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3 辐射放热系数
1.计算公式
管间烟气中含有三原子气体及飞灰,具有辐射能力,与对流受热面有辐射换热。由于烟气及管壁都不是黑体,辐射能要经历多次吸收和反射的过程才能被吸收,数学上严格处理较困难,只能近似处理。
(1)由于管壁黑度较大,在0.8~0.9之间,烟气与管壁之间的辐射可仅考虑一次吸收的部分,而用增加管壁表面黑度的方法来考虑多次吸收与辐射的因素,用管束黑度ags来代替管壁黑度ab,且取(2)假定固体燃料所生成的含灰烟气与管束均为灰体,因此是两个灰体之间的辐射换热。
而 qf=αf(Ty-Thy),则
(3)当燃用气体和液体燃料时,烟气为不含灰气流,有效辐射成分仅是三原子气体,此时,烟气的吸收率不等于黑度,即烟气不能作为灰体来处理。
设烟气的吸收率为Ay,则Ay≠ay。进行修正,得
则
最后
2.烟气黑度,灰壁温度等的计算
(1)烟气黑度计算
式中:k=kqrq+khμh;对不含灰气流,μh=0(燃油及气);对层燃炉,也可取μh=0。
(2)烟气的有效辐射层厚度计算
①光管管束
②屏式受热面
式中:A、B、C为相邻两片屏间烟气的高、宽、深。
③管内冲刷的管式空预器
(3)灰壁温度计算
①屏式受热面,对流过热器及包墙管过热器,可按热阻叠加原理计算,即
一般情况下,管壁热阻0,则
式中:t为受热介质的平均温度,℃;ε为污染系数,(m2·℃)/kW。
对于燃用液体燃料时的过热器和包墙管,可取ε=2.6(m2·℃)/kW,对于燃用固体燃料时顺列布置的过热器和包墙管,则可取ε=4.3(m2·℃)/kW。上述过热器均包括再热器。对于燃用固体燃料时错列布置的过热器,以及燃用液体及固体燃料时的屏式受热面,可按9.3.6所述方法进行选取。
②其它受热面的灰壁温度计算
对流烟道中往往有空的气室存在,如转弯气室,各级受热面之前或级间的气室,这些气室中的烟气具有辐射能力。
气室对四周的辐射热量为
式中:αf为气室的辐射放热系数;θpj为气室空间烟气的平均温度;Hf为气室四周受热面的辐射受热面积。
气室辐射对下游受热面辐射的影响,一般用增大计算管束的辐射放热系数的办法来考虑。即
式中:Tqs为计算管束前气室中的烟气温度,K;lqs为气室在烟气流动方向上的深度,m;lgs为管束在烟气流动方向上的深度,m;C为系数,与燃料种类有关,对重油及气体燃料,C=0.3,对烟煤和无烟煤屑,C=0.4;对褐煤和页岩,C=0.5;αf为计算管束的辐射放热系数,kW/(m2·℃)。
气室辐射对上游的影响可不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