空气预热器中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排烟处的过量空气系数;V0,为理论空气量、理论烟气量;Ck,Cy为空气比热容、烟气比热容;θpy为排烟温度;θ′ky为空气预热器进口烟温;tgs为给水温度;Δtsm为省煤器出口烟温与给水温度之差;Δtky为空气预热器进口烟温与热空气温度之差。
一般情况下,为了使传热效果较好,须保证Δtsm和Δtky足够大,不妨设为一定值,因此当tgs和tlk较高时,θpy应选高些。一般选用Δtsm=30~50℃,Δtky=30~50℃,以不使受热面过于庞大。
m值表示空预器中空气的热容量与烟气的热容量之比。它与燃料性质尤其是燃料的水分有关,还与排烟中的过量空气系数有关。当燃料中水分增加时,由于烟气容积及比热都增加,而使m值下降,一般m=0.7~0.9。当m值较小时,θpy应选取较高一些,这是因为烟气水当量较大,不易被冷却,如要冷却到较低的θpy值,必须布置较多的空预器受热面,这是不合算的。
除了以上技术经济因素外,选用排烟温度时还要考虑低温腐蚀和堵灰等工作安全可靠性问题。这就要提高受热面壁面温度,使之高于烟气中酸蒸汽的露点。对折算含硫量Szs,ar为(0.6~5)%的燃料,酸蒸汽露点可达120~150℃。如仅用提高排烟温度的方法来提高壁温则会使锅炉效率下降太多,故用暖风器等措施来提高进风温度,而使θpy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推荐的经济排烟温度值见表8.3和8.4。表中数字仅作为参考。设计时要根据燃料性质、钢材和燃料的供应和价格进行分析后选定。
表8.3 中小容量锅炉(D≤75t/h)的排烟温度
表8.4 中大容量锅炉(D>75t/h)的排烟温度 ℃
值得指出的是,如果不考虑腐蚀问题,或腐蚀问题较轻(如燃气锅炉),排烟温度可选取较低的数值,甚至将烟气中的水蒸气冷凝下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蒸气凝结所放出的汽化潜热,锅炉的热效率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这种锅炉称为冷凝式锅炉。冷凝式锅炉的热效率若仍按低位发热量来计算,可以超过1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